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森
摘 要: 在社會發(fā)展下,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道路橋梁的要求不斷提高。為滿足橋梁上部結構的穩(wěn)定性要求,建設中常設置樁基和承臺結構,基于合理的質量控制措施,為全橋施工質量提供保障。對此,本文結合工程實例,以橋墩樁基和承臺兩部分為研究對象,探討其施工技術,明確其工藝要點,以期給類似工程施工提供參考。
關鍵詞: 公路橋梁;主橋橋墩;樁基;承臺;施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U44 ? ? 【文獻標識碼】B ? ? 【文章編號】1674-3733(2020)07-0081-01
1 地質構造
從樁基施工、承臺施工兩方面,對公路橋梁主橋橋墩樁基及承臺工程的施工技術應用要點進行研究,實踐客戶,在橋墩與橋臺項目建設中,合理的控制工藝以及做好施工控制,能夠提升整體項目的質量,對促進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有積極作用。
2 公路橋梁橋墩樁基施工技術
2.1 沖擊成孔
成孔技術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受地質結構的制約。綜合考慮此次項目的施工環(huán)境,最終選擇的成孔技術以小沖程為主。以下是其主要工序:(1)鉆進前,施工人員需首先進行灌注,灌注完成后,再進行造漿。造漿時,施工人員利用沖擊錐以較小的沖程重復進行沖擊,直至造漿成功。鉆進過程中,為確保沖擊錐運行平穩(wěn),施工人員應優(yōu)先選擇0.9%m沖程。為了保護護筒和孔壁,施工人員還需在轉向裝置的作用下做好控制工作。在鉆進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出現(xiàn)卡鉆和倒錘等現(xiàn)象,為避免這種現(xiàn)象產(chǎn)生,施工人員應控制鉆孔形狀,保持圓形。(2)施工中的放繩與地層情況有很大聯(lián)系,松軟地層放繩較長,緊密地層則要更短一些。(3)鉆進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定期對地質結構及部分軟土層進行檢查。施工人員可調整鉆機對縮孔、彎孔等情況進行修復。鉆孔完成后,監(jiān)理人還需對其進行檢測,合格后方可提出鉆具,進行清理。
2.2 處理復雜地質的注意要點
(1)破碎帶的施工要以70mm為直徑,采用地質鉆機進行鉆孔,要將鉆孔的深度要比樁基的深度大3m。每樁都要以三角形的布置設立3個注漿孔。(2)若發(fā)育的溶洞等其他的地質結構中也有樁位,則需要合理調節(jié)注漿孔的位置,具體的處理有避開溶洞、使注漿孔深入溶洞或與溶洞錯開等方式。(3)以水玻璃水泥漿作為注漿液,注漿作業(yè)中可使用滲透、擠密或劈裂等方式對底部的松散巖層進行固化,在填充溶溝的流沙時,水泥的特性會對周邊松散的地址有固化的作用。該工程以上述方式成功實現(xiàn)了對巖層的加固,鉆孔漏漿以及串孔等問題的發(fā)生幾率被極大地降低。
2.3 鋼筋及冷卻水管施工
(1)鋼筋的制作、綁扎與固定在后場展開所有承臺鋼筋的制造,得到半成品后直接轉至現(xiàn)場做進一步綁扎。利用直螺紋接頭實現(xiàn)對承臺主筋的連接,其余區(qū)域遵循既定規(guī)范綁扎或搭接??紤]到工程對鋼筋需求量比較大,且鋼筋網(wǎng)格與層次較為豐富的特點,為確保鋼筋與混凝土施工質量,需使用架立筋以達到支撐逐層鋼筋網(wǎng)片的效果,施工中遵循上下網(wǎng)格對齊原則,嚴格控制各保護層厚度。(2)冷卻水管制作與安裝工程所用承臺為大體積混凝土形式,此類材料易因水化熱現(xiàn)象而大幅提升混凝土內部溫度,若未采取有效措施處理該問題,將加劇混凝土開裂,導致裂縫的產(chǎn)生[4]。為有效降低混凝土內部溫度,需展開溫控計算,有必要在承臺混凝土內增設冷卻水管以及傳感元件,將實際數(shù)據(jù)傳導至終端設備,有助于工程人員分析,采取針對性措施降低承臺內部溫度。
