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法律援助 值班律師制度 價值 局限性
作者簡介:謝世榮,廣東天穗律師事務所。
中圖分類號:D926.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8.128
值班律師制度是促進我國法律體系健全化發(fā)展的重要社會服務形式,對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值班律師制度,可以為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無法聘請辯護人的被訴訟人提供法律援助,以保證國家法律的公正性。
值班律師制度最為主要的價值體現(xiàn)在,可以為被追訴人供給初步、及時而便捷的法律援助。僅僅給予刑事訴訟法當中被追訴人辯護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使其擁有獲得法律援助的權利,并且此種援助必須具有及時性和有效性。而我國推行值班律師制度最重要的目的便是通過初步、便捷的法律援助充分保護被追訴人合法權利,在最大程度上體現(xiàn)司法人權。
(一)有利于被追訴人行使自身合法權利
以這一制度為基礎,供給及時法律援助,能夠使被追訴人擺脫以往無助的情況,保障自身權益。我國《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當被追訴人首次接受詢問或者被采取強制措施開始,便有權申請辯護律師的幫助。然而,在刑事立案之后,委托辯護律師以前的時間段內,被追訴人往往處在一種孤立無援的尷尬境地。此種情況對于不同被追訴人所形成的影響是不同的,那些擁有豐富資源、較高受教育程度的被追訴人,與其他人相比,更有能力面對刑事追訴。雖然所處境地相似,但是在法律面前所接受的待遇卻呈現(xiàn)出了不平等性。富有者所掌握資源遠遠高于貧困者,而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對法律問題的熟悉程度高于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導致在陷入到刑事訴訟之后各自心理狀態(tài)方面的較大差異。絕大多數(shù)經濟條件和受教育程度較差的被追訴人會表現(xiàn)出更壞的心理狀態(tài)。
此外,這部分人欠缺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并未明確自身具有哪些法律權利,也不知道應該怎樣去行使這些權利,造成其自身權利的形同虛設。
通過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可以免費為這類處于弱勢地位的被追訴人供給及時而有效的法律服務,使他們可以通過對值班律師的咨詢,明確更多案件相關信息、法律知識及程序,不僅能給予被追訴人心理上的安慰,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行使自身權利。除此之外,速裁程序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推廣,都為被追訴人提供了多種特殊權利,其權利行使過程通常會對被追訴人形成非常大的影響。比如,被追訴人可以決定選擇速裁程序與否,如果選擇速裁,便表明其放棄了一部分實體權利。而這些內容已經超出了一個普通人的認知范圍,因此由專業(yè)律師供給法律援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值班律師能為被追訴人細致的講解速裁程序內容,并說明速裁程序所將帶來的法律后果,使被追訴人建立起認知,有效行使自身權利。
(二)有利于維持控辯平衡
由值班律師供給初步法律援助,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維持控辯雙方的平衡。不管是進行控訴的檢察院,亦或是進行審判的法院,對被追訴人來講都是國家公權威嚴的體現(xiàn),導致其訴訟地位很難占有優(yōu)勢。而值班律師對其所提供的幫助便能實現(xiàn)對控辯雙方力量的平衡。比如,認罪認罰制度之中,被追訴人會處于公權的威懾之下,導致其呈現(xiàn)出被動而緊張的狀態(tài),選擇認罪認罰的結果是否出于其自愿、認罪結果清楚與否均無法獲得充分保障。而值班律師的責任在于針對認罪自愿性形成監(jiān)督,幫助那些自愿選擇認罪認罰的人員開展程序選擇,同時提出量刑建議。在這一過程中,值班律師為被追訴人提供廣泛化、多樣化的服務,成為了被追訴人堅強的后盾。在面對國家公權力時,值班律師制度可以為被告人提供基本辯護權,讓被追訴人獲得與司法機關抗衡力量。
