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摘要: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將核心素養(yǎng)教育和傳統(tǒng)英語教學進行有機整合,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僅獲得知識技能的提升,也能夠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本文將主要探討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有效開展核心素養(yǎng)教育,望能通過筆者經驗分享為廣大一線小學英語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策略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小學階段,教師要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yè)知識基礎,并運用有效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抓住小學這一個體塑造的黃金時期,更好地面對后續(xù)階段的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融入核心素養(yǎng)教育能夠讓學生獲得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在道德情操、社會責任感等層面形成正向的促進。
一、加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性
英語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這四個方面。在當代信息社會中這四個方面作為語言學習的關鍵要求,對于個體的能力塑造來說至關重要,核心素養(yǎng)教育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占據主要地位,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fā)展,響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小學英語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站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不能僅僅將升學率作為開展教學的唯一目標,而是要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打開知識面,提高英語運用能力,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二、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相關策略
1.將英語核心素養(yǎng)融入教學,樹立素質教育相關理念
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小學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認識到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地位,并將之和傳統(tǒng)英語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老師講課,個性培養(yǎng)往往被忽略,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將核心素養(yǎng)所涉及的四個關鍵方面和日常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知識,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獲得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和生活進行主動的聯系[1]。一些教師對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理解不夠深入,僅僅將之認同為減負,實際上核心素養(yǎng)教育和減負并不沖突,但是并不僅僅意味著學習任務的減輕,教師要從側面了解到學生的學習薄弱處以及學習需求,將之和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幾個方面進行結合,并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讓學生能夠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英語文化的熏陶以及養(yǎng)成。例如,當教師在教學國外的相關文化時,可以讓學生將英語文化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地區(qū)文化的區(qū)別在于風土人情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不同,從而教給學生如何學會思路的轉換,在與他人相處時要考慮到不同的文化背景,讓學生不僅能夠獲得知識性的提升,也能夠了解到外語實際上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需要我們進行全方面的了解。
2.運用故事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屬于小學階段個體的認知特性,實際上,小學生對于故事性的內容興趣更高,而且理解力也會更強,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思考,此時,教師運用故事的形式,能夠幫助學生塑造思維,吸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對于故事的引用,教師可以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學習需求結合在一起,例如當教師在教學英文小故事時可以讓學生也分享自己讀過哪些感興趣的內容,處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個體可能對于一些和小動物相關的故事會很感興趣,教師可以讓其將自己所知道的動物名稱分享出來,學生會有一些不懂之處,學生此時也會進行主動的學習和分享,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其有更多表達自己思想的機會,讓學生將這些認知用英語的形式說出來,高年級學生教師則可以更偏重于學生在進行表達時的規(guī)范性[3]??偠灾\用故事開展英語教學的方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對于課堂氛圍的構造來說,也能夠起到正向的推動作用,學生在演繹故事、陳述自己觀點的過程中,自我表現能力也會獲得提升,對于所學習到的英語單詞以及句型印象也會更加的深刻。
3.通過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為了有效實現小學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目的,教師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課外教學的有效引導,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打破課堂學習的局限性,將更多注意力放置在開闊眼界層面上,如果教師和學生都緊緊盯住分數不放的話,則會注定小學英語教學只會被束縛。在課堂實踐中只有教師打開思維帶動學生聯動課下共同完成英語閱讀,才能夠讓學生的知識范圍不斷擴大。在這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觀看英文電影或者閱讀英文繪本的方法,增加學生的知識量以及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其中在播放英文電影的時候,教師會有很多的情景進行深入。例如播放《獅子王》,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了解英文的基本行為方式和措辭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父母的愛以及朋友的幫助對于個體的重要性,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同時,這種課外學習的方法也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推動小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有效路徑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開展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育,需要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有足夠的認知,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通過構建有效的英語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中,發(fā)現英語的樂趣所在,并運用英語打開學習的視野。獲得語言能力以及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同樣要重視課外時間的運用,聯動課上和課下,共同促進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對英語知識能夠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并嘗試將之運用在生活的過程中,這樣才能夠綜合促進學生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梅.小學英語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英語廣場,2016(7):161-162.
[2]浦曉懿.關注閱讀能力,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華夏教師,2017(12):41-42.
[3]路向飛.打造優(yōu)質教學,培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淺析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學[J].學周刊,2018(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