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火根
摘要:本文從問題學生產生的根源分析開始,通過對策制定、增強孩子的自信和快樂、多去賞識問題學生等幾個方面解決問題學生在教育中出現(xiàn)的問題。
關鍵詞:對策;自信;問題;賞識;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4-0033-01
我們眼中所謂的問題學生通常是以破壞集體榮譽自居,在破壞中彰顯個性和存在的價值,當然同學都討厭甚至害怕他們,不愿和他們接近,這樣長時間的心靈隔離,導致這些問題學生與集體失交,缺少來自集體的溫暖和友誼。
即使他們有過勇于改正錯誤的表現(xiàn),如果沒有被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師及時而敏銳的眼觀發(fā)現(xiàn)并予以肯定,那也很難以得到重視、信任和鼓勵,久而久之讓他們產生敵我情緒,在他們的靈魂深處就會永遠烙上心理對抗的烙印,因為他們不足以在適當?shù)臅r間內建立強大的修復被破壞的扇區(qū)的免疫力。為了表示不滿與反抗(更為準確的說就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和存在的價值)他們在學校里面往往表現(xiàn)出蠻狠跋扈的樣子,而其內心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甚至不再想看到自己的長處,對自己缺乏信心。問題學生的行為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等的一些負面影響而又不能自我控制的破壞行為,在這期間他們出現(xiàn)的各種阻礙他們身心健康的因素并沒有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關注或者關心,從而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了解了他們的問題根源,我們就像手術室里面對一個個嚴重病患的操刀醫(yī)生,有了對癥下藥的勇氣和有的放矢的魄力,在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1.積極采取符合實際操作的對策
面對問題學生我們要有一定的對策,這些對策就像醫(yī)生治病的藥方一樣要分步進行:首先是預防對策,在問題學生在問題行為發(fā)生之前,采取一定的預防性手段,通過事前的預測評估及時減少甚至避免問題行為產生的可能性,防止不必要的問題行為發(fā)生,去除問題出現(xiàn)的水分和土壤。其次是調控對策,當問題學生的問題行為在已經產生的前提下根據(jù)問題的性質大小分類分批給予及時有效地控制,使它在產生初期就予以扼殺,阻止問題進一步在其他領域或者其他時間擴散和蔓延。最后是糾正對策,當問題行為產生以后,雖然經過了一定方式的調節(jié)和控制,但是已經產生了不良的后果,此時的老師必須利用各種恰當有效的方法,幫助問題學生認識并改正問題,從而減少不良后果的危害,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1]
2.認真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有些孩子本來還是一些普通的學生,但是因為自身因素的影響,最后慢慢地就變成了大家眼中的困難學生、問題學生。作為班主任,平時對這類問題學生應多加關注,讓他們重拾自信。受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有些教師腦子里仍然存在一些陳舊的落后的教育觀念,如僅僅喜歡學習好、聽話的孩子,習慣于對孩子發(fā)號施令等等,這可能會導致孩子從小就膽小怕事,唯唯諾諾,習慣于聽從別人的安排,沒有什么主見,導致做任何事情都沒有成就感,更不用說從中受益。因此,從小就培養(yǎng)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通過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一方面提升了這些自信心不足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的能力,使他們在與其他同學的交往過程中變得更加的活潑,讓他們也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和快樂;另一方面也增強了這類孩子在遇到挫折時的抗擊打、抗壓的能力。[2]
3.陪伴孩子找尋自信、安全和快樂
學習成績固然是重要的,但一個塑造心靈的老師絕不僅僅局限于教授學生的知識,我們的老師要學會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向這些問題學生釋放自己的愛心,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讓它們感受到你不但不歧視他們,反而充滿著信任和愛意,這樣孩子們就不會排斥老師,甚至會和老師交朋友,把自己的心里話以及困惑跟老師交流,從而能在其中獲得一種父母般的認同感和情感依托,由此產生發(fā)自內心的安全感,這種強大的安全感定會消除來自外界的壓力、不安、挫折感,定會消除他們對外界的恐懼、敵意或破壞欲。
4.賞識問題學生的自然天性
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那些所謂的問題學生在得不到應有的自信之時,來自老師一句鼓勵的話語和真誠的賞識,比如在課堂上對他們一個小小的優(yōu)點哪怕只是他們坐得端正就給與表揚而非是回答問題,比如在課下的時候主動和他們聊天并送上一句加油!比如在他們遇到問題時給與最及時的關心幫助哪怕是撫摸一下他們的肩膀,送去理解的目光。有人說孩子的內心處有最純真、最靈動、最善良的東西。只要老師多一點關心,多一些詢問,多一些撫慰甚至眼神的觸碰,孩子的人生中就會多一片光明和快樂。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作為老師多去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對學生的優(yōu)點可以賞識,甚至還可以對學生的缺點(比如頑皮好動、故意搗亂、答非所問、自卑懦弱等)進行反向賞識,用最合理最適當?shù)姆绞綇恼嬖谡n堂教學及課下關懷中肯定學生缺點中的合理的一面,都有可能改變學生的思想認識。[3]
綜上所述,轉化問題學生是既辛苦又有壓力的工作,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更要明白自己的身上教書育人的初心,那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哪怕是問題學生。魯迅先生曾說過:教育是植根于愛的。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的愛心是學生可以改變的最偉大的力量。因此,就讓我們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教育每一個問題學生,讓我們多一點耐心,再多一點信心地去轉化問題學生吧,讓這些所謂的問題學生變成大家眼中活潑又聰明的可愛學生。久久為功,一定會讓“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再是“問題”。[4]
參考文獻:
[1] 何履花.善待“問題學生”,讓愛助力成長——丑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D].教師,2014,(10).
[2] 司玉紅.善待“問題”學生——一個陌生電話的啟示[D].好家長,2018,(07).
[3] 徐淑瑩.探討學困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問題[D].中國校外教育,2014,(10).
[4] 陳立亞.用愛心信心耐心轉化“問題學生”的案例分析[D].兒童大世界,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