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桃,馮炳棋,黃燕清
廉江市人民醫(yī)院新生兒科1、產科2,廣東 廉江 524400
胎膜早破在臨床上屬于妊娠晚期的常見并發(fā)癥,是指胎膜在臨產前就出現(xiàn)了自然破裂[1],研究認為胎膜早破以及與胎膜早破關系密切的絨毛膜羊膜炎均是引起新生兒敗血癥的重要危險因素[2]。如果胎膜早破不能及時處理,則容易發(fā)生嚴重的宮內感染,病原菌可通過血行感染、臍帶直接感染以及吸入羊水等多種途徑造成胎兒受累,導致早發(fā)型新生兒敗血癥(EONS)的發(fā)生[3]。EONS目前是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本病早期無典型癥狀,加之新生兒機體免疫力低且病情進展迅速,因而需要早期識別并進行積極的干預。血培養(yǎng)是EONS 診斷的金標準,但是該檢查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因而無法對疾病進行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因此,尋找早期診斷EONS的血清學指標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4]。本研究旨在探討胎膜早破新生兒臍血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C 反應蛋白(CRP)與EONS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 選擇廉江市人民醫(yī)院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期間收治的132 例胎膜早破產婦納入觀察組。納入標準:①單胎妊娠且經陰道自然分娩者;②符合胎膜早破的相關診斷標準[5]。排除標準: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壓疾病,以及肝腎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惡性腫瘤等疾病者;②新生兒合并染色體異常、先天畸形以及其他遺傳疾病者。選擇同期未發(fā)生胎膜早破的健康產婦50例納入對照組。兩組產婦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產婦均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兩組產婦的基線資料比較
1.2 臍血CRP、TNF-α測定方法 所有新生兒在娩出后由助產士操作對臍血進行采集,血標本靜置后離心取上清液,將其保存于-80℃條件下待測。臍血TNF-α、CRP 水平采用ELISA 法檢測,操作步驟均嚴格按試劑盒的說明書要求進行。
1.3 診斷標準
1.3.1 絨毛膜羊膜炎 絨毛膜羊膜炎可以經病理診斷確診,也可通過臨床診斷。臨床診斷標準[6]:孕婦在排除其他感染的情況下出現(xiàn)體溫≥38℃,且至少包含以下中的一項:①產婦心率、胎心率分別在100 次/min 或在160 次/min 以上;②子宮存在壓痛;③白細胞計數(shù)明顯升高,在15×109/L 以上;④陰道有膿性排出物。如果無發(fā)熱需具體以上4 個條件方可診斷。
1.3.2 EONS診斷標準[7]新生兒在生后3 d內發(fā)病,血標本培養(yǎng)陽性。
1.4 分組方法 記錄觀察組產婦中絨毛膜羊膜炎及EONS發(fā)生情況。根據(jù)產婦是否發(fā)生絨毛膜羊膜炎分為絨毛膜羊膜炎組和非絨毛膜羊膜炎組,并根據(jù)新生兒EONS發(fā)生情況分為EONS組和非EONS組。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新生兒的臍血CRP、TNF-α水平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的臍血CRP、TNF-α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絨毛膜羊膜炎組和非絨毛膜羊膜炎組新生兒的臍血CRP、TNF-α水平及EONS發(fā)生率比較 132例胎膜早破者中合并絨毛膜羊膜炎者31例,非絨毛膜羊膜炎者101 例,絨毛膜羊膜炎組新生兒臍血CRP、TNF-α水平明顯高于非絨毛膜羊膜炎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絨毛膜羊膜炎組新生兒的EONS發(fā)生率為32.26%(10/31),明顯高于非絨毛膜羊膜炎組的7.92% (8/1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930,P<0.05),見表3。
表2 兩組新生兒的臍血CRP、TNF-α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新生兒的臍血CRP、TNF-α水平比較(±s)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132 50 CRP(ng/mL)420.43±108.19 325.18±90.29 4.889<0.05 TNF-α(pg/mL)25.64±7.21 9.84±2.20 13.762<0.05
