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新時代背景下,勞動能力與素養(yǎng)對于人格生成期的小學生很重要,同時勞動教育對小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影響也更為突出。勞動教育是德智體美教育最肥沃的土壤,小學生可以在合作勞動中學會誠實、信用、互相幫助等品德,體會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快樂滋味,更可以在參與實踐中培養(yǎng)勤儉、奮斗、創(chuàng)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從而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這不僅能夠促進低年級小學生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升,更有助于小學生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關鍵詞:勞動教育;實施路徑;勞動價值;小學教學;低年級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18-0293-01
在低年級小學生的勞動教學實踐中,如何提升小學生的勞動參與意識,如何讓小學生在勞動參與中真正有所收獲,快樂成長,這一直都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小學勞動教育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如何在實踐中將小學勞動教學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如何讓小學生勞動能力與素養(yǎng)從根本上得到提升,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結合低年級小學生勞動能力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結合現階段低年級小學生的勞動能力與勞動意識,我們認為從以下角度入手構建小學低年段勞動教育實施路徑是值得嘗試的。
1.綜合課程,明確勞動教育內容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20年3月20日頒布了《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該意見中明確規(guī)定“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由此可見,現階段的小學勞動教育課并非小學教育階段中“可有可無”的課程,而是關系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必修課”,這也進一步說明教育部門對小學生勞動能力與素養(yǎng)提升的關注度大幅度提升了。“每周不少于1課時”,那么每周的勞動課“上什么?”、“怎么上?”就成為了值得老師們思考的問題。我們認為在勞動教育綜合科的內容設置上,教師要結合學科發(fā)展需求和學生需要制定完善的課堂內容規(guī)劃,盡可能地將生活化的元素融入都小學勞動教育課堂教學之中。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將學生生活中常用工具剪刀、尺子、線繩、吸管等物品提供給學生,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動手制作“滴水器”,讓教室中的綠色植物不會因寒暑假的到來,而枯萎。除了將生活元素融入勞動教學內容以外,做好勞動課程的構建是非常必要的。我校是市教研院勞動教材試驗學校,有教材的支撐,教師就能得到更好的指導,在勞動課程的開展中,能得到更多的靈感和啟發(fā)。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將跨學科知識融入到小學勞動課程之中,以促進學生提升跨學科運用該能力,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將美術、語文、數學以及德育課程中的知識滲透到勞動教學之中。
2.學?;顒樱_展勞動主題教育
提升低年級小學生的勞動能力與素養(yǎng),不僅應該從課堂教學入手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升級,還應該從學校實踐活動入手,給予學生們一個勞動參與的平臺,讓學生在邊學邊做邊成長的過程中,實現勞動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在學校以“尋找最美勞動者的手”為主題開展勞動教育活動,讓學生們在細心觀察與收集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勞動最光榮”的意識,讓學生們把視線聚焦在身邊普通勞動者手上。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分隊”的形式去尋找“最美勞動者的手”,他們可以回家觀察爸爸媽媽的手、爺爺奶奶的手,并將他們刷完、做家務后的手拍攝下來,在班級中進行分享;他們可以走到大街上,邀請環(huán)衛(wèi)工人參與到他們的主題活動中,為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手進行拍照,并對他們辛勤的勞動表示感謝。學校還開展“大手拉小手”的活動,請高年級的哥哥姐姐來到低年級的班級,代領弟弟妹妹們開展校內勞動;他們會一起清掃學校的操場、樓道,低年級的學生也在哥哥姐姐的引導下學會了整理自己的用具等等在這樣的主題實踐中,學生們不僅可以對勞動形成更深刻的認知,還會對每一個參與勞動、辛勤付出的人存在感恩之心,讓感恩教育與勞動教育實現有機統(tǒng)一。
3.家務勞動,促進勞動實踐開展
除了學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中勞動教育也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對于小學低年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很純粹,除了學校就是家里,所以家庭教育對他們的成長也很重要。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讓學生從小做家務、學習各種生活技能,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家長應放手讓學生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積極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同時家長還可以和學生進行手工制作,共同完成勞動相關的任務,在親子勞動中,和學生共同度過美妙的親子時光,促進學生成就感的提升、動手能力的提升、勞動意識的提升。作為勞動課程的指導教師,引導家長與學生共同掌握一定的家務勞動技能是很重要的。借助微課的設計與制作,向家長推薦適合低年段學生掌握的勞動技能。例如學生想在互聯網上播放的硬紙板制作的大恐龍很感興趣,但自己的能力又不足,教師就可以制作關于利用快遞包裝盒來完成“大恐龍”的微課視頻,引導家長與學生一起完成。讓本應該進入垃圾箱的紙殼變廢為寶,成為親子共同完成的“藝術品”。其實家長也是家務勞動的能手,讓家長參與到家務勞動小視頻的制作中更能把勞動育人的理念傳遞給每一位學生。因此,學生們和家長共同制作了不少家務勞動微視頻,并且發(fā)到班級網上與其他同學一起分享自己勞動的成果。
我們認為在新時代的小學勞動教學中,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勞動教學中,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能力與素養(yǎng)的提升,為此本文提出綜合課程,明確勞動教育內容;學?;顒?,開展勞動主題教育;家務勞動,促進勞動實踐開展等教學策略與實施路徑入手開展小學勞動教學。希望本文提出的教學思路與教學觀點能夠對廣大小學勞動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示,共同促進小學勞動教學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為小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提升發(fā)揮出我們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檀傳寶.勞動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認識勞動教育概念的基本內涵與基本特征[J].中國教育學刊,2019(02).
[2] 梁銳.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在教育工作中的意義和作用[J].中國教師,2013(S2).
[3] 李紅蓮.為“勞動育人”織起生活之網[N].中國教育報,201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