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明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學會在具體的場景中掌握信息技術的實際應用,能夠更加準確的幫助學生了解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措施。
小學時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一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跟學生之間缺少溝通交流,學生的學習狀況無法傳達給教師,教師的課堂教學沒有針對性,影響了課堂教學質量。情景教學法能夠立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的內化知識,確定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教師能夠通過學生的表現(xiàn)了解學習狀態(tài),并針對性調整教學方法,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1 通過故事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都愛玩愛笑,尤其喜歡聽故事,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階段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盡可能的為學生多設計出符合兒童學習興趣的故事,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來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故事情境也能夠有效把學生的計算機學習積極性提升起來,引導學生能夠主動探究。例如在學習《加工處理圖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設定出金魚在魚缸外面呼救的故事情境,希望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操作來把魚兒轉移回魚缸當中。通過這種圖片展示方式,能夠把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調動起來,很多學生都已經開始積極討論解決方法。根據(jù)教師的教學知道,學生很快了解如何進行圖片的移動,學會操作更多的技能。
在接下來學生們還會學習到圖片的旋轉操作,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出西游記的故事情境,學生們都聽過西游記的故事,里面分別有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和唐僧四個角色。教師在圖片中故意把孫悟空的頭朝向改變,然后提出問題,如果悟空往這個方向走,是否能夠找到其他三個人呢?通過圖片觀察顯然是不能的,因此學生需要通過自己的操作把方向調正,就可以完成四個人的匯合。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地提升,學生不僅能夠自己掌握各種操作技能,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了創(chuàng)新能力。
2 通過競賽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加入
小學生都好玩好動,好奇心強烈,如果能夠通過競賽教學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考學中,提升信息技術知識點的吸收能力和內化能力。教師可以根據(jù)兒童好玩好動的天性,創(chuàng)設出競賽情境,在游戲中學習不同計算機的操作。學生們在競賽情境中也能夠更好的把自己的特長發(fā)揮出來,學習更多的知識點。
例如在學習《留住網上的精彩》時,在課堂中可以先給學生看一個有趣的網頁,然后提出問題:“大家看到的這個網頁,老師并沒有上網,是怎么打開的?”教師通過講解讓學生了解,可以通過事先保存的方式,把網上資料保存在自己的機器上進行下載。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然后讓小組成員分別承擔任務,有的學生負責保存網頁中的文字,有的學生負責保存圖片,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保存網頁,看誰保存的完整、操作準確。這種小組之間互相競爭完成學習任務的方式,能夠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轉變成為主動學習,只有學生自己提升學習興趣,學生的思維才能夠打開,學習勁頭兒足了,有效提升了學習質量。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創(chuàng)設競賽情境時要注意正確的引導和合理的控制,“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更加公平公正,不會由于過度追求第一名而忽視了小組團結合作的過程。
3 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新課標政策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跟學生的交流互動,建立互動性強的教學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需要充分尊重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課堂,在課堂中跟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具備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先教師要保證對待學生一視同仁,不能偏袒或者是歧視學生,而是要跟學生成為好朋友,在課堂中跟學生形成良好互助、共同進步的良好師生關系。教師還要在課堂中為更多的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例如在學習《制作校園小報》這一課程時,教師首先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然后讓小組成員自己通過討論的方式來討論校園小報的內容,有的小組通過討論想要根據(jù)最近的節(jié)日內容來進行制作,有的小組通過分析之后,決定想要把大家最愛的動漫形象搬進小報中。這樣的小組成員能夠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下把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歐充分發(fā)揮出來,能夠有更多的空間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設計出這種具有自由空間的情境,小組成員之間的自我探究時間更加充足,學生們互相討論學習,制作積極性更加濃厚,校園小報的制作也能夠更快更好的完成。教師最后把學生完成的作品公開展示,并一一評價各小組的作品,大家共同來欣賞學習,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4 通過問題情境提升探究意識
問題情境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屬于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情景,問題情境的使用范圍十分廣泛,不用拘泥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通過提出問題、解答問題,來幫助學生激發(fā)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逐漸把學生引入到跟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相關的情境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激發(fā)出來。在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的會形成一種心理緊張,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解決問題,這就是問題情境的優(yōu)點。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要重視學生的興趣激發(fā),通過使用情境創(chuàng)設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例如說在學習《制作特色賀卡》時,教師創(chuàng)設出這樣的情境:今天是母親節(jié),李明想要為媽媽制作節(jié)日祝??ㄆㄆ膬热莶荒芴珡碗s,一張或者兩張紙即可,里面既包含了圖片也包含了文字,但是李明想要說的話很多,祝福賀卡應該如何制作呢?同學們立刻開始討論,最終大家通過討論想出了解決辦法,可以把賀卡上的文字進行縮小,或者是縮小行間距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來制作出更加精美的祝福卡片。教師為學生導入傳統(tǒng)賀卡,然后為學生展示出電子賀卡更加豐富的內容,精美的電子賀卡擁有更加絢麗的色彩,也能夠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能夠給對方美的感受。在課堂教學中提出問題,能夠為學生指出思考方向,良好的問題情境能夠把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起來,通過自己掌握和學習的信息技術,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5 結語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主動探究學習的快樂,更加重視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效提升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在確保提升學生科學素質水平的同時,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鉆研學習,結合自身學科特點,設計出目標明確、具教學針對性的情境模式,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作者單位:博羅縣園洲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