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明
摘 要: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強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契合,語文課程指導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比較常用,在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上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促進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進一步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目標,因此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提倡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下文以小學語文課程的讀寫教學為例,分析科學的教學指導方法,希望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指導方法
引言
作為新課程改革下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讀寫結合在應用中展現出了較高的教學價值,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兩個基本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是一切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寫作教學則是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的方法,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其語文素養(yǎng)水平的體現。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有機結合,旨在響應新課改要求,構建高效課堂,關注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培養(yǎng),落實語文寫作教學和閱讀教學目標。
1.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的教學現狀分析
近年來,盡管新課程改革使得語文教學模式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但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阻礙了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思維。尤其是對于閱讀、寫作教學來說,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單一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或是過分注重文本的記憶與刻板理解,忽略了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將閱讀與寫作視為兩大獨立的教學板塊,不能把握兩者相輔相成的緊密聯系,抑制了讀寫結合教學效果的發(fā)揮。
2.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方法
2.1仿寫訓練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仿寫能夠讓學生對課文內涵有更深刻的認識,仿照課文中的表達手法,有助于針對性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1]。比如,在課文《燕子》的學習中,先是描述燕子的外形特征,且在描述時運用了烏黑光亮、俊俏輕快等形容詞,而在描述燕子尾巴時運用的是比喻手法,將燕子的尾巴比作剪刀。隨后對燕子的飛行特點進行表述,整個描述是生動的、活潑的。在學習完這篇課文后,教師可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方式,隨意選擇一種自己熟悉的小動物進行描寫,描寫的內容要包括小動物的外形特征和運動特點,并在寫作中合理運用比喻手法。通過這樣的仿寫,不僅能讓學生對課文有更好的理解,提高其閱讀能力,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寫作思路,針對性的提升其運用比喻手法的能力,從而提升其寫作水平。
2.2以寫促讀
閱讀教學和寫作訓練之間本來就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讀是寫的基礎,小學生首先需要閱讀學習,然后積累素材和寫作技巧,運用到閱讀教學活動中,在寫作中進行擴展訓練,鞏固閱讀知識,實現讀和寫兩種能力的相互轉化和促進。在閱讀教學活動中,依據小學生的思維特征,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注意促進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效果優(yōu)化,并引導學生積累一定的感性經驗[2]。如在《鳥島》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就結合文章教學內容和核心思想內涵,引導學生學習文章的經典段落,讓學生學習知識內容并進行情感經驗積累,課文描述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文中突出人鳥關系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環(huán)保意識,可以引導孩子體會這種寫作手法和技巧并進行寫作訓練,能夠取得更加有效的效果。
2.3讀后感訓練
讀后感訓練是讀寫結合的直接方式,讀后感就是指學生在閱讀學習或者課后閱讀之后,可以采用寫作的方式記錄自己的讀書感受,或者是文章內容賞析[3]。但是,我們在小學語文閱讀實踐教學中可以發(fā)現,很多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不錯,一旦落實到書面上就相差甚遠,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缺乏寫作鍛煉機會,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學生對于語言的把握能力還不足。因此,教師通過耐心的指導學生進行讀后感訓練,增加學生的寫作經驗、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技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例如,教師在《失物招領》的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寫一篇 200 字的讀后感,讓學生對《失物招領》的總體大意進行簡單地描述,然后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想法進行闡述。
2.4課外拓展讀寫
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當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言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由此可知,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尤為重要。學生只有達到一定的閱讀量,才能拓寬寫作的厚度和寬度。我們要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促進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豐富的課外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激發(fā)學生潛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適應學習型社會的需求[4]。更重要的是,在課堂閱讀的基礎上增加課外閱讀量,可以讓學生通過有效閱讀掌握知識和技能,為寫作積累更多的材料和資源,讓讀真正成為寫的基礎和保障。另外,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在指導學生讀書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多積累名言佳句以及文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好段落,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摘錄,同時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與觀點。如:每天抽出十分鐘對國學經典進行背誦記憶,如成語、弟子規(guī)等。
結束語
綜上所述,閱讀和寫作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突出,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應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可以有效提升學科教學質量,利用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密切關系,能夠發(fā)揮寫作和閱讀教學相促進的作用,促進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本研究重點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用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的有效路徑,以上研究內容和教學觀點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巫秋容.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1):229-231.
[2]魏長瓊.讀出新意寫出樂趣——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 刊(學術刊),2019,22(02):57-58.
[3]馮衛(wèi)峰.讀寫結合,殊途同歸—— 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之我見 [J].小學教學研究,2019,20(02):53-55.
[4]李海姿,張艷麗.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1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