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中國逐步對中職教學模式實施了改革,并出現(xiàn)不少新的體育教學模式。有了新的教學模式,接下來的工作是確保合格的教學質量。出于該種考量,我們需結合教學環(huán)境、條件,提出操作性較強的教學計劃。另外,要對職教模式進行優(yōu)化轉型,對中職教師提出更嚴格的素質與技能要求。唯有打造優(yōu)質、合格的教師隊伍,才能完成職教轉型。
關鍵詞:職教模式轉型;中職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要求;策略
一、 中職體育教師素質現(xiàn)狀
(一)教育理念的先進性不足
任何的教學實踐,均需以教學理念為指導。如果沒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那么教學實踐也將明顯滯后。根據當前的教學狀況,中職體育教師同樣也存在理念先進性不足的問題,也就是:教學工作和時代需求嚴重地脫節(jié)。國家再三強調要推進素質教育,故體育教學相關研究也有明顯的深入。基于該背景,社會以及校園體育理念均發(fā)生巨大的轉變。中職體育教師原本和外界沒有太多的聯(lián)系,不了解時代的前瞻與進步。因此,他們的理念也得不到及時更新。
(二)教育方法的單一化傾向嚴重
縱觀體育教學的多年實踐,每個體育項目達到的鍛煉收效并不一致。如長跑,重點考察人的耐力及其持續(xù)性;短跑,考察了人的爆發(fā)性;球類運動,考察肢體的協(xié)調性。教學時,教師需結合各個考驗選擇適當?shù)姆椒?。如此,達到最佳的教學收效。而從當前教學工作分析,很多教師均會選擇單一方法,成效不明顯,學生潛能也得不到挖掘。
(三)教學專業(yè)化水平不高
教學專業(yè)化水平低,這是中職體育教師的共通點。實踐中,有些老師缺乏扎實的理論知識,經常會出現(xiàn)或大或小的教學事故。同時,有些老師在授課方法、機械操作上還不是非常專業(yè),沒有辦法對學生提供正確的示范、指導。中職體育教師的任務,是指引學生去學習。專業(yè)化水平低,對學生進步有極大的阻礙作用。
二、 中職教師職教模式轉型面對的主要問題
1. 由于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限制,很多教師還很難和現(xiàn)代教學并軌。
2. 體育教學中,不少教師還需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理論建設。往常教學以及訓練強度比較大,體育教師幾乎沒時間開展科研調查,無法總結與中職體育教學相符的教學理論。而他們既有的知識體系,由滿足不了現(xiàn)代教學得實際需求。
3. 在各個學科中,體育教學的功能和地位長期被低估。教學上,很多體育教師均是盡心盡力。然而,體育課本身易被忽略,時間被其他科目搶奪。就連場地,也有被占用的情況。因此,中職體育教育的地位并不高,挫敗了教師的熱情度與科研的參與能動性。從間接層面上,不利于提升他們的職業(yè)素質。
4. 轉型期間,中職教師自身對高等職業(yè)教育缺乏清晰的認知。中職、高職教育均為職業(yè)教育,但它們在理念、內涵上卻有明顯的不同。轉型階段,不少中職教師最大的問題在于對高等職業(yè)教育沒有清晰而可觀的認識,不清楚轉型應達成的目標。更有甚者,認為高職實際上是對中職教育的一種延伸,難以滿足高職教學和學生的共同需求。
5. 中職教師在轉型階段,綜合能力與知識體系明顯受限。高職教育,對于教學能力較為關注,對教師個人的綜合素養(yǎng)也有嚴格的要求。有些中職教師,還需從素質和學科能力上多下功夫,汲取其他科目的理論知識與教學經驗,以事實高職教學。相比中職教師,高職教育對知識結構有著更嚴格的標準。在轉型時,很多中職教師可能無法適應。
6. 在轉型階段,有些中職教師可能出現(xiàn)無法應對,準備不全的情況。傳統(tǒng)的中職教學中,他們可以輕松應對。而轉型后,教學模式有很大的轉變,部分中職教師沒有做足心理準備,心中可能會有很大的壓力,無法在短期內進行轉型。
三、 中職體育教師模式轉型具備綜合素質的策略
(一)轉變教學理論
堅持以教學理論、思想為行動指南。高職教學理論上,要大力倡導‘健康第一;教學模式上,認清職業(yè)、本科體育教學二者的差異,從思想上做出轉變,增強綜合素養(yǎng),提升適應能力,努力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二)轉變教學目標
國內的體育教學中,教學目標始終是中職教學的重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操作技能、運動技術比較重視。從這點上講,各專業(yè)安排的體育教師均是相似的。現(xiàn)代高職教育基本上是以就業(yè)為主導,以學生為重心。改革中,要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滿足崗位需求上來。教學方面,需要對專業(yè)進行針對性學習。
(三)教學實踐模式上的轉型
教學模式的轉型,應遵從相應的流程與步驟。一是對教學內容、目標以及任務做到心中有數(shù);二是結合自己的知識理論,向班上學生進行現(xiàn)場講解,并示范標準的技術動作,引導他們學習、訓練;三是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結果、成效做出評價。
(四)課堂的構建方式轉型
課程體系的構建,體現(xiàn)了一名教師的教學能力。在體育課程體系中,有兩個重點部分。一是理論教學,二是職業(yè)技能訓練。前者的教學目標在于應用,需將社會需求、技術教育進行融合,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而實踐教學,需重點對課堂模式做出轉變。結合職業(yè)的特點,構建與專業(yè)相符的體育教學體系,進行針對性授課,增強職業(yè)勞動方面的能力。
(五)教學評價模式的轉型
結合教學目標的執(zhí)行狀況,進行評價。針對體育課程,教師可下列三個部分實施評價,一為學生學習,二為學生自評,三為課程建設。利用上述學習模式,師生均有樂觀的心態(tài)。教師可以對自己提出更嚴格的教學要求,而學生也能在學習中自我突破。
四、 結束語
在中職教育體系中,體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對于增強學生素質、塑造自身品格有極大的意義。作為體育教育的組織與引導者,中職體育教師應秉承崗位的良好道德,樹立起較高的專業(yè)和技術素養(yǎng),為體育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大的貢獻。現(xiàn)代社會,教育事業(yè)備受各界的關注,對中職教師轉型也帶來新的機遇和可能。在教育教研中,教師需形成明確的主體意識,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方法,學會靈活運用;教學理論上,應勤懇踏實,形成新的知識觀念,提升個人的職業(yè)素養(yǎng)。唯有如此,中職體育教師才能找到今后教學的正確方向,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與學科素養(yǎng),對體育教學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洪圣達.對中學體育教師能力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教育探索,2018(10):92-93.
[2]盧軍.中職學校體育教師專業(yè)能力發(fā)展思考[J].職業(yè),2018(6):53-54.
作者簡介:
高晶,天津市,天津市第一商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