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我們要切切實實把以“學生為主體”這名話融合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既要深刻了解青春期學生身體心理變化的特征,更要掌握學生在不同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下的心理感受能力和心理變化的動向,充分發(fā)揮教師自身特有的美的氣質(zhì)引導學生、熱愛教育的情感融化學生、寬松愉快的氣氛感染學生,積極樂觀的正能量的生活態(tài)度熏陶學生,滿足中學生熱愛美、受尊重、被容納、要平等、陽光向上的心理需求,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效率? 心理需求? 氣質(zhì)? 情感? 心情? 正能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5-0092-02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是我們每一位老師經(jīng)常思考和不斷探索的一個問題,也是每一位老師始終追求的教育夢。
這些年我們已經(jīng)在教師這一角度,從教學方法的更新、教學理念的轉(zhuǎn)變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經(jīng)小有成效。然而,教育是雙向的,沒有學生的積極配合是不行的,那么如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呢? 答案是很多的,但我認為,現(xiàn)在的中學生,叛逆期比其它任何時候都來得快、來得猛,甚至來得讓人意想不到,防不及防,這被心理學家稱為“心理斷乳期”,他們身體處于第二次成長期,自身激素的分泌使身體器官快速發(fā)育,也使人的情緒變得極不穩(wěn)定;緊隨生理變化,心理也變得不穩(wěn)定,逐漸增強的自我意識,使中學生想極力擺脫小時候依靠大人的習慣和約束力,要求像成人一樣做事情交朋友,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與接納;有關(guān)他們自己的事,強烈要求家長或老師要征求他們的意見;而在社會上,老師和家長并不把他們的想法當回事,獨立意識增強的他們發(fā)現(xiàn)老師和家長并未重視和尊重他們,突然的暴怒和強烈的反抗便成為中學生逆反心理發(fā)出的強烈信號。因此多關(guān)注學生的心理動向,從學生心理角度出發(fā),教師積極主動地去滿足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讓狂怒的暴風雨在教師春風化雨般的引領(lǐng)下,潛移默化中獲得心理的愉悅,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始終處于對老師教學時呈現(xiàn)知識的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之中,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要用教師美的氣質(zhì)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學生的心理感受一般是學生對老師在課堂學習、批閱作業(yè)、輔導疑難、課間休息、第二課堂活動等日常學習生活交往中獲得,尤其在課堂教學中,老師更要善用自己美的氣質(zhì)來啟動學生各種感官,把他們?nèi)轿坏母兄芰φ{(diào)動起來,慢慢形成一定的美的心理感受,讓學生一見到你,立刻就能興奮起來。因此,學生的美的心理感受,來自教師美的氣質(zhì)。
教師美的氣質(zhì)并不僅指容貌顏值,我們每個老師并不都是美若天仙,艷如桃花的美女;年輕瀟灑,帥氣十足的帥哥。但我們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獨有的特點和氣質(zhì),比如美的儀表,美的語言,美的氣魄,美的學識,美的才藝及教師個人的人格魅力等,都能夠給學生留下美的心理感受,滿足學生對美的心理需求。比如老師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謙虛寬容的態(tài)度,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感受,滿足了學生對老師要求對他們尊重與接納的心理,學生表現(xiàn)的心情愉快,態(tài)度積極,能很好地配合老師完成各項課堂教學任務。
師生友好和諧的配合,既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又使學生心靈受到了一次美的熏陶。這就是學生喜歡年輕老師的原因,年輕老師上課時,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令人賞心悅目。不用大聲喊斥學生,柳眉一皺,輕輕一句:“你們不想上課,行呀,走,到外面干活去,讓你們的父母瞧瞧你們在學校里在做些什么!”教室中學生頓時就鴉雀無聲,安靜至極,就能耐下心來,不厭其煩地聽著老師的講解。學生產(chǎn)生一種“敬抑”之感 。所以學生忘卻了疲勞,完全沉浸在了老師創(chuàng)造的和諧氛圍中,全身心投入到學習當中。
而不修邊幅的年老的老師,學生沒有那種高山仰望的尊重,覺得老師和自己一樣的層次,上課時學生便大吵大鬧,亂跑亂攘,總是安靜不下來。
