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百靈
摘要:在聲樂藝術中,伴奏襯托功能是它的基本所在;情緒表達作用是它的升華表現;指導作用則是它的重中之重,它們之間是相輔相成,和諧共生的。藝術指導作為近年新興發(fā)展的一個專業(yè),在國內還需要更多的關注與機會,使這個專業(yè)的功用得到最大化的發(fā)展。
關鍵詞:藝術指導;藝術歌曲;協(xié)作鋼琴
一、歌曲刨作背景
《母親教我的歌》是作曲家安東尼一德沃夏克中期的藝術歌曲作品,選自《吉普賽歌曲集》第四首,該作品集共七首歌曲,創(chuàng)作于1880年。德沃夏克的創(chuàng)作體裁主要涉及藝術歌曲、歌劇、合唱、室內樂、交響樂等。他幾乎在每個體裁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而藝術歌曲《母親教我的歌》被譽為“世界上最美的旋律之一”。
二、藝術指導的定義及作用
(一)藝術指導的由來
藝術指導這個名詞來自英文“Coach”,用英文直譯過來即為“教練”的意思。在國外,藝術指導和鋼琴伴奏是有嚴格界定區(qū)分的。
我國最早正式提出“藝術指導”一詞,是于1998年,在由文化部主辦、中央音樂學院和聊城師范學院承辦的“全國鋼琴藝術指導研討會”上,業(yè)內專家們鄭重地提出了將鋼琴伴奏正名為藝術指導的建議。這次會議的召開對藝術指導這一專業(yè)的建設發(fā)展和推進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二)藝術指導的作用
1.伴奏襯托功能
參看《母親教我的歌》人聲聲部運用2/4拍,而鋼琴聲部采用6/8拍,伴奏部分還帶有切分效果,這種二對三的特別處理,內緊外松。并帶有穩(wěn)定長音,作為整個作品持續(xù)的鋪墊。這種伴奏織體使該作品更具流動性,可以填補音樂的單薄,襯托出演唱者表演的飽滿,以及不斷推進演出的節(jié)奏感。藝術指導在聲樂表演中,最基礎的功能即為伴奏與襯托演唱者的表演,如觸鍵的深淺、主旋律的強弱變化、樂句的漸強漸弱皆是烘托表演者的方法。給予表演者提示和附和表演者的節(jié)奏呼吸更是毋庸置疑的伴奏基本。優(yōu)秀的藝術指導不會喧賓奪主,只會做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因為,藝術指導的伴奏襯托功能是藝術指導之本。
2.情緒表達作用
以《母親教我的歌》為例,全曲演唱者主要沉浸于思念母親的深沉情緒里,而德沃夏克在沒有歌唱旋律的鋼琴部分巧妙地加入了一系列裝飾音,這一做法恰如其分的使表演的意境中顯露了一絲活潑與輕盈,藝術指導的這一效果則是作曲家所增添的回憶往昔歡愉之情緒。在有些無法用歌唱表現出來的細節(jié)中,藝術指導可以及時彌補上這一缺憾。由此可見,藝術指導在表演中可以豐富作品的表達,使作品的情緒得到多層次、多元化的展現,也更進一步擴大了聲樂演唱者的渲染力。所以說,藝術指導的情緒表達作用是藝術指導功能的進階體現。
3.指導功能
在《母親教我的歌》中,鋼琴與聲樂運用不同的節(jié)拍展開,旋律節(jié)奏的律動經過碰撞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但節(jié)拍的不同極容易導致合樂時音樂不能完美的契合,因此在進行的合作練習時,節(jié)奏的拿捏感要強。鋼琴需要自身準確把握節(jié)奏的平衡,并指導演唱者在節(jié)奏上達成一致統(tǒng)一。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張佳林教授在四川音樂學院歌劇與合唱系開展的藝術指導公開課中提到,“藝術指導之所以稱之為藝術指導,是指其在教學領域中不僅僅提供鋼琴伴奏的工作,還應給予學生包括曲目選擇、音樂處理、節(jié)奏、語言等各方面的建議?!变撉偎囆g指導不能取代系統(tǒng)且專業(yè)的聲樂技巧教學,但是可以在演唱者建立起了基本的正確演唱方法的基礎之上,引領其演唱的深度和對作品的處理表現更上一層樓。例如,對于語言的拼讀,音樂風格特征的把握,音樂速度、節(jié)奏的處理,由藝術指導在平日的課堂上配合聲樂老師一起進行指導。藝術指導的指導功能主要通過和聲襯托、旋律節(jié)奏的主動帶動、適時的情感支撐以及合理的激情推動等種種形式和手法來體現的。這種指導功能多發(fā)生作用在舞臺表演之下,但其效果體現于舞臺表現之上,故此,藝術指導之所以稱之為藝術指導,最重要的功用即指導功能。
三、藝術指導在藝術歌曲中的特殊顯現
由于藝術歌曲這種聲樂作品的特殊性,有別于歌劇詠嘆調等體裁,演唱與鋼琴都是協(xié)作形式表現給觀眾。這是因為創(chuàng)作者往往賦予了聲樂旋律和伴奏音樂各自相對獨立卻又相輔相成的特點。聲樂旋律既不凌駕于鋼琴伴奏之上,而鋼琴伴奏亦沒有完全傀儡般依附于聲樂主角之畔。所以藝術歌曲中的藝術指導準確來講應該是與所有演奏演唱者以協(xié)作的模式進行表演?,F如今藝術歌曲中的鋼琴角色被稱作“協(xié)作鋼琴(Collaborative Piano)”(也稱“合作鋼琴”)。協(xié)作鋼琴一詞最早是由朱利亞音樂學院鋼琴教授桑德斯提出,在此之前只有鋼琴伴奏“Piano Accompanying”專業(yè)。隨著藝術歌曲逐漸受到更多的重視,在歐美國家的許多音樂學院,在研究生階段將“合作鋼琴”歸人“室內樂演奏”領域。在國際學術界,對于19世紀后半葉以后的歐洲藝術歌曲,更多的是用“聲樂與鋼琴的重奏”視角去審視與研究,而不是“鋼琴伴奏的獨唱曲”。在國內,自2014年“第一屆中央音樂學院協(xié)作鋼琴藝術節(jié)”舉辦以來,“協(xié)作鋼琴”一詞被廣泛接受與傳播,逐漸取代“鋼琴伴奏”這一說法。
結語
藝術指導作為聲樂演唱藝術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元素,它與聲樂演唱本身不是從屬的上下級關系,而是和諧共生的相互依存的關系。我國的藝術指導還處于一個萌芽的階段,雖然在高校教育中,藝術指導作為一門單獨的專業(yè)學科還未遍地開花,但在各相關學者專家的努力下,這門專業(yè)正欣欣向榮的發(fā)展。筆者希望藝術指導專業(yè)可以擁有更多的資源與專家,讓這個學科有更具體準確的定義和劃分,能夠使更多人正確認識藝術指導在我國音樂藝術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可以系統(tǒng)準確的學習這門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