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成
摘要:STEM理念是當今基礎教育的主要發(fā)展趨勢之一,目前西北農村小學STEM活動往往是枯燥無味的“滿堂灌”。如何讓學生愿意動手,讓學生自主操作以及如何加強動手能力,是教師要面臨的問題。作者為西北地區(qū)農村小學STEM活動提供教學經驗,旨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三個尺度;農村;小學;STEM活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教育方面為了應對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了原有的方式,變得更加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與操作能力,讓學生能夠去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這與STEM教育理念相符合。
一、抓住“趣味性”,設計孩子們喜歡的STEM活動
STEM活動主題選擇要有科技感,抓住學生對科技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敏感性,提高學生活動參與率,達成學生“愛玩”之目的。在西北農村小學的教育課程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帶領學生一起來做游戲。教師就可以學習STEM教育理念的做法,讓學生共同開展一些科學性的游戲。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也能提高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在學生科學區(qū)角活動中帶領他們做與科學有關的游戲。就是可以讓有疑問的學生提出一些身邊遇見的問題,或者見到的某些奇特現(xiàn)象,然后讓全班同學解答。大家一起來探討它的原理,以及通過分析和探討得出結論。這樣可以讓更多的學生關注身邊的各種事物,養(yǎng)成熱愛生活,熱愛觀察的好習慣,也有利于他們后期的語文寫作等。也可以玩問題接龍的游戲,如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有的地方在下雨?有的地方卻天氣晴朗呢?烏云是怎樣形成的呢?云朵為什么會移動呢?這種類似而又相互關聯(lián)的問題可以引發(fā)學生深思,并且形成一種思維系統(tǒng),這樣的思維習慣就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性的思維。
二、把握STEM活動難易度,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STEM活動主題選擇要可操作性強,保證學生能夠根據實證靈活、批判地思考,完成操作和分析,以改進作品,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成功率,達成學生“會玩”之目的。在小學科學的學習任務中,由于科學知識大多都比較抽象且不具體,導致了學生無法將科學知識和實際情況連接在一起,對科學知識理解變得很困難,我們要把握難易程度。例如,我們利用運輸乒乓球的游戲讓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理解,首先準備好一張桌子,和幾個裝有乒乓球的罐頭。接著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一組進行乒乓球比賽。在比賽開始的時候,教師讓每人都將瓶子倒著放,然后手拿倒著的罐子將乒乓球運到終點,看看哪個小組運得最快。在進行激烈角逐之后,學生能夠明白,將乒乓球沿著罐子內部旋轉,就能產生離心力。讓原本倒著的罐子也能運著乒乓球到達終點。在科學的課堂上運用一些簡單的游戲,能夠讓學生激發(fā)對科學的興趣,提高科學的知識。
三、保證STEM活動過程完整性和結論準確性
STEM活動主題的確定,要保證活動的跨學科理論系統(tǒng),設計實踐,數據分析,實證改進,結論反思。系統(tǒng)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達成學生“玩好”之目的。
(一)第一階段:設想階段
在開展研究之前,應當要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之中,于是我提出了兩個問題,讓學生對蘿卜搭高塔這一活動進行思考與討論。
1.穩(wěn)定性更強?搭建什么形狀的高塔才不易倒塌呢?2.如果蘿卜的制作有一些不同,那么在搭高塔的過程會有一些什么樣的影響呢? 之后開始鼓勵學生相互討論,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想。有的同學認為要搭建方形的蘿卜塔,這樣才能夠更加堅固,不容易倒塌;有的同學認為埃及金字塔非常穩(wěn)定,所以要搭建成那個樣子的形狀。有的學生站起來說,如果蘿}、的個頭較大,可以用一些大塊的形狀來搭高塔,這樣比較結實;還有的同學持相反的意見,認為蘿卜塊小一些,才能夠更加穩(wěn)固。
(二)第二階段:實踐階段
實踐階段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在蘿卜搭塔的過程之中,研究會出現(xiàn)怎樣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在這個活動之中,針對學生在上面之前提出的4種想法進行探討,并將學生分為5個實驗小組。a組利用方形的蘿卜來搭塔'b組利用三角形的蘿卜來搭塔,兩組相互對照進行比較。c小組利用大小一樣的大蘿卜塊兒來搭建高塔,d小組利用大小一樣的小蘿卜塊兒來搭建,兩者相互對比。另外還多設置了一組,e小組,在搭建的過程中有不同大小的蘿卜塊,搭建金字塔形狀的高塔,在下面利用大的蘿卜塊來構建基層,在高的地方利用小的蘿卜塊,根據大小來一層一層地搭建。通過這樣的活動小組進行實驗對照,能夠驗證之前的猜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真切感受到實驗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上述活動中,主要保證了該活動的過程完整性和結論準確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動手習慣,學生彼此在探究活動中,可以找尋更好的研究方式,提出假設并驗證假設,獲得更多的知識。
四、結語
總而言之,STEM理念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教師要通過實踐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了解到科學的知識,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和科學素養(yǎng)。在小學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善于利用STEM理念設計,孩子們喜歡的趣味性,STEM活動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堅持因材施教理念,把握STEM活動的難易程度,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設計完整的STEM的活動過程,保證其完整性和結論的準確性。當然我在本論文的研究過程中,由于時間和精力不足,導致論文研究有一些欠缺之處,希望廣大教育同仁加以斧正,在
未來的研究中我會不斷優(yōu)化本課題內容,提出更多關于STEM活動的見解和理念,促進該方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林燕.任務驅動式小學Scratch教學活動設計——以《酷跑障礙賽》一課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20).
[2]劉春燕.STEM教育下小學科技探究活動設計策略——以“手工香皂的秘密”探究活動為例卟現(xiàn)代教育,2019(8).
[3]吳歡,鄭丹,江贅.基于設計的小學STEM項目——以“建設我們的校園氣象站”項目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0(21).
[4]吳秋影,高翔.小學科學高年段STEM案例的開發(fā)與實踐策略——以《獨家迷你廣告牌》為例卟教育與裝備研究,2020(1).
(責編 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