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穎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中山大學附屬佛山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頭痛、頭暈、惡心等,常引起血管、腦、腎等代謝性改變,久治不愈可誘發(fā)心血管栓塞或硬化,誘發(fā)心肌缺血缺氧,降低心功能,誘發(fā)冠心病等一系列并發(fā)癥[1]。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可顯著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發(fā)生風險,甚至威脅患者生命。他汀類藥物具有保護血管內皮、降脂、抑制平滑肌增殖與炎性反應等作用,延緩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發(fā)展[2]。賴諾普利屬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可對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進行抑制從而起到降壓效果。本研究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4月就診于我院的200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旨在分析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固定劑量的賴諾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療效及安全性?,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4月就診于我院的200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100例。對照組男58例,女42例;年齡42~75歲,平均(58.74±13.21)歲;高血壓分級:Ⅰ級59例,Ⅱ級41例。研究組男60例,女40例;年齡41~76歲,平均(60.01±12.95)歲;高血壓分級:Ⅰ級62例,Ⅱ級3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入選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入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符合高血壓與冠心病相關診斷標準[3-4],認知功能正常,無過敏體質者。排除標準:血液系統(tǒng)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繼發(fā)性高血壓,精神疾患,惡性腫瘤,急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心律不齊。
1.3方法:對照組給予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藥業(yè)(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0545]聯(lián)合氨氯地平(輝瑞執(zhí)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治療,瑞舒伐他?。嚎诜?次/d,10 mg/次;氨氯地平:1次/d,10 mg/次。研究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賴諾普利(上海中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521),1次/d,10 mg/次。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個月。
1.4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顯效:舒張壓(DBP)下降>20 mm Hg(1 mm Hg=0.1333 3 kPa)或收縮壓(SBP)下降>10 mm Hg,心電圖檢查無心肌缺血,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下降>80%;有效:DBP下降10~19 mm Hg或SBP下降10 mm Hg,心電圖檢查T波倒置變淺>50%或ST段回升>0.5 mV,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下降50%~8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甚至呈加重趨勢。治療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②血壓:使用長坤CK-101S便攜式家用血壓測量兩組治療前、2個月后血壓水平,包括DBP、SBP。③血脂:抽取兩組治療前、2個月后空腹靜脈血,離心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低密度脂蛋白(LDL-C)、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水平。④記錄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臨床療效: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兩組治療前后血壓對比:治療前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血壓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壓水平對比
2.3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比較:兩組治療前血脂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血脂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脂水平對比
2.4兩組不良反應比較: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
高血壓屬于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長期處于高血壓水平,可誘發(fā)動脈血管粥樣硬化,造成血管狹窄、痙攣或阻塞,使供血區(qū)域的心肌發(fā)生缺血、缺氧性改變,誘發(fā)冠心病。血壓升高可引起動脈壁彈性減退、動脈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血管重構、血管平滑肌細胞過度增生等病理變化[5]。與正常人相比,高血壓患者發(fā)生冠心病幾率約高2~8倍,因而積極有效控制血壓十分重要。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主要以擴冠、降壓為主,前者可改善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的血管狹窄,使血流阻力減小,提高心肌供氧與供血能力,后者可降低血管與心臟負荷,改善心肌缺氧[6]。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HDL-C高于對照組,DBP、SBP、LDL-C、TG、TC水平低于對照組,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提示聯(lián)合賴諾普利治療效果更佳。氨氯地平屬于鈣離子拮抗劑,松弛血管平滑肌,使總外周阻力降低,發(fā)揮降壓作用,最大限度的改善心肌缺血癥狀;抑制平滑肌細胞生長與收縮、改善內皮功能,減慢動脈粥樣硬化進展[7-8]。氨氯地平與受體結合及解離的速度較慢,作用時間較長,并可增加冠脈流量與心排血量,增加心肌供氧并減少低氧耗,使運動能力改善,降低血壓,減少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可使DLD受體活化,減少脂肪沉積在動脈壁并抑制膠原合成,發(fā)揮抗動脈硬化作用。瑞舒伐他汀屬于他汀類藥物,可高效選擇性抑制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具有高親水性的二磺法胺基團,有較強的降脂作用,阻礙脂質沉積于血管內皮,延緩動脈硬化的發(fā)生,同時可使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降低[9]。賴諾普利可對ACE的活性進行抑制,降低醛固醇與血管緊張素濃度,使血漿腎素活性升高,降低血管阻力、擴張外周血管,而起到降壓作用;可減少已擴大的左心室,減輕其質量,改善心功能[10]。賴諾普利本身便存在活性,口服后無需經(jīng)肝臟轉換便可發(fā)揮藥物作用,對肝臟無損害性,安全性較高;與ACE緊密結合,作用時間較長,可維持24 h穩(wěn)態(tài)降壓作用。瑞舒伐他汀、賴諾普利、氨氯地平聯(lián)合使用可修復受損血管內皮細胞,使炎性反應程度降低,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狀態(tài),緩解患者病情。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聯(lián)合固定劑量的賴諾普利和氨氯地平可有效降低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壓,改善血脂水平,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