人對美的追求,對美的鑒賞、對美的創(chuàng)造是與生俱來的,正所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1]初中生隨著生理心理的逐漸成熟,對美的鑒賞能力逐漸增強,提高了對老師美的氣質(zhì)的層次要求,出現(xiàn)對高層次美的事物的認同、模仿、向往的心理特征;當你了解了學生的這些心理感受,滿足了他們的心理需求,他就表現(xiàn)出內(nèi)心安靜,對你的指導言聽計從,認同你并模仿你的一言一行,你的觀點他就容易接受,正所謂愛屋及烏;但你不了解學生這種獨特心理感受,你也無法有意識的去滿足他們心理,他就表現(xiàn)得浮躁不安,對你的教育是陰奉陽違,產(chǎn)生抵觸情緒。教師美的氣質(zhì)在實際教育教學當中具有很大的魅力,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與其怒氣沖天,怨天尤人,倒不如修身養(yǎng)性,提高自己美的氣質(zhì)。
要用教師豐富的情感來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學生在學習感受中,天天接觸最多的是老師,其中往往滲透著許多自己的主觀情感。正是這種主觀情感,是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武器。學生的這種主觀情感,往往受到老師的教育情感的影響,而老師良好的教育情感來自老師本身,首先老師要熱愛這一職業(yè),對教學工作才有一種激情、熱情、真情。有了這種“情”字,老師才會產(chǎn)生熱愛學生的教育情感,就會影響學生的主觀情感向積極的有益的方向發(fā)展。[2]
之所以有些學生覺得老師做事不公平,和老師對著干,不聽老師的勸告,就是因為有些老師對學生是候鳥式教育:當自己心情好的時候,對學生激情滿滿,愛如一家人一樣,對學生也關(guān)心的不得了;當自己心情不好,人生處于逆境的時候,對學生橫眉冷對,冷言冷語,諷刺挖苦,一肚子怨氣無緣無故撒向?qū)W生。對好學生學習上關(guān)愛有加,即使放了錯誤也是姑息遷就,對成績差的學生不聞不問,忽冷忽熱,學生無所適從。
老師是有溫度的,學生也是有溫度的,老師的溫度高低,影響著學生的溫度高低,一旦學生的主觀情感的溫度降到冰點,這既是對學生的傷害,也是對教育的傷害。試想如果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反感情緒,學生不聽教師的訓斥,你的教育教學效果從何而來呢? 所以教師要真誠的熱愛教育熱愛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學生與老師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老師既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也是情感交流的主動方,老師應善于積極抓住教學中的這些環(huán)節(jié)和學生學習活動中的有利時機展開情感交流,消除師生的情感障礙,讓學生的主觀情感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這種平等信任愉快的情感聯(lián)系,滿足了學生對信任、平等、幫助和被幫助的心理需求,促使學生的主觀情感上,愿意接受老師的諄諄教導,并改正自己的錯誤。[3]
把老師和學生能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學生對老師良好的主觀情感起了重要的紐帶作用。古人說得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當老師把良好的教育情感,通過平時交流傳遞給學生時,學生受到感染,引發(fā)學生向老師看齊的激情,激起學生心靈深處的學習潛力,使學生產(chǎn)生平等的、被重視的的主觀情感,心理需求得到極大的滿足,會起到老師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學效果。
要用教師愉悅的心情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而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放松身心,把與課堂無關(guān)的其它個人的煩惱事置之一邊,與學生坦城相待,平等民主的對待學生。面帶微笑,把信任和鼓勵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保持愉悅的心境和良好的心態(tài)。請問:哪一個學生愿意被打罵被呵斥,又有哪一個學生愿意看到一張悲傷耷拉著的臉龐。
學生渴望看到的是積極樂觀青春微笑的臉,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承認和肯定,更渴望老師的關(guān)心。在嚴肅的教學當中,應該體現(xiàn)出教師教育的柔和的一面,同時還要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多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及現(xiàn)實表現(xiàn),適當?shù)馗麄兘涣髡勑?,你在學生當中的親和力就會提升,這樣學生心理需求就會得到極大滿足,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成績。在教師良好的心境氣氛下,對學生進行持續(xù)的教育感情投入時,這種良好的心境就會感染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一種師生同心攜手,經(jīng)歷了一段教育新理念產(chǎn)生歷程的親近感。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恒定的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上課,使學生的情緒始終處于滿意、愉快的興奮中,由喜歡這位老師到由衷的喜愛這位老師所授的課。學生常常表現(xiàn)的感知敏銳、思維開闊,有良好的記憶效果,最終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而且高效的課堂教學又促使學生向更高層次邁進,這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
