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如
一
都說人一上了年紀(jì),便容易懷舊。昨日讀到月月《舊時光里尋往昔》,淡淡的筆觸淡淡的情懷,如她飄舞在春風(fēng)中的裙裾,淡淡的、素雅的,那些舊時光,便隱匿于細(xì)細(xì)碎碎的折痕里,令人無端悵然。
那時的豆蔻年少,我們唱著誰的歌謠?那時的青蔥歲月,我們?yōu)檎l流淚為誰心跳?
那時的天空,是否比今天遼闊與湛藍(lán)?那時的笑容,偶爾在舊照片里覓得,純粹而潔凈。
很多時候,舊時的一切,我們能寫下來的,也只是模糊的片段,不是不記得,而是害怕回憶,不是不真實,而是真實中總帶一絲憂傷。
那一個初戀的男孩,你會忘記他的容顏,卻記得月光下笨拙而熱烈的擁吻。
那一次離家遠(yuǎn)行,似乎早已想不起前因后果,卻記得落日下一個孤獨凄清的身影。
還有,還有,那一行行美麗的詩句,是如何在我筆下反復(fù)展開排列?那一聲聲甜蜜的呼喚,曾怎樣溫柔地打動過你我年輕的心扉?
某一個黃昏,行走在陌生的城市,驀地聽到路邊的店里傳來《偏偏喜歡你》的樂聲,不由久久地佇立在街頭,深秋的風(fēng)拂起我單薄的衣衫,看遠(yuǎn)處一抹斜陽掛在枝梢,心底便倉皇了起來……旋律依然、歌聲依然,多年前,那是誰,在我耳邊一遍遍深情地吟唱過?而我所追念的,究竟是初初萌動的情懷,還是漸行漸遠(yuǎn)的青春?
是不是所有關(guān)于舊時光的歌都會唱出比黃昏更惆悵的傷感?是不是滿地斑駁的光影描畫出的都是逝去年華里那一處最溫暖的色彩?
眺望、回首,錦瑟開過,便已舊了。我知道,我們終究將在回憶中慢慢地慢慢地老去。
綻放的已經(jīng)綻放,凋零的早化為泥土,有一天,我也會不喜不悲,淡淡地說,那一段舊時光,曾經(jīng),很美好。
二
菜場東面,有一家燒餅店,店主是個高高大大的中年漢子,面色黝黑,或是長年的爐子煙火給熏的。店鋪不甚大,但生意一直很火暴,有新識的朋友得知我在范市,對燒餅的興趣居然抵得過美女的美文——你們菜場邊上那家燒餅店的燒餅味道那可真叫好!之前我是基本不吃早餐的,偶爾起得早了,也拿個面包餅干的填一下肚子,為了驗證朋友的話,我還特意去現(xiàn)場買剛出爐的燒餅嘗味道,果然是外焦內(nèi)嫩、入口香脆,以后,凡兒子在家,勤快地問我早點吃什么,我總讓他帶個燒餅回來。
春節(jié)后某個清晨,兒子照例給我買了燒餅來,聞著便似不同,吃上一口更覺寡淡無味,問他,說還是原先那家店買的,難不成這么個燒餅也開始偷工減料了?過兩日路過,才發(fā)現(xiàn)店主已經(jīng)易人,爐子也換了個新的,店鋪前偶爾有幾個人光顧,顯得冷清清的,原本排隊等燒餅出爐的熱鬧景象早已一去不回了。
略略有點兒遺憾,一個地方的燒餅時代就這樣結(jié)束。
當(dāng)然,燒餅還是有人在做在賣,只是,不會再有原來的口味。記得有一次我趕一個活動,早早過去買燒餅,好多人在等,店主麻利地和面粉撒蔥花、粘上芝麻入爐烤制,不時用鐵鉗去轉(zhuǎn)動爐子里的餅,神情專注手法嫻熟,我等得急,說看上去可以出爐了呢??吹曛骱呛切χf,還差點兒,別看只是做個燒餅,這火候時間都得掌控好,早出晚出都不行……
是的,早一分出爐,燒餅或是少了酥脆,晚一分則可能烤焦,如同寫一篇文章,情感拿捏字句修飾都得到位,過了顯矯情,反之又流于平淡無味。
傍晚去橫河,朋友問吃過這里的燒餅嗎?遠(yuǎn)近聞名呢。
一元一個,排了十來分鐘的隊,終于吃到了香噴噴的燒餅,確實美味,似乎以前在美食論壇上也看到過有人推薦。只是,現(xiàn)在做出來的這些燒餅,有誰知道什么時候也會突然消失或是變了味呢?
我們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失去,即使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但想起來也會惆悵,因為,伴同那些消失的,還有那樣一段舊時光、一種舊習(xí)慣。
原載于《達(dá)蓬山》2019年冬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