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小紅 覃曉紅 盧美秀 王婉超 陳群青
妊娠、分娩可引起自然分娩初產婦生理狀態(tài)損傷,加之軀體痛感影響,這些因素的疊加都會給產婦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影響,產婦也常常會出現情緒焦慮的情況,且易誘發(fā)產后抑郁癥[1~2],這種不良情緒不利于產婦的產后康復。且有學者指出,初產婦由于缺乏育嬰知識,擔憂無法對新生兒展開合理的照護,影響產后角色轉換,不利于健康轉歸[3]。知識-信念-行為(KAP)模式通過給予個體專業(yè)、科學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所需知識、技能,以轉變觀念,采取健康行為[4~5]。本研究選取我院96例自然分娩初產婦,利用新型的護理模式來研究其效果,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桂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自然分娩初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8例產婦。對照組患者年齡21~38歲,產程8~13 h,平均產程(10.56±1.14)h,妊娠周期37~41周;文化水平:初中以下13例,高中18例,大學以上17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38歲,產程8~13 h,平均產程(10.28±1.09)h,妊娠周期37~41+5周,文化水平:初中以下11例,高中18例,大學以上1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所有參與本次實驗的產婦都屬于自然分娩產婦,在實驗之前都征求了產婦及其家屬的同意,產婦言語能夠正常交流。②排除標準:有不良分娩;精神異常;抑郁病史;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對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主要是和產婦講解一些產后的知識,能夠讓產婦具備更好照顧嬰兒的能力,給予產婦提供更多方面的指導。1.3.2 觀察組 對患者采用微信隨訪聯合KAP模式。
13.2.1 組建團隊 成立小組,選擇有著豐富經驗的主管護師來擔任本次小組組長,建立微信交流群、微信公眾號,細致、耐心地在產婦出院時,由責任護士引導加入,建立護理檔案。
1.3.2.2 評估 詳細了解產婦年齡、社交、職業(yè)、家庭、文化程度、心理狀況等基本情況及對產褥期、育嬰知識的掌握程度,找出產婦的健康需求。
1.3.2.3 傳授知識 定期通過微信平臺推送心理調節(jié)、產后角色轉換、育嬰等知識,內容包括:①心理調節(jié):分析產婦焦慮、抑郁等心理產生因素,給予針對性指導,引導其以積極、輕松的心態(tài)面對新的身份。②母乳喂養(yǎng):給產婦普及母乳喂養(yǎng)的重要性,讓產婦了解母乳當中含有大量嬰兒所需的物質,讓產婦能在思維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此之后要指導產婦母乳喂養(yǎng)的技巧、自我乳房護理的方法、如何正確處理哺乳過程中的問題,使其能夠堅持母乳喂養(yǎng)。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搭配一些母乳喂養(yǎng)的影視資料讓產婦自主學習,以便能夠為嬰兒提供足夠的母乳。③生活細節(jié):對哺乳技巧、下床活動、飲食、休息等生活細節(jié)進行指導,使其了解到注意生活細節(jié)的重要性。④角色轉換宣教:詳細講解嬰兒照護相關知識,并引導產婦保持樂觀、放松的心情,要不斷引導產婦如何與新生兒進行互動,以便能夠充分增強產婦母親角色的幸福感,讓產婦能夠提升自身情緒。產婦閱讀后,如果不懂可以在微信群內提問工作人員,此時就需要護理人員能夠組織固定時間在微信群進行詳細講解,或者是對于仍然存在不熟悉的產婦,能夠面對面和產婦進行交流,給予產婦一定的指導。
1.3.2.4 轉變觀念 鼓勵產婦講述自己的想法,在產婦遇到疑問之后,護理人員應該及時給予產婦細致解答,并且鼓勵產婦家屬能夠給予產婦更多的陪伴,在照顧產婦的同時,能夠幫助其轉變觀念,適應母親角色。
1.3.2.5 產生行動 充分與產婦溝通了解產婦內心想法,與其共同制定短期、長期目標,并給予充分的技術、信息支持,以促進行為改變(如注意生活細節(jié)等)。
1.3.2.6 評估 與產婦共同討論自身行為轉變給自身及嬰兒帶來的眾多好處,能夠讓產婦去積極保持健康的生活行為。
1.4 觀察指標 分別在干預前和干預后3周測評。①角色轉換方面:根據評判實驗結束后的產婦心理狀態(tài),能否更好的去適應母親角色,能否給予嬰兒更多的細致照料,心理完全適應為良;未達到上述標準為差。將優(yōu)、良計入優(yōu)良率。②利用SCL-90評估兩組患者生存質量。③干預前后以PSQI量表評估兩組睡眠質量。④以科室自制量表評估兩組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護理滿意度,滿分100分,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護理滿意度與評分正相關。
1.5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角色轉換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角色轉換優(yōu)良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角色轉換情況對比 例(%)