(三)有利于訴訟效率的提升
第一,獲得值班律師所提供的法律援助,并不需要經過審批程序的申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縮減對司法資源的浪費,防止訴訟延遲的情況出現(xiàn)。值班律師以案件第三方的身份出現(xiàn),為被追訴人供給法律咨詢等各種初步服務。經過與值班律師之間的溝通,能夠讓被追訴人充分了解自身權利與法律程序,對訴訟過程快速推進形成助力,對訴訟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第二,值班律師在服務地點方面具有便捷性。值班律師主要是由法律援助中心委派前往法院和看守所等地點,通常設有專門的辦公室,有兩名以上律師同時值班。如果出現(xiàn)法律援助需求,值班律師可以在第一時間供給法律服務,節(jié)省了一部分時間。在法院和看守所設置值班律師辦公室,不但為律師和被追訴人之間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公檢法機關和律師間文書傳遞的效率。第三,在適用于速裁程序與認罪認罰制度的案件當中,均有相關規(guī)定要求由值班律師供給法律服務。由于值班律師制度所具備的便捷性,能夠充分貼合訴訟效率方面的需求,由值班律師直接參與上述兩類特殊案件,可以有效提升訴訟效率,充分發(fā)揮其應有作用。
雖然律師值班制度所追尋的價值對于促進我國刑事訴訟發(fā)展和進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然而,通過這一制度存在的價值對其進行審視,由于該項制度在我國出現(xiàn)的時間并不長,造成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諸多阻礙的出現(xiàn),這些阻礙也影響著其實際價值的體現(xiàn)。其局限性主要體現(xiàn)在:
(一)律師準入資格限制過高
值班律師制度的主要價值體現(xiàn)在為那些由于經濟限制(或其它原因)未委托辯護律師的被追訴人供給及時而便利的法律援助。值班律師所提供的服務對被追訴人至關重要,這也就對值班律師資源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然而,值班律師制度當中所設置的準入資格限制過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值班律師的人數(shù)。相關規(guī)定中對值班律師入職資格方面雖然未形成明確規(guī)定,但卻明確設置了諸多限制條件,不但要求值班律師具有優(yōu)質的業(yè)務能力水平,還需要考量其政治素質以及職業(yè)道德等,這些都成為了制度價值實現(xiàn)的限制。就國內值班律師整體數(shù)量嚴重不足的現(xiàn)實情況來說,唯有設置更為寬松的準入門檻,才能吸納更多的人才。我國部分試點城市盲目借鑒國外對于值班律師所設置的準入制度,門檻較高,大都要求具有2-3年的執(zhí)業(yè)經歷,部分地區(qū)甚至要求有5年以上執(zhí)業(yè)經歷。國外發(fā)達國家值班律師制度已經較為成熟,值班律師數(shù)量與我們相比更為充足,因此設置更嚴格的準入門檻具有其實際意義。此外,在《值班律師工作意見》當中并未對值班律師具體的選任形式形成規(guī)定,到底應該是個人申請、律所推薦還是統(tǒng)一招考,各地區(qū)并未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形式。
(二)服務方式不完善
所謂服務方式,指的是值班律師所供給服務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其所提供法律服務的及時性與便利性。為被追訴人供給及時而便利的法律援助,是值班律師制度最為重要的價值體現(xiàn),因此需要配以完善的服務方式。然而,目前在《值班律師工作意見》當中并沒有關于這一方面的完善規(guī)定。
值班律師到底應該采用哪種方式提供法律援助,學術領域很少涉及到對這個問題的探索,并且相關法律中也沒有形成明確規(guī)定。對于服務方式的完善,具體涉及到的問題主要包括:(1)都有哪幾種服務方式;(2)針對各種服務方式應該怎樣分配;(3)各種服務方式對應的場所;(4)各種服務方式的時間限制;(5)被追訴人是否應該擁有選擇服務方式的權利等。
(三)工作紀律規(guī)定缺乏合理性
