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菲
摘要: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相比于普通的高中生,其思維邏輯、學習方法等是存在差異的。在強烈的好奇心和活躍思維的驅使下,他們開始厭倦傳統(tǒng)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渴望一種新的、開放性的教學模式。隨著網(wǎng)絡化、信息化技術水平的提高,慕課、微課、網(wǎng)絡課堂等開始出現(xiàn),其與教學工作相結合促使了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在中職教學中,計算機是重要的專業(yè)學科,在新形勢下利用以慕課為前提,開展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的混合式教學是滿足當前教育教學以及學生發(fā)展需要的,有助于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xiàn)。
關鍵詞:慕課;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混合式教學
Abstract: For stud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ared with ordinary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ir thinking logic and learning methods are different. Driven by strong curiosity and active thinking, they began to get tired of the traditional blackboard chalk teaching mode and longed for a new and open teaching mod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network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OCs, micro-classes, online classes, etc. have begun to emerge, and their combination with teaching work has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blended teaching models. Computer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subjec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i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use of MOOCs as a prerequisite to carry out the blended teaching of computer scienc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s to meet the needs of current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to help 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effects.
Keywords: MOOC;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major; blended teaching
一、前言
現(xiàn)如今網(wǎng)絡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廣泛應用,并呈現(xiàn)出很多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其中,慕課以在線課程為核心,其現(xiàn)代化的教學理念、多元化的課程資源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中職教育階段的學生個性特點更加鮮明,他們不滿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導致傳統(tǒng)課堂教學點問題逐漸增多,雖然教師也在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教學,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與中職學生的學習需要不相適應。隨著慕課的出現(xiàn),其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形成混合式教學模式,為中職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方向,基于慕課的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混合式教學也迎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慕課概述
慕課,即MOOC,意為“廣泛的、開放的、在線課程”[1]。慕課在2008年,由加拿大Dave Cormier和Bryan Alexander首次提出[2],然后在全球范圍內獲得相應與推廣。從廣義上說,慕課不只是在線課程,其中還有慕課平臺,這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在線學習平臺,而是一個綜合性的社區(qū),其中包含在線課程、師生互動、學生交流以及線上考試等內容。狹義上的慕課就是某一學科的線上課程資源。慕課注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xiàn),強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發(fā)揮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優(yōu)勢,實現(xiàn)優(yōu)質教學資源的大規(guī)模分享。慕課的出現(xiàn)使傳統(tǒng)教學的時空限制被打破,先進教育理念、優(yōu)質教育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有了積極傳播的途徑和渠道。
慕課這一在線的學習模式具有3個方面的特點(如圖1)。首先,大規(guī)模性。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慕課面對的學習者數(shù)量是比較多的,不是傳統(tǒng)課堂上的幾十個、幾百個,學生的規(guī)模是比較大的。其次,開放性。對于慕課教學,只要是對在線課程感興趣的就可以進行學習,不會受到地區(qū)、國籍等影響[3]。其次,在線網(wǎng)絡課程。學習者不需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進入到課堂中學習,只要在網(wǎng)絡上就能夠選擇自己需要的課程進行學習,不會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隨時隨地學習知識。