2.4 反循環(huán)鉆孔工藝
本環(huán)節(jié)中,挖孔直徑控制在1m內,并輔以可靠的成樁工藝。樁基的承載力是重點追求目標,為給上部結構提供支持,適當加大樁深,主墩樁長50~70m,具體視現(xiàn)場情況靈活調整。引入鉆孔成樁工藝,鉆進成孔并灌漿。橋墩和臺帽兩部分結構施工中,為與現(xiàn)場施工條件相適應,搭建了底模支架。于橋臺處完成橋梁臺帽部分的回填作業(yè),在滿足設計標高要求后,現(xiàn)場使用適量小石子砼,在其作用下實現(xiàn)找平,并將此部分作為臺帽底模,無誤后再依次完成鋼筋的綁扎并施工蓋梁。
3 公路橋梁承臺施工技術
3.1 砼工程
以承臺澆筑施工用量要求為依據(jù),結合拌和站生產(chǎn)能力,由此確定合適施工方案,單個承臺施工所用混合料若未超過200m3,此時無需分多次施工,遵循的是一次澆筑成型的原則。罐車將生產(chǎn)所得的砼轉移到澆筑現(xiàn)場,利用預先設置好的溜槽使其入模。施工中各層澆筑厚度盡可能保持均勻,且要在30cm內。振搗是提高混凝土密實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現(xiàn)場選擇的是FRZ-50型插入式振搗棒,操作中各振搗點間距維持在50cm。施工人員控制好振搗棒的位置,其深入下層砼的部分應達到10cm,每一次振搗都要做到快插慢拔,且本層砼振搗作業(yè)必須在下層砼尚未達到初凝狀態(tài)時完成。承臺頂、底部較為特殊,其鋼筋分布較為密集,為確保振搗質量同時又不影響該鋼筋,工作半徑設為30cm,并按照此方法完成墩身預埋段施工。
3.2 基坑開挖
開挖作業(yè)之前務必確保樁基的基礎施工達到應有的質量要求才能進行放樣測量,測量結束后可采用設備結合人工的開挖方式進行作業(yè)。(1)放樣測量勘察的結果和該地區(qū)施工條件顯示,坑壁的坡度比為一比零點五;坑基的開挖線要依照其深度和坡度比進行設置,承臺開挖的尺寸放樣也要以該比例為參照,同時還要再放大一米。(2)降水系統(tǒng)設置降水系統(tǒng)的設置與該工程距河道較近一側的真實狀況相吻合,基礎承臺部分所采用的都為井點降水。依據(jù)當?shù)胤圪|黏土和含水層的厚度、地下水的滲透系數(shù)和水位等相關參考數(shù)據(jù),井點管的管徑選擇了50cm,其長度設計成6m,以承臺為中心進行降水系統(tǒng)的建設。降水系統(tǒng)因該工程坑基寬比較小,可在設計時合理的適當簡化。(3)坑基在挖掘時的注意要點坑基的開挖作業(yè)要以放樣邊線和測量結果為基礎,挖掘設備與人力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挖掘。
3.3 護筒埋設
選取施工周邊區(qū)域并設置臨時水準點,安排技術人員精確測定鉆孔樁樁位,在此基礎上通過搭設方木的方式加以標識,為尋找到樁體中心,可在樁位周邊區(qū)域增設4個木樁,各自連線所得交點對應的即是樁體中心,以此為基礎微調護筒。以鋼制孔口護筒為宜,壁厚4~8mm。嚴格控制護筒與樁結構位置,二者中心產(chǎn)生的偏差需在50mm內。
參考文獻
[1] 趙旭峰.公路橋梁主橋橋墩樁基及承臺工程的施工技術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