值班律師不是一個具有較強固定性的律師群體,具有流動性,唯有在承擔值班責任的時候才扮演值班律師的角色。社會律師是值班律師的主要來源,經過法律援助機構選聘而成為值班律師。當其完成所負責的值班任務之后,將會恢復社會律師的角色。而作為一名社會律師,能以接手代理案件的方式提供有償法律服務。所以,值班律師有可能利用自身在值班過程的便利而招攬客源,向被訴訟人介紹各種有償服務。雖然為避免行業(yè)內的不正當競爭,在值班律師制度當中針對這一行為形成了明確規(guī)定,但卻缺乏合理性。其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第一,對禁止性規(guī)定很難形成具體認定。在被追訴人向值班律師進行法律咨詢的過程中,非??赡軉柕疆?shù)囟加心男┞蓭熓聞账⒁笾蛋嗦蓭熛蚱渫扑]更好的辯護律師等。倘若值班律師向被追訴人推薦其它律師事務所,是否需要將其定義為招攬客源?倘若值班律師直接拒絕回答上述問題,雖然未違反相應工作紀律,但被追訴人以法律咨詢的方式便很難獲得法律幫助,對于值班律師制度的價值體現(xiàn)不利。第二,禁止性規(guī)定將會在一定程度上侵犯到被追訴人自主選擇辯護人的合法權利。
(四)缺少補貼標準
針對值班律師制度所設置的補貼標準屬于促進其良好發(fā)展的重要基礎,可起到鼓勵社會律師參與值班律師相關工作的效果,促進制度價值的體現(xiàn)。然而,在《值班律師工作意見》內容中并未對補貼標準形成明確規(guī)定,部分城市即使做出規(guī)定,其實際補貼標準也相對較低。雖然值班律師并不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但補貼標準的缺失無疑會對廣大律師的積極性造成打擊。
(五)告知程序不到位
若想使法律援助的價值得以充分發(fā)揮,必須配備完善的告知程序,這也是辦案機關的基本義務?!吨蛋嗦蓭煿ぷ饕庖姟樊斨袑珯z法與法律援助機構之間的配合形成了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第一,辦案機關應該履行告知義務;第二,辦案機關需要為值班律師的工作提供便利條件。然而,辦案機關有關配合任務方面的規(guī)定太過簡單,造成落實情況不佳,嚴重影響到值班律師制度應有價值的體現(xiàn)。
依據(jù)值班律師制度,值班律師進入到訴訟程序的途徑主要包括兩種,即申請和法院指定。其中,法院指定僅適用于一些速裁程序、認罪認罰以及簡單程序案件。然而,這只是就特殊程序或制度而言,當處于其它情況之下,被追訴人若想獲取值班律師幫助,依然要申請。倘若公檢法部門人員并未將其具備由值班律師提供幫助的權利進行告知,則非常可能導致對這項權利的忽略。
(六)缺少特殊案件的閱卷權
由于對特殊案件閱卷權的欠缺,很難保證值班律師職能的發(fā)揮。對于認罪認罰案件來講,很難確保認罪自愿性和程序選擇的明智性;對于速裁程序來講,則很難確保量刑協(xié)商結果的有效性。在認罪認罰制度當中,核心內容在于自愿認罪,其中的自愿主要是指被訴訟人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的前提下,對于 認罪結果已經形成明確認知所做出的選擇。如果只依賴于被訴訟人自身的法律意識與能力,很難保證其認罪結果的自愿性與明智性。然而,雖然值班律師具備協(xié)助被訴訟人開展程序選擇的職能,但卻缺乏閱卷權,沒辦法深入了解案情,很可能使值班律師提供的幫助成為一種形式主義產物。不具備閱卷權使被告人在與檢察機關作量刑協(xié)商的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從而處在不利地位。
總而言之,對值班律師制度的建立健全是為被訴訟人提供法律援助的重要形式,對于促進法治社會發(fā)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值得我們投入更多精力充分明確其價值和局限性,以采取具體措施對其進行持續(xù)完善,為社會體系的健全化發(fā)展形成助力。
參考文獻:
[1]于儒恒.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的域外考察及啟示[J].法制與社會,2019(27):22-23.
[2]金慧玲.試論新《刑事訴訟法》視野下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的完善途徑[J].法制博覽,2020(6):59-60.
[3]陳春花.從法律援助“全覆蓋”視角對值班律師制度進行剖析[J].活力,2019(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