三、混合式教學模式概述
混合式教學模式就是將傳統(tǒng)學習方法的優(yōu)勢與e-Learning優(yōu)勢相結合,二者優(yōu)勢互補,獲得最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如圖2)。也就是說,混合式教師尊重教師與學生的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更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首先,混合式教學模式具備傳統(tǒng)教學與網(wǎng)絡的雙重優(yōu)勢?;旌鲜浇虒W模式以慕課為前期不斷發(fā)展。最初慕課強調的是完全的線下教學。對于線下教學而言,其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管理困難、成本高、不可控等問題,隨著慕課平臺的建立,慕課開始大量的在網(wǎng)絡上傳播,中國教育者提出通過“MOOC+SPOCS”實現(xiàn)教學的混合教學模式[4],能夠將課程管理與知識傳授相結合,實現(xiàn)網(wǎng)絡化的課程教育。其次,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將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能夠轉變學生知識學習的模式,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學生提問會打斷教師授課,影響整個教學進度,而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與教師進行在線交流。最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課堂上幾十分鐘的學習,可以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反復學習,具有便捷性。但對于不自由的考試,還需要有良好的、健全的流程提供保障。
四、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
基于慕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就是將慕課與傳統(tǒng)教學結合起來,通過傳統(tǒng)面對面教學與網(wǎng)絡在線課堂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通過互動開放性的慕課平臺建立動態(tài)化、多樣化的在線學習資源庫,使學生在課前能夠充分的自主學習,課堂上集中講解學生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實現(xiàn)小組的探究與合作。課下通過慕課平臺布置作業(yè),幫助學生答疑解惑,更好的延伸傳統(tǒng)課堂?;谀秸n平臺的混合式教學主要涉及三個環(huán)節(jié),線上自主學習、課堂中面對面教學、課后延伸評價[5]。
不管是慕課,還是混合式教學都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將二者相結合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其在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中發(fā)揮出正面、優(yōu)勢的作用。
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為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設計實施過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具體如下。
(一)整體性
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學,要降人才培養(yǎng)作為根本的目標,科學的構建核心課程體系,保證慕課資源深入的與課程內容相結合,實現(xiàn)二者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同時科學研究課程內容,全面把握其中涉及的其他領域和學科的知識,使混合式教學更加系統(tǒng)。
(二)綜合性
教學中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層次性的對課程資源進行建設,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和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意識能力,注重學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同時,不管是已有的慕課資源還是自主開發(fā)的,需要有一定數(shù)量的真實任務,保證能夠將實際崗位內容反映出來[6],讓學生結合具體任務實踐探究,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更好的實現(xiàn)學生全面進步。
(三)開放性
慕課平臺下的混合式教學需要具有時代特點,并且與師生的個性化需要相適應。發(fā)揮信息技術手段,科學的引入影音圖文等內容,使教學內容更具開放性、多元化、動態(tài)化的特點,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的理解知識,實現(xiàn)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四)互補性
慕課平臺下的混合式教學,需要教師針對性的對學習資源進行設計,使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不足得到彌補,特別是線上的自主學習資源、線下的自主復習資源,發(fā)揮線上、線下資源的優(yōu)勢,將慕課與傳統(tǒng)教學有效互補,順利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
五、基于慕課的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混合式教學
計算機專業(yè)的課程內容不僅有理論知識,還有實踐操作,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完成理論教學,并開展高效的實踐教學,作為教師而言需要面對很大的挑戰(zhàn)?;谀秸n的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程教學,將線上教學與課堂實踐相結合,通過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實現(xiàn):課前準備,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指導;課堂中教師為學生解答疑惑,突破重難點,引導學生提問思考,實現(xiàn)小組合作探討,科學評價;課后延伸鞏固提升[7]。在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jù)課程內容科學的進行教學設計,保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谀秸n平臺的混合式教學設計模型如圖3.
