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體系中,英語學習對發(fā)展學生的綜合素質有積極作用。在教學課堂上,英語教師通過對繪本故事的靈活選用,可以幫助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知識,并對英語學科產(chǎn)生更為直觀的認識,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繪本故事;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5-0159-02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課堂上,利用繪本故事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很好地改善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不僅能有效提高英語教學效率,同時也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有趣、高效。在英語教師開展教學之前,也需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繪本故事的內(nèi)容等相關信息,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礎。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英語是掌握另一門語言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深入貫徹以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進而更好地強化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yǎng)。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繪本故事的意義
眾所周知,小學英語屬于小學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一分子。在我國國家化交流不斷深入的社會形勢下,英語也越發(fā)受到教育工作者、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而就現(xiàn)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很難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普遍存在興趣不足、能力不強等問題,導致小學英語的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提升。而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將繪本故事引入課堂教學中后,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有效激發(fā)。繪本故事的引人,可以幫助學生主動進行閱讀,在閱讀中掌握單元中的單詞、詞組及語句等知識點。不僅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具趣味性,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在故事化閱讀課堂中,也有利于學生豐富情感的培養(yǎng),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綜合水平。
二、繪本故事的基本特征及選擇方式
(一)英語繪本故事的基本特征
英語繪本故事中蘊含豐富的英語詞匯、圖片等內(nèi)容,具有較強的直觀性。通過英語單詞與圖畫的相互結合,可以為學生展示文章具體內(nèi)容。而在學生閱讀繪本故事時,也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故事的直觀性,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多姿多彩的圖畫內(nèi)容,讓學生不由自主地主動完成學習。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低,英語繪本故事的內(nèi)容也具有生活性的特征。簡單來說,繪本故事也是對生活內(nèi)容進行總結的一種方式,與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存在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在閱讀繪本故事時,很容易就可以理解其中的內(nèi)容,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同時,英語繪本故事也具有故事性較強的特征。故事類文本的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內(nèi)容。促使學生在主動閱讀中產(chǎn)生學習興趣,進而為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英語繪本故事的選擇方式
在英語繪本故事的具體應用過程中,也需采取適當正確的方式,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繪本故事的優(yōu)勢。在為學生選取繪本故事時,首先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選取相對應的繪本故事。中等難度的英語繪本故事內(nèi)容,更便于學生的后續(xù)理解。在學生不斷深入的閱讀中,可以升華自身的感情,與繪本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故事的運用策略分析
(一)利用繪本故事渲染英語課堂上的氛圍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其中的關鍵。而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教師也需重視學生思維延伸能力、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在繪本故事與英語教學相結合的今天,教師需要善于使用英語故事渲染英語課堂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例如,以Unit2《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的教學活動為例,主要引導學生掌握bike、bus、plane、ship等單詞,并可以在流利朗讀故事后把握故事內(nèi)容。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從繪本故事的內(nèi)容出發(fā),引導學生主動分析、探究故事的相關情節(jié)。教師從單元內(nèi)容出發(fā),選擇與情境相符的繪本故事,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加深對單元知識的理解。以“come to school””為主題,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學習。符合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繪本故事,也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產(chǎn)生快樂,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二)利用繪本故事提升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通過繪本故事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強化學生的創(chuàng)造、探究及合作能力。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學生不僅要掌握學科的相關知識,同時也需養(yǎng)成較好的學習能力。小學教育是啟蒙性、基礎性的教育,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在課堂上引入繪本故事開展教學活動,可以結合繪本故事中故事性較強的特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實現(xiàn)自主性、合作性的故事續(xù)接,在故事編寫中強化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以Unit4《Seeing the doctor)》的教學活動為例,主要引導學生能學唱簡單的英語兒童歌曲,并在角色表演中理解一些簡.單的小故事。在本單元中,新單詞主要圍繞看病展開,章節(jié)內(nèi)容也是醫(yī)生與病人的對話。教師可以選取與之相關的繪本內(nèi)容,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大概情節(jié)。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引導學生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改變,將疾病、人物等對話內(nèi)容進行一定程度的改變,并在改變之后準確、流利地朗讀出來。在學生的主動學習、創(chuàng)造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性開放性得到充分訓練,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利用繪本故事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
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也是學生學習一門語言的過程。而語言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靈活性與實踐性,需要學生綜合性地理解英語知識。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課堂上,需要重視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自身也需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在于交流、溝通,而不只是單純地掌握基礎性的英語知識,英語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因而,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具體的應用中更深刻地掌握英語知識。例如,以Unit2《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教學活動為例,主要引導學生理解some和any的使用方法,并在真實化的情境中掌握單元中的句型用法。教師在課堂上運用繪本故事構建語境,為學生營造較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模仿中完成繪本故事內(nèi)容的再現(xiàn),不僅能有效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能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四、結語
在小學英語的課堂教學互動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把握,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實現(xiàn)小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在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自身也需積極轉變、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更加豐富、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繪本故事的優(yōu)勢,有計劃、有目的地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偠灾?,繪本故事屬于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資源之一,教師需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有聲有色”。
參考文獻:
[1]李丹.繪聲繪色學英語一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故事的運用[J].校園英語,2019(13).
(責任編輯 王小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