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波泉
國家在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以來,始終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及學科教學給予高度關注。提出需要將二者進行有機整合,在建立健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下,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因此為有效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探尋二者進行優(yōu)化整合的實踐路徑,通過采用文獻研究法,在闡明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的關聯(lián)性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實例,重點探究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路徑。
雖然當前有關綜合實踐活動和學科教學相互整合的研究數(shù)量頗多,但其中絕大多數(shù)研究僅從理論角度出發(fā),對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等基本概念進行闡述,并簡略指出二者相互融合時需要遵循的原則等。有價值的實踐性研究數(shù)量則相對較少。因此本研究可在繼續(xù)豐富該領域理論研究的同時,也可以為教師真正實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的深入整合,提供相應實踐指導與幫助。
1 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的關聯(lián)性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當前在教育改革下開設的一門綜合課程,其建立在學生直接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將教學知識內容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綜合運用的一種課程形態(tài)。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均是構成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相互獨立、互相影響、關系緊密。一方面,在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可以對相關學科教學中涉及的各種教學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在有效豐富學科教學資源內容的同時,教師通過適時指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各項學科知識以及在實踐中獲得的實踐經驗以及其他教學資源,有助于學生順利完成綜合實踐活動,并促進學生實現(xiàn)知識多元化發(fā)展。不僅如此,在開展各項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學生通過對各學科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對于發(fā)散學生,促進其實現(xiàn)個性化綜合發(fā)展也具有一定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學生所學的各種基礎學科知識,也可以在圍繞該學科開展各種綜合實踐活動中對其進行內化吸收,并在結合其在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更有針對性地完成學科知識學習。由此可見,學科教學能夠為各項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提供所需基礎知識與相關技能,而學生在自主參與各種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也可以重新對所學基礎知識技能進行重組與拓展延伸。進而有效夯實自身的知識基礎,不斷提高自身綜合實踐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
2 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進行有機整合的路徑分析
2.1 目標維度下的相互整合
在新課改下,要求各學科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夯實學生學科知識基礎,提高其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同樣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也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將所學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積極參與各種綜合實踐活動,在親自實踐和體驗中,深化對所學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認知,幫助學生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由此可見,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在目標上存在一致性,通過從目標維度對二者進行有機整合,對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其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等均有著積極作用。
例如在《荷塘月色》一課的教學中,教師一方面通過運用微課教學技術,主動從網絡中收集與朱自清及《荷塘月色》相關的各種微課教學資源,包括文章創(chuàng)作背景與作者生平等有關的圖文資料、精品網絡教學課程視頻以及電子教案等等,在對其進行匯總整理后,制作成精簡的微課視頻。而后要求學生自行結成學習小組,充分運用微課視頻等在內的各種微課資源,在小組中對《荷塘月色》進行自主閱讀與討論分析,探究文中所描繪的具體意境以及作者所使用的寫作方法,要求每組學生將本組的討論結果落實到寫作上,提交本組關于《荷塘月色》的讀后感或閱讀分析報告。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將語文學科與數(shù)學學科當中的時間與綜合應用領域以及現(xiàn)代生活教育等其他多項學科內容進行相互融合,鼓勵學生與親朋好友共同在夏日晚間游覽家附近的公園,在親自觀察荷花、蓮葉、月光等真實自然景物,充分感受美麗的夏日荷塘夜景下,使得學生可以從自然景觀、當前社會現(xiàn)實生活以及客觀環(huán)境等多角度出發(fā),對文本內容及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形成深入分析和認知。從而有效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實踐體驗,使其能夠在綜合實踐活動中踐行所學學科知識,切實提升綜合實踐能力。此外,筆者也積極鼓勵學生經常參與報刊、期刊以及其他征文活動,爭當小記者,在各種刊物如校園期刊、當?shù)卦缤韴蟮犬斨邪l(fā)表自己的文章,在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綜合實踐機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下,使其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其語文學習熱情,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應用能力,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也可以不斷提高自身核心素養(yǎng)水平。
在高一物理《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教學中,筆者通過將物理學科教學中以傳授更多物理基礎知識,強化學生物理知識綜合運用技能的目標與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較強綜合實踐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水平的目標進行相互結合。在將綜合實踐活動與學科教學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運用“學中做、做中學”的方式,加深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并能夠學會熟練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促進學生在物理學科學習中真正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2.2 方法內容下的相互整合
在實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和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的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結合具體學科教學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將其與學生生活實踐進行相互聯(lián)系下,實現(xiàn)學科教學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整合。例如在高一化學《基本營養(yǎng)物質》一課的教學當中,筆者首先在課前要求學生自主展開預習活動,即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內容,而后靈活利用互聯(lián)網或圖書室等多種渠道,要求學生收集整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信息資料,包括食物中常見的營養(yǎng)物質類型及其元素組成、代表物等,鼓勵學生在班級中就其收集整理的資料信息及其對營養(yǎng)物質的實際作用等進行分享交流,由此使得學生能夠熟練運用互聯(lián)網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對所學內容形成初步感知。其次,筆者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與真實意愿,將其分為若干學習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本組內任選一種食物,通過充分運用教材內容以及課前收集整理各種教學資料,對所選食物樣品中含有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進行實驗分析。要求學生在組內展開相互討論,共同制定出具體實驗方案并對其進行嚴格執(zhí)行。在此過程中,筆者通過主動深入學生群體中,幫助學生完成組內角色分配,如選定組長、記錄員、實驗人員等。并對各小組討論內容進行認真傾聽,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及時為其提供相應的指導幫助。在學生完成實驗之后,一方面組織各小組在班級中輪流進行成果匯報展示,另一方面繼續(xù)引導學生根據本組獲得的實驗結果,根據組員的具體健康情況、營養(yǎng)需求等,為相互設計一份營養(yǎng)搭配合理的健康食譜。要求學生相互監(jiān)督其健康食譜執(zhí)行情況,并對各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狀態(tài)等進行記錄和對比分析,進而使得學生能夠對營養(yǎng)物質及其作用形成深入認知。在將綜合實踐活動和化學學科教學相互整合下,使得學生可以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充分內化吸收,從而有效達到提升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核心素養(yǎng)的根本目標。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綜合實踐活動和學科教學之間關系緊密,綜合實踐活動能夠實現(xiàn)學科教學中各項知識內容的拓展與延伸,使得學生在親自實踐中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而學科教學則為各項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可靠的理論知識基礎。學生只有通過學科教學,完成各項基礎知識技能的學習,才能有效將其運用在各綜合實踐活動中。而在將二者進行相互整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始終將夯實學生學科知識基礎,培養(yǎng)其形成較高綜合實踐能力與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主要目標。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聯(lián)系具體教學內容,通過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與技術,以多種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形式呈現(xiàn)出多元學科知識,在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與多樣化的綜合實踐活動下,使得學生能夠在親自進行實踐探究和實踐體驗中,順利完成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內化吸收。
(作者單位:廣州市禺山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