要用教師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的正能量來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現(xiàn)在的中學生中獨生子女比較多,沒有吃過苦、受過累,也不可能經(jīng)歷大的挫折磨練和艱苦生活的鍛煉,因此他們心理不夠成熟,稍微遇到一點雞毛蒜皮大的事就會出現(xiàn)心理偏差,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極易產(chǎn)生悲觀失望的態(tài)度,影響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健康成長,所以努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態(tài),消除消極的思想情緒,有時候卻收效甚微。教師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教師這種態(tài)度和行為反應,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處理問題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教師積極陽光的一面。由于學生有一定的向師性,學生看到自己的老師處理問題心態(tài)陽光,不說消極的負能量話,這正好滿足了學生心無點塵,陽光積極的心態(tài),這對學生耳濡目染,學生也變得積極樂觀,做事也光明磊落。這比你講大道理,做思想工作有效得多。時間一長,教師引領(lǐng)學生解決問題時,就能使學生站得高、看得遠,做到冷靜而穩(wěn)妥地處理自己與同學,與老師,與家庭中的各種問題,這種從小樹立起來的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會使他們受益終生,慢慢的他們就會看淡名利、虛榮心沒用了,心靈變得恬淡平和了,志趣和志向也變得高尚了,生活簡樸了也不感到難為情,與人相處時也會變得謙遜禮讓了。
正面的鼓勵、期待、欣賞和贊美每一個學生,也是一種正能量的表現(xiàn)。沒有哪一個學生不想得到老師的贊美。在學生真正遇到挫折時,教師要和學生站在一起,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犯錯誤,甚至失敗,都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人要學會面對失敗,失敗是財富,失敗是磨刀石,是成功之母,關(guān)鍵是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和期待,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心理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所以鼓勵、期待、欣賞和贊美是正處在成長期學生的正能量的心理需求,能幫助他們找回自尊、自信,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
所以,教師主動積極地去滿足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應該成為教師教育教學中的一個常項,也極大地體現(xiàn)了教師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也是新時代的青少年對新時代的教師的考驗,也是我們教師所面臨的新問題處理的新視角。
總而言之,教師要以高尚的情感為紐帶,以愉悅的心情為源動力,以最美的氣質(zhì)為美麗風景線,用積極樂觀的正能量的心態(tài)為內(nèi)驅(qū)力,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多領(lǐng)域去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讓教師和學生的情感發(fā)生碰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雙方積極參與活動,就能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老師完成了自己的教學任務,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學生也完成了自己的學習任務,學習成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身心得以健康成長!最終師生達成了雙贏。
參考文獻:
[1]范翠英.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與教育[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18-25.
[2]張雅萱.開展語文激勵教學 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J/OL],甘肅教育,2016-12-29/2019-10-23.
[3]彭泓.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的方法探究[J/OL],考試周刊,2019-08-30/2019-9-28.
作者簡介:
景青年(1969.01-),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