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素娥
【摘要】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傳統(tǒng)的美術線下教學和正在推廣的線上教學都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線上教學使筆者在短時間內熟悉了直播軟件、微課制作軟件、編輯軟件及作業(yè)收集軟件,感受到線上教學的許多優(yōu)勢。本文結合筆者的線上教學體驗,從微課資源的利用,作業(yè)軟件的使用,公眾號的資源的推送幾個方面加以闡述,以期給線下教學提供借鑒,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借鑒;線上教學;線下教學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這使得每一位教師面臨挑戰(zhàn),人人都成為了線上教育教學改革的參與者、實踐者。線上教學從最初對軟件的陌生、學生上課過程的茫然,到后期軟件的熟悉、上課的熟練,這3個月的線上教學,筆者感受到了線上教學的魅力。
3個月的線上教學留下了什么?我們從中可以借鑒到什么?筆者從美術教學出發(fā),綜合疫情后一個月的線下教學,總結出線上教學具有以下3個優(yōu)點可以借鑒:
一、發(fā)揮微課作用,助力線上教學
美術課標指出:有效利用各種美術課程資源,向學生提供感悟美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體驗、分析、比較、聯(lián)想、鑒別、判斷等方法,積極開展探究、討論和交流,鼓勵他們充分發(fā)表感受與認識,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品位和審美判斷能力。微課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此次的線上教學基本上使用微課教學。有的老師自己制作微課,有的可以網絡資源下載后再修改。而因疫情的關系,很多網站開放了資源供老師下載使用,比如說一師一優(yōu)課平臺、濟南空中課堂云點播、廈門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海滄教育公共服務平臺。我們收集到的資源完全可以在線下課堂教學繼續(xù)利用。
1.知識性微課的課前引導作用
知識性微課的課前引導使學生更好地了解美術的知識與技能。在這次線上教學中,有些知識性的微課在課前推薦,學生的美術作品完成的效果更好。比如一年級下冊《影子的游戲》一課,在線下教學的話,因空間關系,我們無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體會影子的不同形狀及影子形成的規(guī)律。知識性微課的課前引導,讓學生看完微課后到陽光下找影子,在燈光下找影子,學生對影子的理解更加深入。有的用自己手的影子制作出不同的動物造型,有的用物體的影子加以添畫想象,變成另一幅有意思的畫等等。學生在家預先學習,課堂中再交流表達,更能感受到影子的魅力,有效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2.技能性微課的課中示范作用
美術的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排第一的是知識與技能,這充分說明了美術教學示范的重要性。在線上課堂基本上是老師錄制示范過程、示范技巧形成微課供學生學習。有部分技能適合教師當場示范,部分的技能性微課可以在線下課堂繼續(xù)使用。一部分的微課則是示范時間較長的,微課可以利用軟件加快速度的。另一部分的微課則是示范的物體過大,不好拿到課堂展示的,比如校園一角的寫生。這些可以通過微課讓學生學到相應的美術技能,再加以應用,有效地解決了教學的重難點。
3.文化性微課的課后拓展作用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五大核心素養(yǎng)中的文化理解是指從文化角度來分析、詮釋和理解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藝術特點,學會尊重并理解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內涵與含義。世界各國的美術作品往往反映了不同國家的歷史與文化,因此,美術學習提供了一條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國家和其他國家歷史與文化的途徑,學會理解、尊重和珍視自己國家和其他國家有些跟課文有關系的文化藝術。
我們在課堂上因時間關系沒辦法讓孩子學習,在線上學習則可以突破時間的限制,推送資源,讓孩子回家后再學習,可以節(jié)約課堂的時間,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見識和素養(yǎng)。如一年級下冊欣賞課《漢字中的象形文字》,可以課后推薦《倉頡造字》的動畫、《象形文字的起源》《中國文字的發(fā)展》等視頻。通過這些資源推送,學生了解人類文化的豐富性,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并逐步形成熱愛祖國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觀。
二、發(fā)揮軟件功能,全面評價學生
1.利用作業(yè)提交功能,確保全員評價
