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骨科醫(yī)院 (遼寧 沈陽 110044)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負壓封閉引流在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沈陽市骨科醫(yī)院收治的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通過信封隨機化分組模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患者行基礎處理,觀察組患者行負壓封閉引流處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及相關臨床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0.63%,顯著高于對照組(68.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相關臨床指標(骨折愈合時間、VAS分值、疼痛持續(xù)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負壓封閉引流應用于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中,其臨床效果顯著,有利于促進患者骨折愈合。
作為骨科系統(tǒng)的多發(fā)病癥,臨床對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常采用常規(guī)方法處理,如用藥,休息,復位等,但是效果較差,當前臨床對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多采用負壓封閉引流處理,取得了不錯的效果[1]。因此文章將本院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收治的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64例納入研究中,評定負壓封閉引流術的臨床效果。
選擇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沈陽市骨科醫(yī)院收治的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64例為研究對象,通過信封隨機化分組模式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17:15,年齡13~72歲,平均(45.22±2.3)歲,受傷原因:高空墜落23例,重物砸傷9例,受傷到入院時間在60min~30d;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9:13,年齡14~74歲,平均(45.20±2.5)歲,受傷原因:高空墜落25例,重物砸傷7例,受傷到入院時間在58min~31d,基線資料對比,采用SPSS17.0軟件核算,組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經過臨床影像學診斷為開放性脛腓骨骨折[2];②患者和家屬對本次研究認可,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閉合性脛腓骨骨折;②手術禁忌;③高血壓;④心臟病。
對照組行基礎用藥和健康指導,觀察組采用負壓封閉引流術,具體措施如下:①準備材料,選取高分子聚合材料聚乙烯醇合成的醫(yī)用泡沫敷料,作為創(chuàng)面或者創(chuàng)腔封閉主體,厚度在0.8mm,內部密布相連,直徑0.3~0.8mm微孔,內放置1~2根14號多側孔硬質硅膠引流管,長度在30~50cm;選取生物透性薄膜,放置在密封袋內保存。②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處理,首先予以清創(chuàng),將失活和污染嚴重的小碎骨片以及軟組織進行切除,沒有游離的大塊碎骨片保留軟組織避免骨片血運被破壞,同時污染的游離大塊碎骨片清洗后應用0.5%碘伏泡制10min放在原位。因受傷時間久,合并存在炎性骨痂,清創(chuàng)過程中需要對炎性骨痂清除而后對骨折段端復位,采取外固定架固定處理。最后依據(jù)創(chuàng)面的大小以及形狀進行裁剪泡沫敷料對創(chuàng)面接觸。距離創(chuàng)面的2~3cm皮膚維持將引流管引出,引流管周圍和皮膚進行縫合處理,生物透性薄膜和引流管密封,引流管連接中心負壓進行吸引,在1周后拆除。
記錄臨床總有效率:有效判定為患者術后恢復無明顯痛感,無并發(fā)癥,術后各項指標正常;改善為患者術后存在一定痛感,術后指標穩(wěn)定;無效判定為無任何改善。記錄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疼痛持續(xù)時間。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3](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記錄疼痛程度,分數(shù)越低,疼痛感越輕。
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軟件記錄64例患者數(shù)據(jù),兩組治療有效率對比用%形式處理,行χ2檢驗;手術各項指標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兩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90.63%)顯著高于對照組(68.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對比(n=32,n/%)
觀察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VAS分值以及疼痛持續(xù)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n=32,±s)
表2. 兩組患者相關臨床指標對比(n=32,±s)
組別 骨折愈合時間(min)VAS(分) 疼痛持續(xù)(d)住院時間(d)觀察組 5.4±2.5 5.13±0.81 4.40±1.02 7.09±1.98 images/BZ_136_1287_520_2302_677.png
脛腓骨骨折多由于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多見為壓砸、沖撞、打擊致傷,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手術后感染概率極大,這一結果產生的原因為:創(chuàng)傷過程中局部皮膚破損導致骨折位置挫裂受傷,未能在早期完全清創(chuàng);另外創(chuàng)傷對局部軟組織血供產生損害,導致軟組織抵抗感染的能力減?。豢股貞貌缓侠?,沒有在手術中和手術后進行抗生素支持治療[4,5]。
封閉負壓引流本身是對常規(guī)外科引流的變革,在臨床中對各種類型的感染均有顯著的療效,VSD本身具有極強的塑形效果,同時不會對人體產生刺激性[6,7]。本次研究證實,觀察組總有效率90.63%高于對照組68.75%,兩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5.4±2.5)min、VAS分值(5.13±0.81)分以及疼痛持續(xù)時間(4.40±1.02)d和住院時間(7.09±1.98)d均優(yōu)于對照組(7.7±3.4)min、(7.10±0.35)分、(5.69±1.15)d、(8.25±1.58)d,組間比較具有差異性(P<0.05)。通過上述數(shù)據(jù)證實,通過負壓封閉引流術的應用,利于對創(chuàng)面的觀察記錄,同時大幅度降低了抗生素的應用,有利于住院時間的縮短,骨折愈合時間的縮短[8]。
上述結論證實,負壓封閉引流手術應用于開放性脛腓骨骨折中,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得以提升,同時臨床指標得到改善,患者的疼痛度也有所減弱,這對于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