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登峰
摘 要:閱讀教學是老師、學生和文本三者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的的過程,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來講,能夠幫助他們學習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獲得知識,發(fā)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那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本文將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以問題為中心,感悟文本;巧用評價與激勵性語言;把畫、唱、演融入課堂教學中;朗讀與說話寫作訓練相結(jié)合幾個方面談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通俗地講,閱讀就是要求能夠讀通文章,閱讀作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有它自身的價值,閱讀可以陶冶情操,讓身心更愉悅,增長個人知識,拓展視野,多讀書還可以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閱讀,喜歡閱讀,終身閱讀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那么,如何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開展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一位德國教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教師傳授本領,而在于教師的激勵、喚醒和鼓舞?!雹倥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通過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感受真實、新奇、有趣的情景,營造比較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情感體驗,享受閱讀帶給他們的樂趣。如在教學《雷雨》一課時,我就為學生創(chuàng)設下雨打雷的真實情景,通過兒歌《夏天的雷雨》導入,讓學生真實的感受雷雨天氣,激發(fā)他們朗讀的興趣。又如,我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以乘上旅游快車去葡萄溝為主線,讓學生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看新疆葡萄溝,去品嘗新疆的葡萄,讓學生有讀課文的興趣。小學一二年級的閱讀,還要在識字的基礎上進行,有的學生識字量較少,閱讀課文比較困難,這時教師就要根據(jù)本班學情恰當運用教學手段開展閱讀教學。比如我在教學《兩只小獅子》和《坐井觀天》這類故事性課文時,通過讓學生看課文朗讀視頻來猜故事導入課文,學生聽得很認真,激發(fā)他們讀課文的興趣。通過看視頻,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初步認識,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給兩只小獅子取好聽的名字。在《坐井觀天》中,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認識“坐井觀天”的意思,再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走進課文,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欲望。
二、以“問題為中心”,感悟文本。
在課堂教學中,有效的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教師有效的運用提問藝術,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品讀文本,感悟文本。
1、以一個主問題貫穿課文。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適時運用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以一個主要問題貫穿課文,有助于幫助學生朗讀課文,深入文中去感悟。如在教學《葡萄溝》一課時,我主要圍繞“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這個問題展開討論,以小組為單位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到依據(jù),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2、抓住課題題眼提問。
課堂導入是貫穿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新穎有效的課堂導入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課堂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抓住課題,直接有效的提問更能引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如,我在教學《我不是最弱小的》《小鹿的玫瑰花》等這些課文時,就可以通過老師設問,學生質(zhì)疑的方式展開教學。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的?帶著你的問題進入課文的學習,引發(fā)學生的閱讀期待。
3、抓住關鍵字詞提問,品味文本。
于永正老師曾經(jīng)說過:“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里?語文教學的味道在哪里?在關鍵的詞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讀里。”②詞語的學習和理解對于閱讀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小學低段語文更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理解關鍵詞語、難懂詞語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惜時間讓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深入地理解。如我在教學《雷雨》一課時,為了充分讓學生理解“垂下來”一詞,通過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此時蜘蛛害怕、著急的心情。在賞析雨后景物“一條彩虹掛在天空”時,我提問“彩虹是怎樣的?”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理解五顏六色的彩虹掛在天空的美景,“掛”字更能體現(xiàn)彩虹的美。在賞析雨后景物“蜘蛛又坐在網(wǎng)上”時,我提問“這時候的蜘蛛又坐在網(wǎng)上干什么呢?”讓學生理解“坐”字,表現(xiàn)出雨后蜘蛛的愉悅和悠閑。
三、巧用評價與激勵性語言。
低段的孩子都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緊緊抓住課堂評價語言,在教學中利用文本的內(nèi)容和課堂的需要進行巧妙的評價,激勵學生賞讀、品析課文,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美妙的語境,讓課堂評價語言發(fā)揮其真正的魅力,讓被評價的學生得到成功的滿足與喜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便能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記得一位老師曾在一次公開課上讓一位小朋友朗讀課文,這位同學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而且有感情。聽完后教師主動走上前去,真誠地說:“你朗讀的真好,聲音真好聽,就像一個小播音員。你能再為我們美美地讀讀課文嗎?說完,聽課的老師和學生都鼓起了熱烈的掌聲。我想這掌聲不僅是送給這位學生的,更是送給這位善于鼓勵評價學生的老師的。教師用自己的真誠和愛打動學生,讓學生享受了語文學習的樂趣。
四、把畫、唱、表演融入到課堂教學中。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于直觀的事物比較感興趣。畫畫、游戲、唱歌、表演都是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的課堂活動形式。教材中的課文形式多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恰當運用這些活動形式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畫風》一文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畫一畫風,通過畫風感受課文內(nèi)容。又如,在教學《兩只小獅子》《坐井觀天》這些課文時,可以讓學生戴頭飾表演課文,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diào)動了起來。記得在教學《王二小》一課時,學生對王二小的英雄事跡了解的較少,我就通過讓學生聽或者唱王二小這首歌來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文中蘊含的情感。
五、朗讀與訓練、說話相結(jié)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在一堂完整的語文教學中,要將朗讀與訓練有效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得到有效的訓練與提高。葉圣陶先生說“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基礎知識和基本訓練都很重要,我們更要重視訓練?!比绻谡Z文課堂上,學生只是一味地探究,一味地朗讀,其聽說讀寫能力不過關,那么語文課程對學生的人文熏陶就無從談起。因此在課堂上,我們要將學生的基礎訓練、說話寫作訓練有效地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真正地積累語言,感悟語言,通過學習,有效的遷移運用語言,這樣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能得到提高,閱讀教學才能算是真正的扎實有效。讀練相互結(jié)合,切實的進行有效的說話與寫作訓練,對于低段學生而言至關重要,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對重點詞語進行理解與品位,設計多樣靈活的訓練。另外,低段學生要注重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說代寫,融口語訓練與寫作訓練為一體。如在教學《坐井觀天》最后一環(huán)節(jié)時,我進行了有效的拓展訓練,青蛙跳出井口后會說些什么?請孩子們續(xù)寫青蛙和小鳥之間的第四次對話。在教學《畫風》一文時,讓學生自己畫風,你會怎樣畫風?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又讓他們的思維得到訓練,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寫作能力。
總之,要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教師要不斷地思考、學習、實踐、總結(jié),這樣才能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教學。只有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究學習的教學才是高效的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第斯多惠.《德國教師教育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
[2]于永正.《語文課堂教學的亮點在哪里》《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年版
[3]羅素.《教育的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