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洋,王承剛
(西藏自治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內(nèi)一科,西藏 拉薩 850000)
急性心力衰竭的出現(xiàn)與藥物作用、感染及原發(fā)心血管疾病存在緊密聯(lián)系,臨床癥狀、體征主要包括呼吸困難、水腫、肺部啰音等,如果治療不及時,極易加重病情,甚至導致死亡,影響患者身體健康[1]。本試驗就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持續(xù)泵入與間斷靜注呋塞米進行效果分析,以下是詳細報告。
將本院2018年1月~2019年9月接收的確診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12例納入至研究中,根據(jù)入院奇偶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56例)中,男、女比例為30:26;年齡38歲~68歲,均值(51.63±5.21)歲;研究組(56例)中,男、女比例為32:24;年齡39歲~66歲,均值(51.58±5.12)歲;在基礎資料上,包括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入院后,所選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具體有強心劑、擴張血管藥物及利尿劑等。呋塞米(批號:國藥準字H44022506;廠家:廣東南國藥業(yè)有限公司)。
研究組:靜脈持續(xù)泵入采用微量泵,100 mg呋塞米加入0.9%氯化鈉90 ml,然后按照10 ml/h的持續(xù)泵注(相當于呋塞米10 mg/h)。
對照組:間斷靜注呋塞米40 mg,頻率調(diào)整為每次4~6小時。
統(tǒng)計各組臨床治療效果,并記錄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時間。療效判定:①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表示顯效;②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表示有效;③與上述判定指標不符,表示無效。(總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總有效率。
本次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均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x2檢驗);兩組比較,差異明顯(P<0.05)。
研究組臨床治療效果較對照組更優(yōu)(P<0.05),如下表1。
表1 比較臨床治療效果[n(%)]
研究組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時間相比于對照組偏低(P<0.05),如下表2。
表2 比較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時間(±s,d)
表2 比較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時間(±s,d)
分組 n 呼吸困難 水腫 肺部啰音對照組 56 5.69±1.25 4.85±0.72 5.02±1.13研究組 56 4.61±1.21 3.38±0.71 3.95±1.21 t 4.646 4.879 4.836 P 0.000 0.000 0.000
急性心力衰竭指的是由心臟負荷過重或者心肌損傷等造成心排血量明顯降低,同時提高了肺部循環(huán)壓力,使得周圍循環(huán)阻力提高明顯,進而造成心臟灌注減少、肺灌注減少,最終誘發(fā)呼吸困難、水腫、肺部啰音等臨床癥狀、體征。所以,針對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往往按照血流動力學紊亂糾正、呼吸困難改善等,與此同時,予以擴張血管、利尿及強心等。呋塞米屬于強效利尿劑常見藥物之一,其能夠對腎小管抑制,從而加快氯化鈉主動吸收,進一步提高氯離子含量及鈉離子含量,使?jié)B透梯度差降低,所以,降低了腎小管濃縮功能,從而加快尿液排出速度。間斷靜脈推注方法,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獲取良好治療效果,但是,維持血藥濃度時間短。微量泵注方式,持續(xù)為患者提供藥物,確保血藥濃度處于長時間平穩(wěn)狀態(tài),與人體生理特性相符。由試驗結果分析,研究組治療效果及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時間均較對照組更優(yōu)(P<0.05)。
總而言之,持續(xù)泵入呋塞米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療中效果較間斷靜注效果明顯,不僅可以及早改善臨床癥狀,同時可促進治療效果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