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少菊
摘 要:大學語文是人文學科,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很有益處。通常,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主要可以分為現代文學以及古典文學兩個部分,而古典文學是學生了解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窗口,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課程設置不合理、文本閱讀難度大等原因,造成古典文學未能發(fā)揮其應有作用。為了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古典文學的內在含義,教師應該在結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采取多元的教學方式。本文主要圍繞《大學語文》教學中古典文學的教學活動展開,分析了古典文學的重要性,并對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模式構建方案進行了思考與研究。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模式構建
在《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主要由現代文學和古典文學兩個部分組成。與現代文學相比,古典文學模糊性較強。古人講究表達含蓄、內斂,理解起來難度也比較大,這對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要求較高。因此,做好古典文學作品教學工作是上好《大學語文》課較為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為了有效解決這類問題,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科學制定教學計劃,增強學生學習古典文學作品的興趣與主動性。
一、《大學語文》教學中古典文學作品教學必要性分析
(一)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發(fā)展,在時代的大浪淘沙中留存至今。而文學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許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語言凝練、意境幽美、意蘊深刻,被廣為傳頌。這些優(yōu)秀篇目或者書寫了作者對人生、對生活的感悟,或者是寄寓了作者深厚的愛國情懷,或者傳達了作者闊達的人生觀、人生態(tài)度等。通過對這些經典的古典文學篇目進行學習,學生能切身體會作者的情感,或淡泊名利,或憂國憂民,或高風亮節(jié),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具有較強的借鑒與啟發(fā)意義?!爱斀裆鐣镔|條件被放在了過高的位置上,導致了社會風氣不盡良好,大學生在這種風氣的影響下很容易產生人生航向的迷失,而大學語文古典文學則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從學生的內心對其產生熏陶與教化?!盵1]
(二)能夠不斷的對大學生內心情感進行豐富
通常情況下,在人類的發(fā)展過程中,情感是與生俱來的能力。一般,人在面對不同事物的過程中,會產生不同的情感。但是,對于這種天生的情感,其難免會產生很多不良的現象。比如:在對“愛”這一情感進行表達的過程中,如若依照天生情感來對進行表現,則很多學生都會采用單一的手段,致使情感無法精準的表達出來[2]。因而,這一情況的存在,也充分表明天生的情感比較單一且單薄,需要強化對其的培養(yǎng)。然而,在古典文學作品中,作者可以憑借精煉的文字,讓自身的情懷以及感情抒發(fā)出來,保證學生在情感可以引起共鳴,豐富學生的情感,在生活中能夠從多個層面來對情感進行表達,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
二、《大學語文》教學中古典文學作品教學問題分析
(一)古典文學教學存在較強的壓縮現象
通過對古典文學作品的深入分析得知,其內涵較為豐富。因而,在教學中,教師無法通過簡短的交互過程來對其進行完全概括。所以,在對古典文學作品進行教學時,教師務必要安排一定的課程來進行講解。因此,在課堂上,由于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的交錯,教師在對課程進行設置的過程中,務必要對二者進行同時兼顧。但是,從實際效果來看,一些教師由于受到教育觀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擾,使得課程在設置上,常常側重于現代文學作品,在教學活動中對古典文學作品的教學安排相對較少,而當代的大學生尤其非文科類的,文學素養(yǎng)都相對較低,這樣的課程安排,不僅不利于學生理解透徹古典文學的內容,也容易導致學生對古典文學的忽視,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二)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模式單一性明顯
針對古典文學作品,其之所以可以成為現代《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主要是因為其作品中涵蓋了非常豐富的精神文化內涵,有利于學生的健全人格的建設,也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但是,依照現階段的大學語文教學水平來看,很多教師在對古典文學作品進行講解過程中,常常會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課堂氛圍較為沉悶,思維十分固定,在課堂環(huán)境下,學生常常跟隨教師的思路來進行思考,無法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新[3]。同時,古典文學作品教學的內容較為單一,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不能主動的融入到教學中,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對古典文學作品的學習興趣,水平不僅不會得到提升,還會阻礙古典文學作品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無法將中西文學作品有效結合
