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英 徐磊 黃保慶 王晶 姚小龍
摘要:為了選擇合適的特征值,評價配方打葉混合均勻性,對比分析了配方打葉后煙葉的煙堿、糖堿比、糖氮比和糖堿比×糖氮比變異系數(shù)與不同混合均勻梯度的符合性。結(jié)果表明:相同產(chǎn)地、相近等級配方打葉后,糖堿比×糖氮比變異系數(shù)可有效表達混合均勻程度,而煙堿變異系數(shù)與達混合均勻程度符合性較低。
關鍵詞:配方打葉;均勾性;特征值
中圖分類號 S 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16-0068-03
隨著行業(yè)大品牌的擴張,煙草工業(yè)企業(yè)保持一定規(guī)模穩(wěn)定的原料,已成為影響品牌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為保持原料的穩(wěn)定性,在打葉復烤環(huán)節(jié)大多采用配方打葉,形成配方模塊,在使用時按1個等級進入配方,這就對配方打葉的均勻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關于提高配方均勻性方法的研究較多[1-3]。而均勻性評價方法的報道較少,目前評價配方打葉的均勻性一般以煙堿為特征值,采用煙堿變異系數(shù)衡量均勻性的評價方法[4-5]。在配方打葉實踐中,往往是本省收購的煙葉在本省打葉,這就形成了相同產(chǎn)地相近等級的配方打葉。而相同產(chǎn)地相近等級的煙葉煙堿差異絕對值較小,繼續(xù)以煙堿變異系數(shù)衡量混合均勻性就不能充分反映實際的混合程度。因此,本研究對配方打葉各組分中差異大、反應更靈敏均勻性評價特征值進行了對比分析,以期為控制配方打葉均勻性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 2016年寶雞C2F、2016年寶雞C3F、2016年寶雞B2F、2016年寶雞B3F、2016年安康C3F、2014年安康C4F煙葉。流動分析儀(美國路易公司),天平(ME414S型,德國SARTORIUS公司),振蕩器(HY-8型,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烘箱(德國binder),凱氏定氮儀(德國),PH計(德國)。
1.2 方法
1.2.1 樣品制備 將2個等級煙葉按1:1的比例混合,按表1規(guī)定制備不同混合梯度樣品。
1.2.2 檢測方法 按文獻[6~10 ]檢測煙葉常規(guī)化學成分。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均勻性評價特征值 評價均勻性的特征值應符合不同煙葉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且差異絕對值越大越好的原則。選擇清香型、濃香型和中間香型代表煙葉和陜西省產(chǎn)相近等級煙葉,檢測分析常規(guī)化學成分,同時根據(jù)化學成分的一維指標構(gòu)建二維指標。由于糖堿比與余味、刺激性和口感特性均呈現(xiàn)極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糖氮比與煙型風格具有相關性[6-9],因此將糖堿比、糖氮比和糖堿比×糖氮比作為二維指標與一維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知,檢測樣品一維指標中煙堿變化最低(6.16%),變化率最高的是云南煙葉(12.69%),最低的為安康煙葉(1.32%),不宜作為評價均勻性的特征值;氯含量、總糖含量變化較大,分別是11.95%、11.89%,但部分煙葉變化率卻很低,安康和曲靖煙葉氯含量僅為4.15%和3.28%,安康和漢中煙葉總糖含量僅為5.68%和5.54%,也不宜作為評價均勻性的特征值;二維指標糖堿比、糖氮比和糖堿比×糖氮比平均變化率分別為16.8%、18.44%和34.86%,變化較大,但糖堿比在安康和漢中煙葉上變化?。?.35%、3.84%),糖氮比在安康和煙葉上變化小(7.16);糖堿比×糖氮比變化率最大,且每個煙葉變化率均10%以上,符合特征值選取原則,宜作為評價配方均勻性的特征值。