2.2 兩組產婦SCL-90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產婦SCL-90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SCL-90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產婦SCL-90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相比,aP<0.05
組別 n 人際關系敏感 焦慮 抑郁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8 2.04±0.29 1.29±0.18a1.95±0.32 1.31±0.24a1.85±0.42 0.28±0.07a對照組 48 1.96±0.31 1.76±0.27a1.98±0.35 1.69±0.34a1.87±0.39 1.37±0.32a t 1.306 10.035 0.438 6.326 0.242 23.054 P 0.195 0.000 0.662 0.000 0.810 0.000
2.3 兩組產婦PSQI評分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產婦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PSQI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產婦PSQI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干預前相比,aP<0.05
組別 n 睡眠時間 睡眠質量 催眠藥物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48 1.79±0.33 1.19±0.18a2.09±0.32 1.29±0.23a1.58±0.38 0.79±0.21a對照組 48 1.82±0.31 1.57±0.29a2.15±0.34 1.82±0.37a1.62±0.40 1.18±0.26a t 0.459 7.713 0.890 8.429 0.502 8.085 P 0.647 0.000 0.376 0.000 0.617 0.000
2.4 兩組產婦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產婦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護理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表4 兩組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護理滿意度比較(±s,分)
組別 n 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 護理滿意度觀察組 48 92.06±3.74 95.47±3.08對照組 48 79.85±9.83 83.52±6.16 t 8.043 12.021 P 0.000 0.000
近年來,隨著產科診療技術的改進、優(yōu)生優(yōu)育理念的普及,選擇自然分娩方式的初產婦逐漸增多[6]。但由于妊娠、分娩均為較強烈的生、心理應激源,加之自然分娩的生理痛感,可引起不良情感,與此同時患者由于初次生產,對于一些育嬰知識了解存在不足,無法很好的適應母親角色,不利于嬰兒的健康成長[7]。因此,實施有效的健康宣教,恢復產婦心理健康,能夠幫助患者有效增加母乳,對于嬰兒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護理服務已不局限于傳統媒介,微信、QQ等即可使患者享受健康教育、護理指導[8]。本文研究所利用的微信聯合KAP的模式就是一種拓寬的護理模式,能夠有效幫助產婦康復,并增強產婦的育嬰經驗,讓產婦更容易適應母親角色。微信隨訪聯合KAP模式可幫助產婦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形成正確認知,避免專業(yè)知識缺乏所致的焦慮、恐懼感,并幫助產婦掌握科學的心理調節(jié)方式、照護技能,增強其照護信心,使其充分感受母親角色的幸福感,以積極、輕松的心態(tài)面對新的身份[9]。最終通過實驗數據也可以明顯的觀察到,在角色轉換方面,觀察組的產婦能夠更為適應母親角色,而在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方面也是觀察組明顯較高,在SCL-90方面觀察組的評分較低。表明了這種模式的效果較好,可提高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促進產后角色轉換,改善生活質量。微信隨訪聯合KAP模式充分發(fā)揮,可以根據不同產婦的不同生活習慣來對產婦進行更為合理的針對性指導,幫助產婦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也能夠更加規(guī)范產婦的飲食結構,讓產婦的各組織臟器的功能得到改善,從而保障產婦的快速康復,也能讓產婦更適應母親角色,提升照顧嬰兒的能力,觀察組PSQI評分表明微信隨訪聯合KAP模式可以改善睡眠。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高則表明微信隨訪聯合KAP模式應用于自然分娩初產婦,可提高護理滿意度。分析其原因與軀體癥狀好轉、睡眠質量改善等有關。
綜上所述,微信隨訪聯合KAP模式應用于自然分娩初產婦,可提高其母乳喂養(yǎng)技能掌握度,能夠增強產婦的母親角色感,同時也能夠讓產婦更快速地康復,更有利于產婦健康,能贏得產婦的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