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華表托起天平,在麥穗、齒輪的包圍下,不偏不倚,象征對公平公正的不懈追求;火紅的背景像一輪紅日,在貼近心口的位置,代表法律人的堅守與初心。
這是一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監(jiān)制的法徽,戴在一名新任法官的法官袍上。
此刻,她和其他的新任法官一起,在莊嚴的審判庭前,在資深法官的帶領下,面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立正站姿,握拳過肩膀,鄭重地念出誓詞:
“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憲法和法律,忠實履行法官職責,恪守法官職業(yè)道德,遵守法官行為規(guī)范,公正司法,廉潔司法,為民司法,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斗!”
最后,她認真地念出自己的名字:“宣誓人,史文婷。”
1
由于父親在政法系統(tǒng)工作,史文婷從小就能接觸到許多與法律相關的信息。有一次,在翻看父親帶回的一本法學雜志時,史文婷讀到了一篇律師的專訪,覺得與法律打交道非常有趣,便樹立了成為法律工作者的志向。
史文婷本科階段就讀于江蘇工業(yè)學院的法律專業(yè),研究生時期進入華東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yè)深造。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法律專業(yè)并不學習具體的法律條文,它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法律的了解、對歷史的追溯、對邏輯的鍛煉,來幫助學生理清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學理,分析具體事件中的法律關系,正確認識法律事實。
史文婷說:“我是在準備司法考試期間學習的法律條文,不僅要熟悉法律條文,更要理解它們,更好地運用到具體案例中?!?/p>
所以,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的法律人不一定能背得下所有法律條文,但一定具有系統(tǒng)的法律思維。
2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法院是警戒森嚴、莊嚴肅穆的地方,每天審判各類案件,透出一種生人勿近、閑人勿擾的威嚴。
這種觀念約定俗成,有一定的道理。自古以來,斷案決獄的公堂都是肅穆正氣的,到了現(xiàn)代,法律的神圣和不可侵犯也決定了法院應當氣氛莊嚴、程序嚴謹、紀律嚴明。
一起案件進入法院后,要經(jīng)過多個程序。它會經(jīng)過立案庭,由立案庭根據(jù)案件性質,將它分到所屬的審判庭,例如刑事案件歸刑事審判庭審理,民事案件歸民事審判庭審理。
相關審判庭收到案件后將聯(lián)系雙方當事人,在確定雙方當事人的時間后,擇日開庭審理。
庭審有時由一名法官獨任審判,有時是三名法官合議審判,有時則是一名法官與兩名人民陪審員合議審判。想在法庭上區(qū)分法官和人民陪審員也很簡單,認準那件黑色、紅色與金色相間的莊重法官袍即可。法官袍上的黑色代表莊重和嚴肅;紅色前襟配有裝飾性金黃色領扣,與國旗的配色一致,體現(xiàn)法院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在法庭上,只有法官才可以穿著法官袍。
除了法官袍之外,主審的法官還有一件代表法律嚴肅性和莊嚴性的利器——法槌。法槌一般由花梨木制成,槌柄刻有麥穗與齒輪,槌體上端雕刻著象征司法“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神獸獬豸。開庭時,主審法官要先敲法槌,再宣布開庭;宣判時,主審法官要在宣布裁決之后,再敲法槌一錘定音;當宣布休庭或閉庭后,主審法官手上的法槌也會落下。
為了維護法律的尊嚴,如果案件的判決書下達后,當事人拒不履行,它就會轉向執(zhí)行庭,由執(zhí)行庭監(jiān)督當事人履行判決。
不過,法院不只審判大案、要案,像鄰里糾紛、街坊矛盾這些“雞毛蒜皮”的小案子在法院也很常見。
隨著人們的法律觀念和維權意識越來越強,在遇到侵權行為時,有越來越多的人運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權利。
“很多人誤以為訴訟費用很高,但事實并非如此,比如財產(chǎn)案件中,訴訟請求金額不超過1萬元的,法院的案件受理費只要50元。在訴訟中真正花費高的是律師費,因為律師涉及的案件專業(yè)性高。像一般的小案子,如果當事人對事實關系了解清楚的,完全可以自己準備材料上庭?!笔肺逆谜f。
同時,法院也并非生人勿近、高高在上。在公開審理的案件中,公民在庭審現(xiàn)場位置足夠的情況下,只要持身份證就可以旁聽,而一些影響較大的案件,公民獲得法院發(fā)放的旁聽證后也能入席。此外,在中國庭審公開網(wǎng)上,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庭審直播可供觀看,目前全國累計直播案件已經(jīng)超過800萬件。
“法院、法庭對于普通公民來說,并不是壁壘森嚴。只要你感興趣,動動鼠標,就可以參與進去?!?/p>
3
史文婷在大學畢業(yè)后考入法院,開始從事法律的相關工作。
最初,她跟著法官辦案,做一些將案卷整理歸檔和寄送傳票的輔助工作。一年后,已經(jīng)可以獨立辦案的她通過了法官資格考試,在完成法官宣誓之后,正式成為一名供職于執(zhí)行庭的執(zhí)行法官。
每天早上,她的工作從打開執(zhí)行工作系統(tǒng)、查詢是否有需要執(zhí)行庭處理的案件開始。隨后,她給案件當事人打電話、發(fā)傳票,并在合適的時間,傳喚雙方當事人到法院談話。
這個工作說起來不復雜,卻也少不了見微知著、斗智斗勇的過程。執(zhí)行庭的很多案件與財產(chǎn)有關。有一次,法院已經(jīng)下了判決書,但被執(zhí)行人拒不執(zhí)行。史文婷在與申請人的談話中,捕捉到一條線索——被執(zhí)行人正在賣房,已經(jīng)進入房產(chǎn)過戶的階段,很可能要轉移財產(chǎn)。千鈞一發(fā)之際,史文婷抓緊時間辦理手續(xù),趕在買賣雙方過戶之前,到房管局查封了這套房產(chǎn)。
案款最終執(zhí)行到位的那一刻,就是史文婷在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我們一直努力讓法律事實接近真正事實,保證判決公平、公正,并獲得執(zhí)行,保護那些誠實守信的人的權益。”
想要維護公平正義,一名合格的法官要有終生學習的能力,通過不斷學習新案例、新裁決、新司法解釋,將法律運用準確,錘煉過硬的業(yè)務能力。同時,一名合格的法官也要善于與人溝通,能夠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為當事人真正解決問題和困難。
當被問及,對于同樣夢想成為法律人的學生有什么建議時,史文婷的話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
“和影視劇里不同,法律人的工作并非驚心動魄,常與卷帙浩繁的案卷材料打交道。庭審過程也并非唇槍舌戰(zhàn),而是擺事實、講證據(jù)、秉公斷案。所以,在確定法律人的夢想之前,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先打開中國庭審公開網(wǎng),在那里了解真正的庭審是什么樣子?!?/p>
任何的工作,在最初的激情澎湃之后,都可能歸于單調甚至枯燥的日常。但神獸獬豸一直看顧的這片土地上,無數(shù)法律人在日常的堅守中,維護法律的尊嚴,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
如果你也有志于此,歡迎你,加入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