(一)課前準備
在教學前,教師需要對現(xiàn)有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課件視頻、實訓材料、練習題目等進行明確梳理,結合慕課平臺的資源結構優(yōu)化課程設計。對于教學而言,其成功與否與教學資源的設計質量密切相關。教師要保證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同時密切結合教學知識點,促進學生合理化教學,順利突破教學重難點。
比如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程中,《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這一課,當前主要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網(wǎng)絡上有很多慕課的資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資源都適用于目前中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生的學習需要,要結合中職教學的需要,注重知識傳輸與能力培養(yǎng)。這門課的在線學習將實踐操作放在主要位置,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教學目標,利用視頻圖片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課前準備不是傳統(tǒng)的備課,而是教師科學的剪輯編輯已有慕課資源[8],使大部分學生自主學習后能夠明白,少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學習后能有所收獲,并將在線學習的內容放入到校內的spoc平臺上,學生課前預習就是在上課之前通過在線的方法學習視頻內容,教師利用平臺分析數(shù)據(jù),對學生視頻的完成進度以及情況進行分析查看,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課堂教學
《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操作性,課程教學旨在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能力,所以在課堂教學中使用部分翻轉模式,花整節(jié)課的1/6左右的時間對知識點進行梳理總結,加深學生的印象,然后再結合新教授提出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教師進行結論總結,并進一步分析重難點問題。結合學生的預習情況設置不同層次的任務,做到因材施教,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由教師為學生服務。由于中職計算機教學通常是大班授課,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常會出現(xiàn)顧此失彼的情況,為此可以運用同伴教學法,也就是利用同伴中的某一個人對其他同學的學習進行帶領或者指導。教師選擇幾個計算機操作能力強的學生,讓他們先學習,在課堂上就可以幫助其他學生,這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是極為有利的。同時還有助于學生探究欲望、學習潛力的激發(fā),實現(xiàn)教學相長。在上機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操作情況進行觀察,明確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學生完成作品之后組織進行討論與評價,說出任務完成的優(yōu)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學生彼此之間相互進行問題的提問并解答,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提高知識學習的興趣。課堂教學中,教師適當?shù)慕槿?,對整?jié)課的節(jié)奏進行把握。學生任務完成之后,教師要設定問題,讓學生分組回答,從而對知識進行鞏固。積極改革在線學習評價,按照課前在線學習20%+課堂實訓50%+課堂討論20%的比重評價學生[9],通過平臺后臺統(tǒng)計學生的在線觀看視頻情況、練習數(shù)量等。課堂討論中登記學生每次發(fā)言的情況,作為課堂討論評價的參考。開展學生相互評價,再在此過程中逐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溝通以及表達能力,在討論思考中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積極鼓勵不善于言辭的學生,讓他們認識到實現(xiàn)問題結果對錯并不是主要目的,參與的過程才是關鍵。
(三)課后拓展提升
《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使用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線下相互融合、配合,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和學,能夠讓學生從更高層次上對知識點進行思考,并深入了解所學內容,對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習后,教師利用慕課平臺將優(yōu)秀的微課程、知識導圖、素材下載網(wǎng)站中提供給學生[10],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復習,并進行自主測試。
(四)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慕課下的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混合式教學模式是當前新的教學手段,其擺脫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束縛,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意識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的結合,學生對于計算機知識有更加深入的把握和理解,通過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轉變傳統(tǒng)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理論知識強、實踐操作能力弱的情況,對于中職學生綜合能力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效果順利實現(xiàn)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應積極擁抱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教育技術,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更好的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并推動中職課程改革的腳步。
參考文獻:
[1]文歡,李欣欣,徐靜,馮鑫.慕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以《復變函數(shù)與積分變換》課程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9,15(23):145-146+148.
[2]宗月萍.基于清華優(yōu)慕課教學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分析——以高職計算機專業(yè)《網(wǎng)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為例[J].中國新通信, 2019,21(07):202-203.
[3]馬文寧,孟彬.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計算機公共基礎課中的推廣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9,15(30):171-172.
[4]王萍,陳章進,莊偉明.慕課環(huán)境下《計算機技術基礎》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7(21):80-82.
[5]楊麗,何紅霞.MOOC環(huán)境下的混合式教學研究--以“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 2017,38(11):115-120.
[6]李素若.基于慕課的編程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C++程序設計》為例[J].軟件導刊, 2017,16(01):189-191.
[7]藍敏.淺談基于慕課的混合式教育模式在高職計算機專業(yè)中的應用[J].計算機產(chǎn)品與流通, 2018(10):213-214.
[8]王賢.基于慕課平臺的中學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以高中信息技術為例[J].中小學電教, 2018(10):60-62.
[9]李喆.基于慕課環(huán)境下的混合式教學課程建設與實踐——以“計算機類網(wǎng)絡通識教育課程”為例[J].科技視界, 2018(20):82-83.
[10]李倫彬.基于慕課及微課的計算機基礎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 2018,20(0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