一般而言,在現代《大學語文》教學中,在教學內容層面,除了會涵蓋古典文學作品之外,也會適當融入一些西方的文學作品,以保證中西文化能夠充分結合。而通過對西方文學作品的剖析可知,其在內涵的體現上,與我國古典文學作品出入很多??梢哉f,在西方文學作品中,對于個人利益比較側重。而在我國古典文學作品中,其對于奉獻精神等較為側重。因此,基于當代大學生視角下,由于現代社會發(fā)展對于經濟利益較為關注[4]。所以,《大學語文》教育與西方文學作品的內涵十分相似。因而,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其在思想觀念上更加愿意接受西方文學作品。故此,這一現象的存在,也使得中西文學作品無法科學融合,最終導致學生的觀念發(fā)展出現偏差,阻礙了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效果的提升。
三、《大學語文》教學中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模式構建對策分析
(一)有效平衡古典文學作品教學課程
面對現階段古典文學作品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壓縮現象,為了可以更好的解決,在今后的《大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階段,教師應該加大重視,借助相對合理的辦法,有效地對現代文學作品與古典文學作品教學課程進行平衡,在正確的理念下,意識到古典文學作品教學的重要性。同時,在教學中,合理地對古典文學作品教學課程進行平衡,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到古典文學作品的魅力,明確其內涵,也會讓教師有較為充足的時間來對古典文學作品進行講解,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深入培養(yǎng),確保學生水平在綜合提升的同時,還能夠促進《大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強化對教學方式的豐富和革新
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式對教學質量有著很大影響。因此,為了可以進一步對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水平進行增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強化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適當的進行改善和優(yōu)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古典文學作品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展現出來。比如:古典文學示范朗讀(音頻)等。同時,在此基礎上,需要對展現的形式進行豐富,強化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fā),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古典文學作品的內涵和精髓。此外,教師在教育階段,還應該將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思考和創(chuàng)新,深層次的進行體會,感受古典文學作品所散發(fā)出來的魅力,并適當的對學生進行引導,以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效率。
(三)側重中西文學作品的有效結合
在西方文學作品中,對于個人利益較為崇尚。但是,依照我國社會環(huán)境來看,在古典文學作品中,其涵蓋的理念也十分重要。因而,在實際的《大學語文》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有效地將中西文學作品結合起來,不僅要強調個人利益的重要性,還需要強化對學生的引導,讓其能夠為社會發(fā)展奉獻出個人的力量。同時,從整體的角度上分析,只有在國家強大的基礎上,個人利益才會有保障,國永遠是我們個人強大的后盾。故此,教師應該讓大學生意識到古典文化作品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其價值觀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并沒有任何錯誤。然而,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注重現代價值觀,最終則會使學生的價值觀受到誤導,隨之而來的,學生對古典文學作品的學習也會存在諸多問題,不利于學生整體能力的提高,更會阻礙學生的今后發(fā)展。因而,為了可以有效地對這一弊端進行改進,在今后的《大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有針對古典文學作品的講解,需要結合內容,適當的對正確價值觀內涵進行滲透,讓學生了解現代化價值觀固然重要,但文學作品中的情懷以及觀念也十分值得學習,絕不能因為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而對這些觀念進行摒棄。
結束語
綜合而言,在《大學語文》教育中,其比較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教師對這一學科也給予了很大關注。然而,因為古典文學中的詞句表達較為內斂,模糊性較強,因此學生在理解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困難,不僅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嚴重阻礙了學生今后的良好發(fā)展。故而,面對這類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科學制定教學方案,強化改善教學模式,大力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陸玉娥.大學語文教學中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模式探究[J].漢字文化,2019,25(07):21.
[2]范文.大學語文教學中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模式分析[J].智庫時代,2019,22(15):235-236.
[3]馬郁.大學語文教學中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模式研究[J].農家參謀,2019,14(06):170+191.
[4]蘇影.大學語文教學中古典文學作品教學模式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0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