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盼盼
摘要:新課改對于現(xiàn)代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突出生活實踐教育作用,尤其是小學英語本身的句型、詞匯就來源于生活,故教師更是要重視對生活教育理論的學習與落實。本文將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作為參照點,結(jié)合新課標要求,分析小學英語教學中生活化的體現(xiàn)方法、落實措施,希望能夠最大化小學英語教育有效性,提高英語教學水平。
關(guān)鍵詞:生活教育;陶行知;小學英語
前言:對我國中小學教育來說,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與思想的啟蒙性、啟發(fā)性作用十分突出。在新課改推進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做好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和小學英語的充分融合,為教育改革提供助力,保障教學有效性。為了在英語課堂上呈現(xiàn)生活化教育價值,教師就需要深入理解生活教育理論內(nèi)涵。
一、展示生活導出詞匯
生活就是一場大課堂,教師需要做好對生活資源的挖掘,并將這些資源引導到課堂當中,保障教學有效性。尤其是在學習英語詞匯的時候,教師更是要發(fā)揮這些詞匯在英語教學的作用與價值。用趣味化的對比、觀察、游戲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單詞的音、形、意[1]。如學習《Colours》這一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就需要意識到生活當中的每一種物品都有自己的色彩,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理解這些單詞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就需要在課前提前準備各種顏色的物品,比如黃色的香蕉、紅色的蘋果、橙色的橘子、綠色的楊桃、黑色的山竹。在學生使用英語答對顏色以后,教師就可以將水果發(fā)給學生。學生在這樣趣味性十足的課堂上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產(chǎn)生了強烈的學習主動性和熱情。如教師在課堂上拿出紅色的蘋果隨后詢問學生:What is it學生隨后反應給出答案It is an apple。隨后教師繼續(xù)提問What colour is it此時學生還不知道colour的意思,此時教師就可以拿出所有的水果告訴學生這些水果乃至我們的生活當中處處都有colour。此時學生反應過來原來colour是顏色的意思。此時教師繼續(xù)提問What colour is it學生就能夠給出答案是red。這種方法趣味性十足,效果十分突出。學生在實物的刺激下提升了知識理解能力和學習水平。
二、引入生活提高教學成效
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生活元素、生活內(nèi)容引入,保障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讓學生自行理解閱讀內(nèi)容、理解英語句型。如學習《Whats the matter 》這一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引入生活,用生活化的途徑督促學生學習,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眾所周知Whats the matter主要就是用來關(guān)心與詢問他人。教學中為了拉近師生關(guān)系,教師就可以將生活內(nèi)容搬到課堂[2]。教師說道:同學們在看到周圍人頭昏腦漲的時候,如何表達關(guān)心他人。此時學生就會說道: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用這種實踐演練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英語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方法,很好的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教育價值和追求。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實踐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高效教育模式,是體現(xiàn)生活教育的重要契機。教師除了要做好教的過程,同時也要搭設平臺,讓學生了解如何實用英語,如何應用英語。英語需要體現(xiàn)在生活實處才能夠最大化英語教育的價值和追求。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能夠體會到英語學習缺陷和問題。為了充分鍛煉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教師就需要創(chuàng)設對應的情景,引導學生走進情景。主動實用知識,去實踐、去練習體現(xiàn)語言鍛煉價值和作用。如學習《Asking the way》這個單元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設計好情景,隨后讓學生進行問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掌握問路句型的使用方式。具體情境為:在逛街的過程中遇到了外國游客,可是外國游客迷路了需要你的幫助,請幫助外國游客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學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需要用到turn left、turn right、you can、how can i go to等句式。情景對話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shù)臑閷W生提供指導與幫助,確保情景能夠順利推進。靈活的教學方式以及課堂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樂趣。學生甚至可以自行選擇角色,在自主對話中完成路線的詢問。學生在進入角色以后享受著學習過程,充分參與到情景訓練、情景練習。
四、生活化作業(yè)體現(xiàn)英語本質(zhì)價值
對于英語教學來說作業(yè)是非常重要的補充部分和拓展內(nèi)容。在作業(yè)的引導下教師能夠很好的檢查與獲知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和學習條件。過去英語作業(yè)大多十分單調(diào),學生無法在英語作業(yè)中獲得足夠多的成長。為了讓學生產(chǎn)生英語作業(yè)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就需要讓學生明白和意識到作業(yè)并不是負擔。教師需要用生活化作業(yè)體現(xiàn)英語學習意義和價值。如學習《Signs》這一單元的時候,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就可以用生活中的各種標識作為對象。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作業(yè):請同學們在回家的路上搜集能夠看到的所有英文表示,用這個過程檢驗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為了完成作業(yè)就會認真的觀察、認真的探索。再比如學習《Birthdays》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英文的方式調(diào)查朋友生日,并設計如何為朋友慶生。學生需要用到when is your birthday以及happy birthday to you這些短語。這樣的活動和學生的生活存在密切關(guān)聯(lián),學生愿意參與其中,學生愿意享受這樣的學習過程。
結(jié)語:英語教育有著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英語本身就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guān)。雖然英語是另外一種語言,但是語言和語言之間有著對應性,比如門和door相對應,雖然有些時候門和door還有很多其他含義,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門和door都代表同樣的意思。教師教學中一定要立足生活實際,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意識到生活化教育意義,走進生活當中發(fā)掘生活當中的英語知識。教師要利用生活化元素,遵循陶行知先生所說的生活教育要求,發(fā)揮生活對英語教學的服務作用,體現(xiàn)英語教育本質(zhì),幫助學生獲得更出眾的英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雪.構(gòu)建生活化的英語課堂——從陶行知教育思想審視鄉(xiāng)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9(27):81.
[2]黃芳.陶行知思想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2):115.
[3]趙麗娜.陶行知生活教育對小學英語教學的啟迪[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