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在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背景下,現代化的教育不僅僅來自學校,家庭教育也同樣重要。因此,在學校教育開展的同時,也要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開展家校之間的有機合作,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完成素質教育的整體目標。家校合作是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學業(yè)上、生活上、心靈上、道德上得到良好的指導與規(guī)范,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處事能力的教育方式。只有加強家校之間的合作,才能讓教育很符合現代化里面的需要,加強共同育人的效果,為培養(yǎng)出有道德、有素質、有文化的現代化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教育方式的革新,教學方法也隨之更新?;ヂ摼W成為了家校合作橋梁,是加強家校合作、開展豐富多彩的合作方式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互聯網;家校合作;教學育人;策略
【中圖分類號】G785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013-02
家校合作模式是為了保證育人素質,提高教學質量而探究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教學通過家庭和學校之間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各補長短,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學校要利用好優(yōu)秀教師的優(yōu)勢,將知識高效準確地傳遞給學生,同時開展一些更有意義的學科教學活動,包括教學實踐、課外活動等,不拘于課本。此外,家長也要發(fā)揮好自身的作用,畢竟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長的主要任務是輔助學校開展更具體的教育,監(jiān)護學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一些基本道德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全面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了實現更好地促進家校合作模式的形成,利用互聯網是最有效的輔助手段。在這種互聯網+家校合作的教學模式影響下,有利于營造更好的育人環(huán)境,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現代化技能,推動育人目標的實現。
1.加強學校和家庭之間和諧關系的建設,提供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在互聯網環(huán)境越來越廣闊的背景下,人們對和諧關系追求的欲望也就更加強烈。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和學校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可以更好的推動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在信息化的發(fā)展之下,教師也要努力構建和諧的家校關系,在教學中要誠懇對待家長,虛心接受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家長和學生,加強和學生家長的溝通,及時向學生家長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在校表現,進一步完成教學的目標。從學校層面來看,教師也要以身作則,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為學生樹立榜樣,切忌以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對待家長和學生,讓學生認識到德育學習的重要性。
例如,原本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在某次考試成績突然下滑很多,這一定會引起家長和老師注意。教師可以通過對該同學的平時學習態(tài)度、考試狀態(tài)以及該次考試內容等多方面多角度地綜合分析,并采用合適的方式告知其家長、和家長溝通交流,以免學生受到打擊。此外,家長也要從學生該段時間的日常表現,家庭內在原因和學生個人因素進行考慮。同樣,家長也可將學生在家的日常情況反饋給老師,以此讓教師實施合理的教育方式教導學生。家校溝通的方式,讓教師和家長能夠全面的了解學生,使雙方都能找到教育學生最好的辦法,從而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在育人背景下,教師和家長的溝通是非常重要,二者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共同商量正確的育人策略。只有加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合作,學生才能在學習和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讓教學工作更加有序地開展,共同找到推動學生發(fā)展的策略。只有這樣,才能讓育人活動變成一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教學過程,讓家長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教育價值,認同教師的教育工作,方便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更加善于和家長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讓教學活動更合適的開展。
2.加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互補聯系,發(fā)揮二者育人的價值
從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價值來看,二者之間的互補性是非常明顯的,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支持,家庭教育也需要學校教育的專業(yè)引導。只有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二者的優(yōu)勢,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缺點能夠得到補充,取得更長遠的發(fā)展。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只是依靠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然而,家長在教育活動中也要發(fā)揮自己的積極作用,這樣才能完成對學生的平衡教育,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均衡的發(fā)展。為了給學生搭建更加良好的平臺,要努力完善家庭和學校之間的互補關系,為學生的學習互動做好鋪墊,讓學生可以在家庭和學校的共同教育中健康成長。
例如,在講解一些突發(fā)事件的過程中,作為家長應該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學習一些用電安全的知識,提高學生應對日常問題的能力。在學校教育中,教師也要借助一些多媒體技術向學生講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用水、用煤氣和用電的安全問題,教會學生一些解決這類問題的基本方法,這樣就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鞏固學生的生活技能。與此同時,學校教育還要通過一些專題演講向學生傳授一些知識,同時指導家長開展一些更加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實現更全面的發(fā)展。
3.加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互動,進一步提高育人的效果
加強學校和家庭之間的互動是育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有利于二者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進步。在實際活動中,學校和家庭之間應該努力形成一種雙向的良性互動,要為學生搭建一個生活和學習的良好平臺,讓每個家庭都可以走進學校,共同參與孩子的成長。為了更好的完善學校和家庭之間的溝通活動,教師要努力運用好互聯網技術中的通信技術,通過電話溝通的形式和學生家長保持溝通,及時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共同督促學生的學習活動。
比如,在家校溝通的過程中,學校和家庭之間都要做出自己的努力,通過一些家長會的形式來加強家校之間的聯系。針對家長會,學??梢圆捎枚嘣男问脚e辦。因為學生家長來自各行各業(yè),工作時間地點不同,對于學校統(tǒng)一的家長會可能不會按時參與。那么,學??梢酝ㄟ^互聯網的方式,舉行“網上面對面家長會”,讓每位家長在抽不開身的情況下也能按時參與家長會。不僅如此,在家長會上,每位家長自愿地根據所從事的工作的角度和教學孩子相結合進行一小段教育分享,使各位家長共同交流育人心得,借鑒教育經驗,推動教育方式的進步。通過這種模式的家?;踊顒?,不僅有利于學生家長掌握學生的情況,也有利于學校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家長可以共同參與學校的文化建設和教育理念,支持教師的教學活動,讓教育活動變得更有針對性,突出家校合作的積極意義。
另外,通過QQ、微信等社交軟件創(chuàng)建教師和家長的交流群,教師可以及時反饋學生們在校表現,班級內的具體狀況,同時還可將當天的各科作業(yè)和任務發(fā)在交流群里,讓家長更好的監(jiān)督學生,還能減少學生玩手機的借口。這從某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有效的家校溝通是加強家校合作的形式之一,能夠統(tǒng)一家長和老師的教學方法。
4.結束語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教育工作中,要使公開的和隱蔽的、社會的和私人的各種教育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人類幸福的諧音就產生于這種結合之中。而家庭教育就是屬于隱秘的、私人的教育方式;學校教育就是公開的、社會的教育方式。因此,只有兩者有機的結合才能創(chuàng)造出完美的教育效果。總而言之,每位學生的教育都離不開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學校和教師是學生成才道路上最借力的途徑,是規(guī)范學生最好的模板。加強家校合作有利于快速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tài),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推動全面型人才的培養(yǎng)。與此同時,在互聯網發(fā)展的背景下,也要利用好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互動、互補、和諧”關系的建立,更好的促進家校合作的發(fā)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培養(yǎng)全面型的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1]曾莉.加強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9):35
[2]趙琳.淺談家校合作策略研究[D].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6(02):29-30
[3]汪二梅.新時期中小學家校合作策略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5(51):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