摘 要:新個稅法自2019年起施行,其具體內容的重大變化,必將帶來不同的籌劃思路。隨著我們的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負擔也將逐漸加重。文章是在新個稅法實施的基礎上,探討如何制訂合理的工資、薪金稅收籌劃,其目的是利用現有的稅收法律和政策,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采取積極合法的避稅措施,減輕稅收負擔,以獲得更好的籌劃效益。
關鍵詞:稅收籌劃;基本思路;薪金籌劃的方式
稅收籌劃產生的原因是稅收金額上具有可調整性。稅額的計算關鍵在于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應納稅所得額,另一個因素是適用稅率。在給定的稅率前提下,納稅人收入的計稅依據越小,稅額自然也越輕。由此,納稅人會用盡一切合理的方法盡量調整納稅金額使稅基變小。
一、 個人所得稅稅收籌劃的目標
對工資薪金進行稅收籌劃的目標是在稅法允許的范疇內,通過結合現有的稅收扣減政策,同時積極采用合理的、合法的避稅手段來減輕稅負。眼下構成工資薪金收入,主要是按月支付的工資獎金與全年一次性獎金。進行合理且合法的稅收籌劃,對于企業(yè)而言,就是為了能夠把企業(yè)稅后的利潤產生最大化,同時還有財富的最大化。
二、 籌劃的基本思路
(一)弄清收入構成
搞清楚收入的組成,不僅僅是繳納個稅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第一先確認收入的性質,比如年終獎按哪種計稅方式能負擔更少的稅負。一般是以年終獎一次性獎金方法來計稅能享受較低的稅率。第二是區(qū)分是否需要繳納更少的收入,比如補貼的差旅費,但需要重點留意的是根據有關的稅法規(guī)定:“一般情況下,通過現金的分配形式,將通訊、交通和飲食等的補助都當作是工資薪金收入,把它計入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基礎來進行扣減;而如果費用是根據實際的經濟業(yè)務發(fā)生的基礎上產生的,還用合法的、正規(guī)的發(fā)票來報銷的,這些費用一旦確認是企業(yè)的正常生產經營費用,都可以不用計入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計稅基礎”。所以個人所得稅進行納稅籌劃時,一個十分實用的技巧是把有效的發(fā)票留存。
(二)了解政策減扣
如果弄清了收入的結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弄清個稅的扣減政策,需要重點留意的是自己所能適用的扣減政策,不單是中央政策還有地方政策。
比如了解好新個稅法下的六大專項附加扣除方式,如果想要獲得較好的籌劃得益,就需要我們充分地利用現行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所提供的籌劃空間,然后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未來的發(fā)展目標和趨勢來做計劃。
三、 工資薪金籌劃的方式
(一)勞務報酬的確認
假設甲兼職替一家公司翻譯外文,取得120000元的勞務報酬。如果是在不考慮其他收入、六項附加扣除項目的情形下,現在分別用兩種方式進行扣除:
①2018年的計稅方式:個稅=(120000-120000×20%)×40%-7000=31400元
②2019年的計稅方式:個稅=(120000-120000×20%-5000×12)×3%-0=1080元
新稅法下,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已經改成了把勞務報酬收入與其他綜合收入合并后按年收入計算,與原來的條文相比由按次或者按月計算來說,我們知道做到了節(jié)稅的目的,而且還適用新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表。
(二)一次性獎金的確認
現在我們分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來進行扣除:
1. 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商數來確定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
假設乙在2018年12月當月工資是5000元,年終獎是33300元。
就是說將33000/12=2775元對照稅率表,稅率是3%,扣除數是0。則年終獎的個稅就等于35000×0.03=1050元。
2. 以全年一次性獎金不除以12,直接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同樣假設丙在2019年一年工資是60000元,年終獎是33300元,“三險一金”一年是12000元,不考慮專項附加扣除。
工資薪金應納稅所得額為=60000-5000×12-12000=-12000元,不繳納個稅。再把年終獎并入當年工資總額,則應納稅額=(-12000+33300)×0.03=639元。通過計算的對比知道:節(jié)約的個稅額=1050-639=411元。
(三)專項附加扣除的確認
由于六項附加扣除有一個納稅年度內都不能變更的規(guī)定,所以在作出選擇前要慎重,考慮清楚扣除的具體方法,因為決定了就不變了。第一是相同的扣除額中,誰收入高誰扣除;第二是不同的扣除額中,誰能多扣除給誰;第三是不同扣除項目中,哪個額度高選哪個。
個稅的改革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稅負下降了,可支配的收入增加了,同時,收入的增加,也表明了我們的消費能力提高了。消費是這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讓制造業(yè)、民營企業(yè)員工、高端科技型人才都成為重要的受益者,進一步提升企業(yè)競爭力。未來的幾年我覺得還會有更大規(guī)模的減稅措施和降費舉措,把為群眾、企業(yè)多減稅、多讓利的目的放在重要位置。
(四)福利的確認
在大數據時代下單位都會向員工提供各種培訓機會以達到節(jié)稅效果。利用報銷進修費用的方式,不僅可以降低名義工資,還不會增加單位的開支,同樣,單位還可以提供免費班車、餐費的補貼、辦公用品等設備的方式,這一部分的收入被轉化成員工的福利受益,從而降低應納稅所得額及適用的稅率來達到節(jié)稅目的。
參考文獻:
[1]于薇丹.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實務研究:以XS醫(y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
[2]吳建,呂士柏.個人所得稅實務[M].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17.
[3]計金標.稅收籌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4]董留博.《個人所得稅法》減除費用改革芻議[J].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
作者簡介:
楊健文,廣州華夏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