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彬
【摘 要】:目的: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術在困難氣道處理中的應用。方法:研究時間段選為2018.01至2019.01,探究對象選擇預計為困難氣道擬在全麻下手術的患者,統(tǒng)計25例,所有患者均行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術。觀察患者在氣管插管期間的MAP、HR以及SpO2、插管成功率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結果: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成功率可達100%,且患者在術后并無不良反應發(fā)生。結論:對預計為困難氣道行全麻患者采用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成功率較高,術后出現的并發(fā)癥較少,效果顯著,值得借鑒。
【關鍵詞】:預計為困難氣道行全麻患者;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R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7-21--02
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術在臨床當中占據著一定的優(yōu)勢,在提升插管成功率的同時,能夠有效地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尤其在困難氣道患者處理當中發(fā)揮的意義重大?;诖耍狙芯窟x取我院預計為困難氣道擬在全麻下手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實施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術,旨在探討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在困難氣道患者當中的運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段選為2018.01至2019.01,探究對象選擇預計為困難氣道擬在全麻下手術的患者,統(tǒng)計25例,所有患者均行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術。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術前評估均符合氣管插管的條件,患者的依從性較高,無排斥反應。患者以及家屬均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存有手術禁忌癥的患者;合并心理及精神性病癥;患者的機體功能不健全、凝血功能障礙、聽力障礙以及存有鼻竇炎病史的患者。在這25例患者當中,男女患者的比例為14:11,年齡上限為70歲,年齡下限為23歲,均齡(48.23±15.63)歲。
1.2 方法
插管前準備工作:做好患者的禁食禁飲工作,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30分鐘,注射阿托品,入室建立靜脈通道,并運用監(jiān)護儀做好患者的血壓、心率以及脈搏等項目的檢查工作。對患者的腦電雙頻譜指數進行監(jiān)測,選擇患者較為通暢的一側鼻腔,選用丁卡因在鼻孔以及鼻咽部表面麻醉,用棉簽蘸取呋麻滴鼻液涂抹至鼻腔,促進鼻甲粘膜血管收縮。在環(huán)甲膜穿刺成功后,給予氣道利多卡因[1]。在患者面罩吸氧的情況下,靜脈泵入用用生理鹽水稀釋的右美托咪定,輸入完畢后,在患者自主呼吸的情況下進行光棒引導經鼻清醒氣管插管術,金標準為PETCO2,波形正常,且數值達到2KPa。在進行插管前,使用無菌石蠟油潤滑保管和光棒,將曲度調整一致,將光棒置入氣管導管,對齊兩端[2]。在插管期間,固定患者頭部,使其盡量后仰,順著鼻腔推進氣管導管,在環(huán)甲膜位置看到光亮后,持續(xù)推進,直到亮點變?yōu)殚L光束,導管到位后,取出光棒。查看患者的PETCO2波形,確認位置后連接麻醉機。術中對患者持續(xù)麻醉,對于患者靜脈注射異丙酚,靜脈泵入瑞芬太尼,并間斷追加麻醉藥物。術畢,在患者自主呼吸恢復后,靜脈注射新斯的明和阿托品,達到拔管指針狀態(tài)時,去除氣管導管[3]。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不同時間段的MAP、HR以及SpO2,從記錄入手術室后(T0)、插管前即刻(T1)、光棒尋及聲門即刻(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即刻(T4)、插管后3min(T5)進行分析[4]。分析患者的插管成功率;通過觀察患者術后有無咽喉不適、疼痛、聲音嘶啞的癥狀分析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數據MAP、HR以及SpO2為計量資料,用t檢驗、平方差表示,插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為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用(n/%)表示,數據處理時選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20.0,檢驗結果以P值表示,P<0.05則表示數據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MAP、HR以及SpO2,詳細情況見表一。
2.2 插管成功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的概率
臨床數據統(tǒng)計可得,在25例患者當中,插管成功率可達100%,而且患者術后并無不良反應發(fā)生。
3 討論
在臨床當中,氣管插管是是確保實施手術安全、進行麻醉的重要前提。對于困難氣道如缺乏必要性準備引發(fā)不良后果的概率較大,因此,術前氣道評估工作就顯得十分重要。在以往對困難氣道處理過程當中,采用的盲插以及經環(huán)甲膜穿刺逆行插管都會對患者帶來一定的損傷,而且時間較長,失敗率較高。在光棒引導下清醒氣管插管,整個操作流程簡單,使用的醫(yī)療設備較為廣泛,而且在運用期間,不會受到分泌物的影響。能夠保留患者自主呼吸,對患者帶來的損傷較小,安全性較高。在本研究當中,所有患者均插管成功,成功率可達100%,而且在患者實施插管后,并無出現不良反應[5]。
綜上所述,對預計為困難氣道行全麻患者采用光棒引導清醒氣管插管術,操作流程簡單,成功率高,對患者帶來的損傷較小,安全性較高,可行性較強,值得臨床借鑒。
參考文獻
[1] 王雄,劉偉.達克羅寧膠漿在困難氣道纖維支氣管鏡引導下經鼻清醒氣管插管中的應用[J].安徽醫(yī)藥,2018,22(5):968-970.
[2] 葉允榮,楊明華,陳俊恒.舌牽引輔助下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氣管插管在困難氣道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8,24(20):3117-3119.
[3] 鄧信林,黃建成,蔡鐵良,等.3.5毫米超細纖維支氣管鏡在小兒困難氣道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2018,41(1):42-45.
[4] 武翔,鄭晶晶,范紅娜,等.低年資醫(yī)生應用可視喉鏡行氣管插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9,29(13):88-93.
[5] 董媛媛,蔣明,錢邦平,等.強直性脊柱炎困難氣道患者光棒插管失敗因素分析[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8,39(1):6-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