表3 絨毛膜羊膜炎組和非絨毛膜羊膜炎組新生兒的臍血CRP、TNF-α水平的比較(±s)
表3 絨毛膜羊膜炎組和非絨毛膜羊膜炎組新生兒的臍血CRP、TNF-α水平的比較(±s)
組別絨毛膜羊膜炎組非絨毛膜羊膜炎組t值P值例數(shù)31 101 CRP(ng/mL)705.27±210.29 295.38±82.31 16.078<0.05 TNF-α(pg/mL)41.89±10.48 10.66±3.18 28.427<0.05
2.3 EONS 組與非EONS 新生兒臍血CRP、TNF-α水平的比較 胎膜早破者新生兒共發(fā)生EONS 18例,EONS組新生兒臍血CRP、TNF-α水平明顯高于非EONS 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EONS組與非EONS組新生兒的臍血CRP、TNF-α水平比較(±s)
表4 EONS組與非EONS組新生兒的臍血CRP、TNF-α水平比較(±s)
組別EONS組非EONS組t值P值例數(shù)18 114 CRP(ng/mL)868.20±207.35 317.48±80.82 17.542<0.05 TNF-α(pg/mL)61.74±19.49 11.93±3.17 25.720<0.05
胎膜早破在臨床上發(fā)生率較高,調查顯示其發(fā)生率占到分娩總數(shù)的2.7%~17%[8]。胎膜早破與絨毛膜羊膜炎具有病因學上的緊密聯(lián)系,且胎膜早破也被認為是導致產婦絨毛膜羊膜炎和新生兒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分析其原因在于胎膜早破一旦發(fā)生則不同程度上破壞了羊膜腔的完整屏障,暴露宮內環(huán)境使其與外界相通,細菌容易發(fā)生上行性感染造成羊膜腔受累,最終引起絨毛膜羊膜炎[9];此外,絨毛膜羊膜炎一旦發(fā)生則加重胎膜水腫,使其局部組織韌性、彈性均受到影響,更容易加重胎膜早破及原有的炎癥反應。CRP是臨床上最常用的炎癥標志物,在炎癥及創(chuàng)傷等因素刺激下可出現(xiàn)迅速的增高。腫瘤壞死因子-α是由單核巨噬細胞及活化T 細胞產生的具有強力介導免疫炎癥反應的炎癥因子,并且可促進大量炎癥因子的釋放[10]。SHOUMAN等[11]對比了新生兒敗血癥中白細胞計數(shù)以及TNF-α、CRP 的診斷價值,發(fā)現(xiàn)TNF-α具有最大的ROC曲線下面積,有最高的診斷價值。但是既往研究以新生兒的外周靜脈血炎癥指標為主,臍血CRP、TNF-α的變化及臨床意義的研究并不多見。
新生兒一旦受到細菌侵襲更容易合并感染及出現(xiàn)全身炎性反應,如不能及時治療可則進展為新生兒敗血癥。研究顯示,活產兒中新生兒敗血癥的發(fā)生率為0.1%~1%,且患兒的病死率可高達15%~50%[12]。早發(fā)型新生兒敗血癥具有起病早、病情重且進展快的特點,更需要引起臨床重視,以早識別、早診斷、早治療[13-14]。血培養(yǎng)是EONS 診斷的金標準,但是培養(yǎng)具有耗時長的劣勢,無法在短期內得出結果,亟需新的診斷方法及血清學指標對EONS進行診斷。本研究中觀察組新生兒臍血CRP、TNF-α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胎膜早破者新生兒臍血CRP、TNF-α出現(xiàn)明顯升高。胎膜早破合并絨毛膜羊膜炎具有較大危害性大,可以明顯增加產婦圍產期的感染風險,還增加了新生兒多種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病風險并升高其死亡率。研究顯示,絨毛膜羊膜炎與EONS 的發(fā)生關系密切,而EONS 是圍產期新生兒死亡或致殘的重要因素[15-16]。本研究132 例胎膜早破者合并絨毛膜羊膜炎者31例,非絨毛膜羊膜炎者101例,絨毛膜羊膜炎組新生兒臍血CRP、TNF-α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絨毛膜羊膜炎組EONS的發(fā)生率也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也進一步說明了胎膜早破合并絨毛膜羊膜炎組新生兒臍血CRP、TNF-α水平明顯升高,且這部分產婦更容易發(fā)生EONS。此外,胎膜早破者新生兒共發(fā)生EONS18 例,EONS 組新生兒臍血CRP、TNF-α水平也明顯高于非EONS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了EONS組新生兒臍血CRP、TNF-α會出現(xiàn)顯著的升高,二者聯(lián)合檢測對EONS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臍血CRP、TNF-α水平在胎膜早破者明顯升高,且在合并EONS 者更高,臍血CRP、TNF-α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EONS 的早期診斷,值得臨床進一步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