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語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閱讀能力作為衡量語文學習標準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教學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的學科,應該多借助課外的讀物,培養(yǎng)學生們各方面的能力。在閱讀中學生能夠提高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鑒賞力,能豐富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有利于個性和人格的發(fā)展。課外讀物優(yōu)美的感人故事,文字和圖片結(jié)合的藝術(shù)效果能讓學生挖掘蘊藏在心底的美好事物,精神層面得到好的提高。筆者通過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的重要性,找到合適的閱讀方法,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引言
與語文學科的課堂閱讀相比,語文課外閱讀更加有利于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全面激發(fā)。同時,語文課外閱讀在客觀上還可以達到升華小學生情感、凈化心靈以及陶冶人文情操的效果。但是在目前看來,很多師生并未能做到全面關(guān)注語文學科的課外閱讀,而是表現(xiàn)為忽視課外閱讀的心理傾向。探究其中的根源,就在于師生認為課外閱讀并非直接關(guān)系到語文測試成績,因而對于課外閱讀也沒能給予應有的重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大膽進行新課程改革,不斷吸取教訓,總結(jié)經(jīng)驗,讓學生把閱讀當作一種興趣,能獲得各種知識,對于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提高文化素養(yǎng),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
1.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1.1通過閱讀,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更高
小學生的年齡小,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喜歡接觸一些新鮮事物,針對這個特點,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愛好性,讓他們接觸除了語文課本內(nèi)容外的一些其他讀物,讓他們積極主動的去閱讀,并從閱讀中找到快樂,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學生有興趣的課外閱讀,增加了知識量,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會變的很輕松,課堂效率會大大提高。
1.2通過閱讀,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作文的素材只能來源于學生的日常生活體驗和平時的閱讀,經(jīng)常的閱讀可以讓學生的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學生在閱讀中會對一件事物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生活中遇到類似問題后,能夠辯證的去解決,從而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作文中自己的觀點就會更加突出,深受讀者的喜歡。通過閱讀課外讀物,學生理解了語文學習的內(nèi)涵,對一些精美的文章片段具有了欣賞能力,能夠靈活變通的應用在自己的寫作中,擴充了自己的知識量,知道如何有技巧的進行寫作。
1.3通過課外閱讀,學生的修養(yǎng)水平得到提高
當前很多不良的生活習慣充斥在小學生生活中,比如過度的玩電子游戲和上網(wǎng),這些不良習慣消磨了學生的意志力,使他們對任何事情都不關(guān)心,淡漠了人情,也損害了身體。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注意力,從閱讀中體會生活的不易,懂得一個人的內(nèi)在和外在世界,提高他們的情操和美德。
2.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教學策略
2.1選擇合適的書籍
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該舉措必須建立在豐富閱讀資源的前提下。反之如果缺少了豐富閱讀資源作為支撐,那么小學生很難感受到課外閱讀蘊含的趣味性,甚至還會厭倦語文課外閱讀。因此在目前的課外閱讀具體實踐中,教師首先應當為小學生選擇適合于自身的語文課外讀物,確保小學生在接觸課外讀物的過程中能夠表現(xiàn)出強烈的閱讀與探索熱情。作為語文教師來講,對于現(xiàn)有的課外閱讀資源應當致力于整合運用,進而運用多樣化與靈活性的方式來提升課外閱讀的整體教學效果。具體在整合課外閱讀資源的實踐中,教師應當善于發(fā)掘多種多樣的課外閱讀資源,然后對于現(xiàn)有的語文閱讀資源進行有效的篩選,在此基礎(chǔ)上選出適合同學們心理特征以及年齡特征的優(yōu)秀課外讀物。經(jīng)過全面的閱讀資源挖掘以及資源篩選,小學生就可以獲得優(yōu)質(zhì)的閱讀資源,并且在面對課外閱讀時也不再會感覺到十分乏味與單調(diào)。
2.2巧用故事,誘發(fā)閱讀興趣
故事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門戶。兒童的課外閱讀就應從他們最感興趣的故事入手,從聽故事、讀故事,說故事開始,逐漸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能力。小學生尤其愛聽故事,教師可以設(shè)計好下課時間,課上留點時間給學生講個故事,使學生置身于故事的世界中。讓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從而積累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這對于提升作文水平有顯著作用。教師要經(jīng)常有目的、有計劃的向?qū)W生介紹一些書中人物、內(nèi)容梗概或精彩片斷,激發(fā)學生“欲知詳情,請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后,教師可介紹《安徒生童話選》;學了《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后,可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愛因斯坦的生平和故事……這樣學生就會被興趣推動,紛紛要求借書閱讀,在閱讀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實踐證明,只有培養(yǎng)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學生才會變“要我讀”為“我要讀”。
2.3采取問題導入法,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
目前,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工作中,許多學生缺乏閱讀的方向感,即閱讀什么以及如何閱讀。為此,如果要確保課外閱讀指導工作的有效性,教師必須抓住每個學生的問題,并以學生的疑問點為指導工作的起點,以確保開展課外閱讀的指導工作。例如,在使用課本教書之前,教師可以先問幾個問題,以便學生從問題探索的角度閱讀文章,導入此類問題并閱讀相應文章的方法,這不僅糾正了課外閱讀中缺乏方向感的問題,而且還增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注意的是,教師在閱讀問題的產(chǎn)生上應有梯度,以引導學生在閱讀時思考,例如讓學生掌握文章的重點,掌握人物的情感和想法等。
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不僅能豐富學生知識,增長學生見識,開闊學生視野,還能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提升。因此,語文教師應點亮學生的閱讀之燈,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課外閱讀興趣,明確閱讀類型,讓學生盡情的閱讀,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婉真.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93.
[2]趙亞陽.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126-127.
[3]江紅華.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指導的探索[J].內(nèi)蒙古教育,2016(29):33.
[4]王敏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fā)興趣[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08)。[5]陳冬林.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指導方法分析[J].課外語文,2017(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