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瓊
摘 要:算法多樣化的思想強調的是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讓學生掌握多種方法,教師應該在課堂中鼓勵、尊重學生思維的結果,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適時點撥,肯定有價值、有創(chuàng)意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
關鍵詞:小學;“算法多樣化”;計算能力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的關鍵時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格外注重落實“算法多樣化”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運用進位法、聯(lián)想法、乘法口訣和四則運算法進行計算,進一步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嚴謹性,促使學生計算過程更認真更快速,并提高計算正確率和計算機能力,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算法多樣化的定位
(一)算法多樣化不是算法全面化
有這樣一個例子:課堂上,學生居然對“19+18”答出十多種算法:如10+10=20,9+8=17,20+17=37;或者用豎式算;或者19+10=29,29+8=37;或者10+18=28,9+28=37;或者給18增加2,19+20=39,然后39-2=37……這其中有些算法實質上是一樣的,教師沒有必要要求學生把這樣的算法面面俱到。教師也沒必要強調將同算法的另外一種或兩種形式想出來。事實上,算法多樣化也不要求形式上的多樣,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自然生成的算法進行教學。因此,算法多樣化不是算法全面化。
(二)算法多樣化和算法個性化
學生是有思維的個體,沒有兩個學生是一模一樣的。即使我們?yōu)槟彻?jié)課做了充分的準備,課堂上還是會出現(xiàn)意料之外的情況,這就要求老師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化解,在化解的過程中要走進學生心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尊重學生思維的結果。我曾經(jīng)聽了一節(jié)低年級計算教學的課。在計算“16-9”時,有學生用“9-6=3,10-3=7”的方法計算,因為這樣的回答不在老師的預設中,而且從表面看這樣的算法也不符合我們的思維習慣。所以,這位老師否定了該生的回答,說:“6-9怎么會變成9-6呢?”后來,在辦公室里大家交流之后,這位老師說這位學生可能是這樣想的:6-9不夠,差3,相當于從10里借3,所以還剩7。作為低年級的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加上對老師的崇拜和害怕,被老師這樣一說之后就不敢再說話了,以后學生也有可能不會輕易發(fā)言了。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用心去聆聽學生想說什么、說的是什么,不要急著去否定任何一個回答。否則,就可能忽略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更有可能使學生失去對數(shù)學的興趣。
(三)算法多樣化不是一題多解
算法多樣化是新課程標準下的一個重要理念,它是尊重學生的思維和學生的思考角度,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讓學生掌握多種方法,教師在課堂中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交流、比較,適時點撥,肯定有創(chuàng)意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探究新知的習慣,因為算法多樣化面對的是全體學生。一題多解針對的是較好的學生,在掌握了一種方法以后,學生可以開動腦筋,從別的角度去解決同一個問題。因此,算法多樣化和一題多解是不同的,不能將兩者混淆。
二、教學時間應如何安排
新課標提倡算法多樣化,但計算教學需要一定量時間的練習,教學計劃完不成怎么辦?或者顧此失彼,又該怎么辦呢?最理想的教學設計既能留給學生展示多樣化算法的時間,還能保證足夠的練習量。我認為教師應該處理好創(chuàng)新與溫故的關系。如果學生在這節(jié)課里用到的計算方法都是上節(jié)課說過的、用過的,那么就沒有必要再去重復了?!俺蠢滹垺钡慕虒W會讓學生失去對新知的探求欲望。應該盡量減少教學環(huán)節(jié),減少教學場景,可以整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絕不分開。這樣,學生可以形成知識的脈絡,理解新知也比較容易,同時也可以解決計算教學中時間不夠用的問題。教五年級時,因為面臨期中考試,教學時間上有點緊。要趕教學進度又不能降低教學質量,怎么辦?年級組商量決定,進行知識整合,教“分數(shù)”這一章,把“分數(shù)的通分”和“分數(shù)的比較大小”整合在一節(jié)課上。這樣的整合是合理的,也符合學生的思維習慣,理解上沒什么難度。在進行計算教學時,教師要注意處理好知識之間的關系。
三、怎樣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
課堂上,老師出一道題,很快就出現(xiàn)學生想到的各種算法。如果這時老師提示學生,你們可以選取自己喜歡、感興趣的方法運用。再布置一組類似題目讓學生練習鞏固,當然也是可以的。如果這時老師進行這樣的引導:黑板上這么多不同的解法,你能根據(jù)不同的思路將它整理、分類嗎?要是在關鍵之處點撥,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深入思考。顯而易見,后一種做法“你能根據(jù)不同的思路將它整理、分類嗎”,可引導學生思考和比較,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向深層發(fā)展。在討論后,看似“雜”“亂”無規(guī)律的思維方式會逐漸清晰。學生在做題時就會知道選擇什么樣的方法更適合自己,從質上實現(xiàn)了“算法多樣化”。
綜上所述,算法多樣化已經(jīng)是一個趨勢,我們要把握好“算法多樣化”的主旨,領會“算法多樣化”的精神,教師應從以往的備教案轉向備學生,重視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承認學生的差別,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的樂趣,在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在計算教學“算法多樣化”的大背景下,讓每位學生得到發(fā)展就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相信通過不斷地交流、總結,算法多樣化一定會貫徹得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