2.2 不同特征值的效果 選擇3組試驗煙葉,每組為2個相近等級,分別為寶雞C2F和C3F、寶雞B2F和B3F、安康C3F和C4F,人為混合成5個不同均勻梯度,每個梯度等分成15份,檢測常規(guī)化學成分,計算相關特征值的變異系數(shù),結(jié)果見圖1~3。由圖1~3可知,試驗的3組煙葉,隨著混合均勻性的提高,4項特征值的變異系數(shù)總的趨勢降低。對于煙堿變異系數(shù),寶雞C2F、C3F和安康C2F、C3F不同混合均勻程度變化不明顯,主要是由于煙堿含量差異小,導致混合均勻程度對煙堿變異系數(shù)影響不明顯;寶雞B2F、B3F混合后變化規(guī)律與實際混合程度不符合,3種煙葉煙堿變異系數(shù)未能充分反映實際的混合程度;對于糖堿比變異系數(shù),寶雞B2F、B3F和安康C2F、C3F上的變化趨勢與不同混合均勻程度基本相符,但寶雞C2F、C3F混合后變化規(guī)律與實際混合程度不符合;對于糖氮比變異系數(shù),3組試驗樣品的變化趨勢與不同混合程度趨勢一致,但糖氮比變異系數(shù)在安康C2F、C3F試驗組前3個梯度表現(xiàn)的不是很靈敏;對于糖氮比x糖堿比變異系數(shù),3組試驗樣品的變化趨勢與不同混合程度有很高的符合度,最能表現(xiàn)配方打葉混合均勻程度。
3 結(jié)論
對于配方打葉均勻性評價,應選擇不同煙葉之間存在顯著差異,且差異絕對值越大越好的特征值作為評價指標。對于試驗的煙葉,采用糖氮比×糖堿比作為特征值,通過打葉后混合煙葉的糖氮比×糖堿比變異系數(shù),可以有效地表達配方打葉混合均勻程度;而煙堿變異系數(shù)與混合均勻程度符合性較低。
參考文獻
[1]楊凱,陳清,徐其敏,等.打葉復烤配方均勻性控制模式研究[J].煙草科技,2012(12): 14 -17.
[2] 帥志軍,謝永強,王兆福,等.煙草打葉復烤生產(chǎn)線的箱式配方工藝:中國,201010214125[P].2012-01-11.
肖明禮,陳越立,尹智華,等.煙葉配方打葉均勻性的研究[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1(6): 684-686.
[3] 劉垣.煙草加工中固體物料混合的探討[J].煙草科技,2001 (7):6-8,35.
[4] YC/T146—2010煙葉打葉復烤工藝規(guī)范[S].
[5] 何結(jié)望,李琳,吳風光,等.打葉復烤片煙質(zhì)量均勻性評價方法的構(gòu)建和實踐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J].2012,24( 8):43-46.
[6] YC/T 160—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行業(yè)標準煙草及煙草制品總植物堿的測定連續(xù)流動法[S].
[7] YC/T 160—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行業(yè)標準煙草及煙草制品總氣的測定連續(xù)流動法[S].
[8] YC/T 173—2003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行業(yè)標準煙草及煙草制品鉀的測定火焰光度法[S].
[9] YC/T 162—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行業(yè)標準煙草及煙草制品氯的測定連續(xù)流動法[S].
[10] YC/T159-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行業(yè)標準煙草及煙草制品水溶性糖的測定連續(xù)流動法[S].
[11 ]牛莉莉,耿宗澤,許自成,等.烤煙口感特性與化學成分的關系[J].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4( 1): 83-88.
[12] 寧揚,曹建敏,廉蕓蕓,等.涼山州不同香型風格烤煙品質(zhì)對比分析[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4,42(3): 286-287.
[13] 秦松,王正銀,石俊雄.貴州省不同香氣類型煙葉質(zhì)量特征研究[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 2006,39(11): 2319—2326.
[14] 杜文,譚新良,易建華,等.用煙葉化學成分進行煙葉質(zhì)量評價[J].中國煙草學報,2007,13(3) :25-31.
(責編:張宏民)
基金項目:陜西中煙丁業(yè)有限責任公司重點科技項目“中支卷煙下藝技術(shù)研究”(BA000-ZB17003)。
作者簡介:王宗英(1975-),男,陜西乾縣人,碩士,高級工程師,從事卷煙工藝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