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霞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成為考查的重要導向,閱讀素養(yǎng)、表達素養(yǎng)就是備考的重點。不會閱讀就沒辦法開展語文教學,不會閱讀也會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產(chǎn)生阻礙。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運用群文閱讀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就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展開論述,以求為增進高中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貢獻力量。
關鍵詞:語文課堂;高中語文;群文閱讀
學生完成試卷的過程其實就是一次群文閱讀的過程,他們需要在試題內(nèi)容中獲取信息和判斷信息。群文閱讀教學無疑是為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但是在此背景下,文章的整合難度大、教師的教學能力難以跟上、學生的閱讀量小等問題阻礙著群文閱讀的開展。
一、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運用的意義
首先,能夠突顯語文學科的性質,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結合是語文課程的基本屬性。核心素養(yǎng)從四個方面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根本屬性:語言建構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和文化傳承與理解,高中群文閱讀教學為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點明了方向。語文教師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也需要考慮到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方面,將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與教學的三維目標相結合,突出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點。
其次,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群文閱讀教學更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要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學能力,也更重視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情感體驗和審美情趣的提升,以及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還要對蘊含在文本深層的情感進行體悟。
最后,能夠幫助教師提高教學能力,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一次考驗,也是促進傳統(tǒng)教育觀向現(xiàn)代教育觀轉變的重要節(jié)點,使得教師從課堂教學的權威變?yōu)閷W生學習的引導者、從教材的誦讀者到教材的開發(fā)者、從教學設計的復述者變?yōu)檎n堂模式的創(chuàng)造者,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開拓文化視野,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二、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運用群文閱讀的問題
群文閱讀是一個新興的閱讀教學技巧,在語文特級教師王君教師的“青春語文”教學法中也有所提及,群文閱讀是按照教師和學生選定的主題來進行語文閱讀教學,將閱讀篇目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合在一起,使得語文知識和其中所蘊含的情感疊加,讓學生更為清晰地感受語文課堂教學。但是群文閱讀本身的復雜性決定了它實施起來的困難性。
第一,語文教材的各個文本都是按照單元核心整理好的,要發(fā)現(xiàn)他們其中的核心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打破單元之間的隔閡和界限,將不同單元、不同篇幅、不同主題的內(nèi)容依據(jù)蛛絲馬跡將其聯(lián)系起來,并且讓學生把握其中的規(guī)律,讓學生的審美情趣隨之提升,感受其中的文化,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第二,學生閱讀積累量少一直都是教師難以順利開展閱讀教學的難題之一,高中生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小學和初中多年的語文學習,其知識儲備足夠支撐學生進行閱讀理解,但是由于學業(yè)壓力或者是學生閱讀興趣不高,致使學生的閱讀積累薄弱,閱讀量也未能達到應有的標準。
三、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運用群文閱讀的策略
(一)結合實際整理教材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依據(jù),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首先就需要對語文教材進行一個有效的梳理,明白每一冊的編輯意圖,了解單元目標,根據(jù)當?shù)貙W生的實際情況對于教材內(nèi)容進行添補刪減,設計符合實際的課堂教學目標,總之就是為了要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這個目的。比如,在學習部編版高一上冊語文第七單元寫景抒情散文時,教師和學生可以就文本凸顯作者寫景角度的不同來進行群文閱讀,加以比較,將《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與地壇》等文本加以整合,學習其中的情景交融和情理結合的手法,反復涵泳咀嚼,感受作品的文辭之美,加強知識的遷移,使得群文的“群”更加豐富,知識點間的結合更加富有邏輯性。
(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學生閱讀能力的加強是進行群文閱讀的關鍵,群文閱讀加強了文本之間的遷移性和練習,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很難從這樣的課堂中吸取到知識經(jīng)驗,從而導致學生一堂課下來什么都沒有學習到。教師在進行這樣的閱讀教學之前,首先就需要讓學生有著豐富的閱讀能力基礎。首先語文教師需要在核心素養(yǎng)的指導下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沒有閱讀量的閱讀教學是沒有靈魂的,因為學生無法根據(jù)自己腦海中的信息去移情到群文閱讀教學之中,學生的知識儲備太少會影響群文閱讀的教學質量,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和教學大綱給學生開書單并且定期檢查,比如,《鄉(xiāng)土中國》、《紅樓夢》等課外文本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文化態(tài)度。
(三)教方法
群文閱讀提倡“1+X”的教學方法,形成“一篇帶多篇”的作用。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應有意識地詳講一部分課文,其他課文則讓學生用學習到的方法進行自學。精讀是基礎,略讀是應用,二者搭配起來結合進行。語文教師在講讀課上指導學生理解課文的精髓、抓重難點,課文要講得細,要教給學生方法,使他們對語文要素有所領悟;在略讀課中教師可以稍加提示方法,向學生提出閱讀標準和要求,讓學生帶著本單元的任務進行泛讀。
結束語: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投入實踐的時間還不長,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師精心鉆研教材,與學生積極交流溝通,同時要在教學過程中仔細觀察學生的狀態(tài),選取學生最需要的主題來構建群文閱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多文本閱讀的思維方法,同時還能提高自身比較、整合、反思等語文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和學生都應更加重視群文閱讀。
參考文獻:
[1]鐘福美.開展群文閱讀 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J].當代教研論叢.2018(04).
[2]修芳萍.淺談高中語文全文閱讀教學[J].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2019(03).
[3]陸春芳.開展群文閱讀,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J].語文教學之友.2019(09).
[4]李煜平.高中語文課堂開展群文閱讀的教學策略[J].新智慧.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