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隨著科技發(fā)展創(chuàng)新,“互聯網+”已經成為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人民銀行銀川中支工會女工委著力探索“互聯網+女職工工作”的創(chuàng)新型工作模式,以提升服務女職工的工作和水平。
關鍵詞:女職工;互聯網;思考
“互聯網+”時代,如何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履行工會職能,凝聚女職工力量,創(chuàng)新工會女職工工作體系,是擺在工會面前的一大課題。人民銀行銀川中支工會女工委積極響應建設智慧工會的號召,深入推進“互聯網+女職工工作”,以信息化手段引領、凝聚、服務“半邊天”,有效提升了服務能力和水平,女職工工作由此步入了“云時代”。
一、“互聯網+”在工會女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互聯網+”已成為創(chuàng)新工會女工工作的必然趨勢
當前,各級工會按照《全國工會網上工作綱要》要求,深入推進智慧工會建設,不斷提升服務職工群眾的能力和水平,逐步形成網上網下深度融合、互聯互動的工會工作新格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迅速融入大數據時代,運用互聯網技術助力女工工作創(chuàng)新開展,已成為工會女工工作的必然趨勢。
(二)“互聯網+”有利于密切與女職工的聯系
利用互聯網傳播范圍廣、高效快捷的特點,靈活使用微信、美篇、電子書、網絡投票、短視頻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便于提高職工參與度、拉進與職工的距離,起到春風化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有效提高宣傳引導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互聯網+”有利于暢通女職工民意反映渠道
信息媒體的交互性、私密性,便于女職工更加真實地交流思想、表達觀點、提出利益訴求、反映個人敏感問題,也便于女工組織及時了解基層動態(tài)信息、女職工的思想動態(tài),從而將女職工真實的利益訴求反映到相關部門,為領導和行政決策提供依據,真正做到廣開言路、廣納群言。
(四)“互聯網+”有利于提高女工工作效率
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可以實現信息的數據集中、資源共享,能夠將婦女維權法規(guī)、困難幫扶政策、巾幗建功風采、特色活動信息等內容有效進行輻射傳播和精準推送,增強服務對象、服務項目的針對性,有助于彰顯女工組織的“娘家人”形象。
二、人民銀行銀川中支工會女工委的實踐成效
人民銀行銀川中支工會女工委結合女工工作特點,借力網絡媒體傳播多向、感染力強、體驗優(yōu)良的優(yōu)勢,加快推進“互聯網+”服務模式的轉型和發(fā)展,開辟線上線下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打造了黨委信任、職工信賴的升級版“娘家人”。在今年寧夏人民銀行轄內開展的職工問卷調查顯示,82%的職工認為“互聯網+”極大地改進了工會服務效能和工作作風,79%的職工認為通過“互聯網+”擴大了工會工作的透明度和覆蓋面。
(一)云載體服務宣傳大局
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信息更新的及時性、信息互動的廣泛性,更好地滿足公眾對信息傳播的需求,達到思想導向、提升士氣、凝心聚力的效果。
(二)云教育提升女職工綜合素養(yǎng)
“互聯網+”時代,微信、微博、抖音、“央行智慧工會”APP等新媒體承載信息量巨大,表現形式豐富,展現出的巾幗標兵、先進榜樣等人物形象更加鮮活,教育培訓更具趣味性、更富感染力,與傳統(tǒng)的灌輸型教育方式相比,女職工參與度、接受度更高。如在策劃“五月禮贊——最美央行人”風采展活動中,工會女工委將“女職工文明示范崗”“巾幗建功標兵”等先進典型的事跡、影像視頻等通過微信推文、電子會刊、宣傳展板等線上線下方式,綜合多角度、全方位進行宣傳展示,推動形成群星璀璨的先進群體格局,職工積極參與點贊評選轉發(fā),形成了人人學榜樣、傳遞正能量的良好輿論氛圍,有效發(fā)揮了典型引領帶動作用。在打造指尖上的文化品牌“貼心娘家人大講堂”中,工會女工委通過微信推送電子“微課堂”,普及黨史、防疫知識、養(yǎng)生常識,開展親子活動、家書分享、好文誦讀等活動,發(fā)起愛衛(wèi)運動、敬老孝親、綠色家庭建設等倡議書,贏得職工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有效發(fā)揮了身心健康指引、高雅情趣培養(yǎng)、文明家庭建設的小窗口大舞臺作用。在依托“央行智慧工會”APP開展的關愛女職工網絡知識問答活動中,知識競猜、團隊對抗等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激發(fā)了職工的參與熱情(參與度達 96%),促進了健康保健、權益保護等知識的推廣普及。
(三)云活動豐富女職工文化生活
信息網絡技術的運用,加速了女職工活動由線下為主到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轉變,搭建了挖掘潛能、施展才華、增進感情的平臺,推動了女職工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工會女工委因時制宜創(chuàng)新開展“云”上“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聯誼會,將活動載體直接搬上手機,集中展示100多名女職工140余幅作品,涉及唱歌、器樂演奏、朗誦、舞蹈、健身、攝影、書畫、美食等八大版塊,部門的參與率達到96%,女職工的直接參與率達到71%。在特殊時期,傳遞出積極樂觀進取的生命態(tài)度,提升女職工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網絡觀看點擊率3000余次,受到女職工好評。
(四)云服務關愛女職工身心健康
隨著移動網絡的普及,微信服務平臺以其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覆蓋面廣的優(yōu)點受到女職工歡迎。運用這一特點,工會女工委將生育保險政策、困難幫扶申請流程、“女職工關愛室”服務資源等日常工作借助網絡媒體推送到女職工指尖,方便她們不受時空限制,迅速便捷了解相關政策、辦理手續(xù),打造更加全面細致的服務體系,實現服務對象全覆蓋服務時間全天候,收到了良好的服務效果。
三、體會與思考
(一)網絡載體是做好女職工工作的有力手段
“互聯網+”時代,樹立互聯網思維,旗幟鮮明地傳播主流聲音,有利于促進女職工組織進一步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走好網上群眾路線,運用網言網語敘事評理,便于拉進與女職工的距離,達到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宣傳引導效果;借助新媒體的圖文形式,可以更加生動地全面展示女職工維權關愛、巾幗崗位建功成才、女職工特色服務以及工會女工委自身建設等方面的工作亮點和特色活動。信息得以及時展示傳播、精準推送,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有效增強了女職工工作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二)做好網上工作要注重提高對女職工的吸引力凝聚力
職工都是虛擬生活在網上,真實生活在網下,所以在借助網絡技術創(chuàng)新開展工作時,應注重傾聽女職工所思所求,以解決問題為導向、以服務大局為根本,通過線上線下活動相結合、網絡技術和真實服務相結合,提供高粘性、高頻次、普惠性、精準化的服務,才能最大限度地團結凝聚女職工,達到團結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目的。
(三)要注重加強互聯網信息化建設
完善的網絡應用服務平臺能夠為“互聯網+”女職工工作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體驗。建議進一步健全“央行智慧工會”APP,與時俱進不斷豐富欄目和內容,如可在“會員服務中心”模塊中增設“建言獻策”“問卷調查”“經驗借鑒”“女職工特殊保障”等欄目,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從而打造具有央行特色、上下聯動、整體推動工作的“互聯網+”工作品牌。
(四)要加強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
重視“互聯網+女職工工作”模式,樹立互聯網思維,開展新媒體應用技術的學習和培訓,增強工會女工干部開展網上群眾工作的本領,打造一支知網、懂網、建網、用網的高素質專業(yè)化網絡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