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富
【摘 要】目的:探究鎖骨骨折患者采取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應用效果。方法:研究時段2018年02月至2020年02月,以80例鎖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樣法將這80例鎖骨骨折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n=40例,盲探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觀察組(n=40例,采取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對比2組的鎖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結果:觀察組鎖骨骨折患者的麻醉阻滯時間、麻醉完成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性對比:P<0.05;而且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比較:P<0.05。結論: 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效果顯著,能夠明顯提高患者麻醉效果,縮短患者麻醉時間,減少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關鍵詞】鎖骨骨折;超聲引導;神經阻滯麻醉;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136-01
鎖骨骨折屬于骨科常見病,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疾病主要是通過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手術治療后能夠幫助患者恢復關節(jié)運功功能,并且不會使其運動產生受限。但是在手術過程中,麻醉方式的不同的會對患者治療效果產生一定影響[1-2]。傳統(tǒng)的臂叢神經阻滯麻醉主要依賴臨床醫(yī)師的臨床經驗和手法,其治療效果往往存在個體差異性,麻醉效果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3]。隨著研究不斷深入,有調查結果顯示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對鎖骨骨折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而且相較于傳統(tǒng)麻醉方式,效果更加令人滿意。為此在本次研究中,對本院鎖骨骨折患者進行研究,探討超聲引導神經阻滯麻醉應用效果,以下是詳細
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與方法
納入本科室(2018年02月—2020年02月)接收的鎖骨骨折患者(n=80)展開研究,按照隨機抽樣法將80例鎖骨骨折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即每組40例樣本。80例鎖骨骨折患者均知曉并同意參與本次研究。
對照組:男(n=23例)、女(n=17例);年齡范圍18~53歲,平均:45.2±3.2歲;
觀察組:男(n=22例)、女(n=18例);年齡范圍20~57歲,平均:45.7±3.4歲;
對2組鎖骨骨折患者的基本資料統(tǒng)計進行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盲探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觀察組: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給予咪達唑侖0.1mg/kg;選擇25~50mm刺激針。選擇SonolineG60s便攜式彩色超聲儀,B.Braum神經刺激器,設置5~10MHz,25MM線陣探頭。對阻滯部位進行消毒、鋪巾,將探頭置入無菌封套中,觀察探頭長軸與動脈走向垂直橫斷面,了解神經及動脈情況,沿著超聲束方向和探頭長軸垂直處進針,觀察針移動情況。當觀察到神經處時,立即打開神經刺激器,注入0.5%羅哌卡因30ml[4]。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鎖骨骨折患者麻醉阻滯起效時間、麻醉完成時間、運動阻滯起效時間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統(tǒng)計學
SPSS22.0,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以“x2”檢驗;2組有效資料,以P<0.05認定有統(tǒng)計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2組鎖骨骨折患者麻醉情況 ? 觀察組鎖骨骨折患者麻醉阻滯時間、麻醉完成時間、運動阻滯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P<0.05(詳細見表1)。
2.2比較2組鎖骨骨折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 ?觀察鎖骨骨折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P<0.05(詳細見表2)。
3 討論
鎖骨骨折患者往往需要借助手術治療以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但是手術治療中不同的麻醉方式會對患者產生不同影響。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是通過超聲引導完成麻醉,隨著超聲技術不斷完善進步,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已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能夠利用超聲明確神經、血管走向,并且可以實時呈現(xiàn)圖像,定位神經,減少誤差發(fā)生,同時由于該技術可以探明患者神經詳細情況以及周圍組織情況,相當于麻醉醫(yī)師在直視下展開操作,通過及時調整穿刺部位,減少盲目穿刺引起創(chuàng)傷。傳統(tǒng)的穿刺方式往往不能做到上述情況,所以導致無法保證麻醉阻滯效果,而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則能夠保證形成藥液對神經包裹,確保麻醉效果[5。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能夠縮短患者麻醉阻滯時間、促進麻醉盡快完成,并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觀察組患者各項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由上所述,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麻醉可以減少盲目穿刺刺激,能夠觀察到麻醉藥物局部擴散,使得麻醉劑量更加準確,從而能夠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岳巍,張瑛.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在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中的麻醉效果觀察[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9,33(1):106-108.
[2] 麥耀海,莫平,彭為平.超聲頸淺叢肌間溝臂叢麻醉于鎖骨骨折術的觀察[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18,23(5):481-482.
[3] 鄒吉賀,周錦.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在鎖骨骨折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8,24(5):82-83.
[4] 韓鋒,黃國順.超聲引導下阻滯麻醉及鎖骨骨折手術80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yī)學影像雜志,2017,18(6):545-547.
[5] 李俊,聶瑞霞,文立紅,吳濟宇.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用于鎖骨骨折內固定手術的臨床觀察[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5,7(30):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