學生個體有差異性,美術表現(xiàn)的側重點也會不同,有的學生側重于造型表現(xiàn),有的學生側重于設計,有的學生側重于工藝美術。如果單純的說繪畫的同學優(yōu)秀,設計應用或工藝美術的不夠優(yōu)秀顯然是不夠合理的。但之前的美術作業(yè)評價常側重于繪畫表現(xiàn),因為繪畫作品收集評價比較容易,而設計應用作品因時間和空間的關系沒有辦法全員評價。而線上作業(yè)繳交形式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無論是造型表現(xiàn)還是設計應用類型的課,都可以進行全員收集,教師就能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評價。
此次的美術作業(yè)收集我是通過AA助手這個軟件收集的。每周一發(fā)布作業(yè)和推薦資源,學生通過一周的學習,周日前上傳作業(yè)的圖片。如二年級下冊《小鳥的家》一課,如果是在以前的課堂中就是讓學生帶相應的材料過來制作,最后點評少量。線上作業(yè)展示則可以讓所有學生把作業(yè)拍照上傳,最后把所有作業(yè)收集起來,有利于學生的整體評價。以后的類似的設計應用課程則可以在課堂上做完作業(yè)后,回家拍照上傳自己的美術作品再全員評價。這樣既能尊重每一個學生學習美術的權利,也關注每一個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表現(xiàn)和發(fā)展,做到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采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力爭讓每一個學生學有所獲。
2.發(fā)揮家長督促作用,促進全面評價
線下教學時教師是評價的主體,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和結果的反思及學生間的互相評價少數(shù)參與到評價當中。此次的線上教學因家長參與,家長不單單上傳了作業(yè),有的寫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過程,有的寫了學生的完成感受,家長的點評、反饋有效地實施了過程性評價,其他家長的點評則讓結果評價更加多樣化。
3.多方位作業(yè)展示,提升成就感
展示是美術活動中的有機組成,蘊含著極大的教育價值。原來我們可以通過展廳、教室、走廊進行展示,現(xiàn)在我們還可以通過AA班級助手、微信稿、QQ相冊等網絡平臺進行展示,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使其美術創(chuàng)作實現(xiàn)社會價值,也促進了學習成果的交流和人與人的溝通。這次的線上教學作品展示最棒的反而是設計應用作業(yè)。學生完成設計應用作品后有的通過作品擺拍、有的通過場景設置、有的通過視頻加工,讓整體作品精彩紛呈。
三、利用公共資源,提供知識儲備
現(xiàn)在是網絡知識爆炸的社會,此次線上教學很多公眾號提供資料,如鷺島美育、廈門市林仁杰名師工作室、海滄區(qū)黃靈群名師工作室。鷺島美育通過美篇平臺推出停課不停學系列,用闖關游戲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基本的美術素養(yǎng),比如美術內容和現(xiàn)象,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的方法、美術在社會的作用和價值。利用學習項目任務單對欣賞和創(chuàng)作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黃靈群名師工作室的“玩美”系列則把美術作為游戲結合,翻轉紙藝、翻轉漫畫,讓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美術知識。林仁杰名師工作室的“宅家藝起學美術”更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如創(chuàng)意線描畫一文,先介紹線的組合排列,再讓學生進行點線面的組合練習。學會基本技巧后嘗試創(chuàng)意線描表現(xiàn),用美術書的相關課題來落實。最后拓展線描插畫、世界名插畫師資料作品等。
這些平臺包含了美術鑒賞、美術制作、美術常識、美術知識擴展等知識,作為線下課堂知識是很好的補充。我們完全可以推薦給學生作為線下資源或者課堂上課的知識儲備。
綜上所述,利用好線上教學資源,可以發(fā)揮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示范引領作用。作為美術教師,要借助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進行線上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不斷完善線上教學設計,依托線上平臺優(yōu)質資源,這樣才能保障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的質量實質等效。同時,要充分合理使用好錄播和直播工具,適當錄制符合校情的輔助視頻,恰當使用直播工具進行示范指導、疑難解答等。找對方法,綜合利用,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尹少淳.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抬升與降落——以美術學科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18(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