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燦華
摘 要:教師要遵循“教是為了不教”的原則,指導學生掌握積極自學、認真聽課、獨立思考、質疑問難、動手操作、專心寫作、課外閱讀等的方法,提升學習效率。
關鍵詞:自主學習;方法;小學數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4-17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5-0058-02
當前,課程改革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課程實施最基本的途徑是課堂教學。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要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從教學觀念到課前準備以及課中點撥的教學全過程,教師都必須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意識。教師向學生授之以法,讓學生終身受用。指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小學數學學習方法很多,最重要、最普遍的有:積極自學、認真聽課、質疑問難、動手操作、專心作業(yè)、課外閱讀的方法。此外還有創(chuàng)造性學習和自我評價的方法等。
一、指導學生掌握積極自學的方法
積極自學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小學數學課的自學包括:課前預習、課內自學、課外復習。
(一)課前預習
預習是學生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首先,教師指導預習要有明確的目的,要使學生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其次,要有預習的范圍和要求,應該使學生了解預習內容的編排情況,如例題、例圖、例式、基本概念、運算規(guī)律、結論、習題等的編排情況。要求學生在預習時細看教材,勤查工具書及有關資料,做到初步理解教材,提出疑難問題并圈劃標記,總結、發(fā)現教材編排規(guī)律;還要完成必要的思考題和實驗作業(yè)。再次,要檢查預習情況,具體可檢查學生的預習提綱和自學筆記。
(二)課內自學
課內自學就是學生在課堂上自學課本,教師適當給予輔導。常用的方式是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本,并討論問題,教師啟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皣L試教學法”將自學引入課堂,教師擇機啟發(fā),其過程是:教師出示嘗試題一學生討論一學生自學課本一學生嘗試練習一學生討論一教師講解。體現了學生自學、教師輔導的特點,為課內自學提供了理想的教學結構。具體到某些知識,如定義、法則、公式,因其文字十分精煉,故要求學生逐句反復讀,細心思考,理解其含義。
(三)課后復習
課后復習目的在于鞏固知識,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發(fā)展技能和智力,培養(yǎng)能力。復習要求學生做到:每天做家庭作業(yè)時,仔細想想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自己掌握了多少,哪些還沒有掌握,對沒有掌握的要再學習一遍,直到弄懂,并通過多做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這是經常性復習。還要求學生有效、有規(guī)律地進行階段性復習。
二、指導學生掌握認真聽課的方法
聽課泛指課堂學習活動,它是學生接收新知識、形成新技能的最主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會不會聽課是判定學生學習效率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認真聽課的方法主要有專心聽講、積極思考、大膽議論等。
要使學生掌握認真聽課的方法,就要培養(yǎng)學生在聽課時集中注意力,訓練自我控制能力,聽講要抓住重點,并學會獨立思考。使學生掌握認真聽課方法的關鍵在于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確定教學思路、實踐教學方案、激發(fā)學生興趣、啟迪學生思維等方面。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表現為在學習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探究學習的最佳方法和最優(yōu)路線。
三、指導學生掌握獨立思考的方法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是認識客觀事物、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重要認知活動,是小學生學習知識必不可少的心理活動。通過思考得來的知識才能真正掌握,靈活運用。要使學生掌握獨立思考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機會,教給學生思考的方法。做比較、找聯(lián)系就是一個重要的思維方法。人們認識事物大體上離不開縱橫觀?!皺M”就是做比較,辨異同,有比較才能鑒別。一系列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的獲得和形成都離不開做比較、辨異同的思維過程?!翱v”就是找聯(lián)系,將個別的知識納入科學的體系,使其條理化、系列化。例如,學生學習了求最大公約數和分解質因數,就會聯(lián)系到以前所學的公約數、最大公約數、質數、因數、質因數、短除法等一大串知識,最終以點帶面越散越開,將知識系列化、條理化。
四、指導學生掌握質疑問難的方法
學會提問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教學過程中,師生間進行信息輸入與輸出的雙向交流,主要以提問和發(fā)言為媒介,學生課堂發(fā)言可衡量學生質疑問難能力,促進學生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思考,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教師提問的方法也是靈活多樣的,有診斷性提問、定向性提問、引導性提問和引發(fā)性提問等。而學生的發(fā)言則要針對自己所不懂的問題,與重點、難點、關鍵知識緊密相關的問題,對教師和同學的意見有異議的問題大膽質疑問難。
五、指導學生掌握動手操作的方法
小學生的動手操作,主要指使用學習工具進行操作,使用簡單手工工具進行生產勞動、生活服務和物質制作。在進行動手操作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腦手并用,既訓練了動手操作能力,又促進了智力的發(fā)展。
六、指導學生掌握專心作業(yè)的方法
獨立作業(yè)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學生專心作業(yè)是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培養(yǎng)數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它既能反映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效果,又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表現教育的效果。獨立作業(yè)包括課堂作業(yè)和家庭作業(yè)。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專心作業(yè)的高度重視。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作業(yè)習慣,讓學生知道,做作業(yè)時要認真抄題、讀題、審題、計算、檢驗,作業(yè)要工整、規(guī)范,要學會使用作圖工具。再次要指導學生自己發(fā)現、總結作業(yè)設置的規(guī)律和解決作業(yè)難題的方法。
七、指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
掌握學習方法必須課內外結合。課外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開闊視野的有效途徑。通過課外閱讀,還可增強對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首先要多方激趣。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給學生講明課外閱讀的意義,并付之于實踐行動。其次,要選擇好讀物,不是每種數學書籍都適合學生閱讀,要選擇那些有益于啟發(fā)學生智力,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的數學課外書。再次,要擬定目標,課外閱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是益智而非消遣。最后要指導學生勤做讀書筆記。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要積極嘗試在教學中形成的一定的教學方式,但不能把它程式化、教條化,而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加以靈活變通,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tǒng)一,規(guī)范性和藝術性的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王 剛.自主探究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09(35):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