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高校的教育目標主要是為民族地區(qū)培養(yǎng)人才,由于教育對象具有多元化、復雜性特點,因此,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的優(yōu)秀文化,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價值,通過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民族高校校園文化和民族高校網絡平臺三個路徑將紅色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增強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關鍵詞:紅色文化;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路徑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傳承好紅色基因。當前,民族高校學生生源多元化,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難度較大。而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形成的,在各族學生中具有一致性和認同感,是民族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為此,需要將紅色文化融入到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一、紅色文化的內涵
目前,對于紅色文化的內涵,主要存在三種時限之分。第一種認為紅色文化主要是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產生的文化,比如王以第認為“紅色文化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由中國共產黨人、人民群眾和一切先進分子一起創(chuàng)造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1[1]”第二種認為紅色文化是在新民主主義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產生的文化。如陶璐、胡松認為“紅色文化主要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大量重要的革命紀念物、紀念地,以及這些紀念物和紀念地所承載的革命事跡、所體現(xiàn)的革命精神等。2[2]”第三種認為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現(xiàn)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期產生的文化都是紅色文化。王鸝指出“紅色文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廣大人民為實現(xiàn)民族解放與獨立、國家富強與民主的實踐基礎上形成的一切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3[3]”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紅色文化有一個時間的界定外,還有其內涵的概述。因此,本文認為,紅色文化主要是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形成的一切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二、紅色文化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
紅色文化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運用于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豐富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拓展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增強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價值。
(一)有助于豐富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教育內容是教育的基礎和前提,沒有豐富的教育內容,教育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將紅色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豐富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首先,紅色文化中蘊含了豐富的精神方面的內容,比如革命時期的紅船精神、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改革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等。將這些精神與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相結合,能夠從簡單的課本文字知識升華為精神力量,賦予課本知識深層次的內容。其次,紅色文化包括了物質內容,比如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革命、建設時期留下來的革命遺址、偉人故居等,這些物質文化以直觀的建筑和場地為載體,為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學素材。最后,紅色文化中還蘊含著制度文化。比如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國家管理制度體系、法律法規(guī)等,這些制度文化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素材,能夠豐富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二)有助于拓展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教育方式是將教育內容外化為學生行為的橋梁。因此,教育方式是否適當是影響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紅色文化具有豐富的載體,將其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拓展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首先,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多樣的講課形式。除了必要的課本知識講解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可以利用視頻為學生播放紅色影片、紀錄片以及紅色電視劇等,同時可以請參加過革命、建設并有影響力的人走進課堂為學生進行講解。其次,為民族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提供多元化的視角。校園文化氛圍對學生起著重要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通過校園文化專欄宣傳講解紅色遺址、革命人物等,讓學生從中體會感受這些紅色精神,從而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最后,為學生走出課堂走向實踐提供平臺。紅色文化中的革命遺址、紀念館等為學生進行課后實踐提供了平臺,能夠讓學生真實的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所以,從課堂知識的學習,到校園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再到課后親身的體驗,紅色文化能夠拓展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三)有助于增強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教育效果是檢測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尺。所以,檢驗一個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將紅色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增強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主渠道進行,課堂的呈現(xiàn)方式大多數(shù)為課本知識的講解,同時會有一定的視頻作為輔助理解。但是由于學生是坐在教室里聽或者看,不能很好的實地感受,往往上完課就把上課內容拋之腦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明顯。而紅色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將上課方式從簡單的課堂知識講解,搬到實際的紅色文化遺址中,能夠讓學生直觀親身感受,從而達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
三、紅色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路徑
紅色文化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因此要將紅色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民族高校校園文化、民族高校網絡平臺中,發(fā)揮紅色文化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
“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4[4]”將紅色文化融入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要將其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提高教學能力。教師要深入了解紅色文化中的歷史遺址、重要事跡,將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本中的知識點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上課熱情,增強學生對紅色文化的具體理解,從而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同時教師要利用多種方式進行教學,比如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借助紅色電影,紀錄片等視頻以及紅色歌曲對學生產生更加直觀立體的感受,幫助學生更好地提煉紅色文化的核心思想,使其思想得到一定的升華。其次,大學生要自覺學習紅色文化,增強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大學生要認同黨領導下的紅色文化,在學習紅色文化的過程中要具有高度的自覺性。也要通過參觀革命遺址和紀念館、觀看紅色電影和電視劇、網上檢索紅色文化相關知識等途徑,增加對紅色文化的了解,以便自己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堂上更好的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提高學習效果。
(二)融入民族高校校園文化中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高校校園環(huán)境的熏陶下,大學生的思想行為會受到影響。因此,要注重校園文化的影響作用,將紅色文化融入到民族高校校園文化中。首先,民族高校要組織各種各樣的校園活動。比如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辯論比賽、演講比賽、征文大賽等,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自覺學習紅色文化知識。其次,民族高校要利用多種途徑宣傳紅色文化??梢酝ㄟ^校園廣播站、文化宣傳欄,校園標語橫幅等來宣傳紅色文化,同時也可以利用自身獨特的民族博物館內的相關內容來進行紅色文化的宣傳。最后,民族高??梢远ㄆ谘堁芯考t色文化的學者或在國家發(fā)展過程中有重大經歷的人來學校開設講座。通過講座向學生講解專業(yè)而深入的紅色文化知識以及其豐富的經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給予學生一定的情感共鳴,以達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融入民族高校網絡平臺中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大學生對于網絡的使用頻繁,這在一定程度上為紅色文化融入網絡平臺中提供了契機。首先,民族高校在自身的網站上增加紅色文化的專欄。學生對于學校的網站瀏覽是很頻繁的,通過設置紅色文化專欄,能夠讓學生一進入網站就自覺的被其吸引,從而激發(fā)學生瀏覽的意愿。其次,民族高校設置專屬的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通過每日定時推送紅色文化,讓學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紅色文化,受其感染,轉化為外在的行為。最后,民族高校要打造紅色文化網站。民族高校結合自身的多民族學生的特點,將不同民族的歷史與紅色文化結合,同時附上鮮活的圖片,形成視覺沖擊,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組織網上紅色文化和民族知識的知識競賽、以“我的民族與紅色文化的淵源”為主題的短視頻比賽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感受其紅色文化的價值,對自身的思想和行為產生影響。
紅色文化作為黨領導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文化,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價值。為此,要深入挖掘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將其融入到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民族高校校園文化和民族高校網絡平臺中,對民族高校大學生產生一定影響,從而實現(xiàn)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 王以第:“紅色文化”的價值內涵[J].理論界. 2007(8):45-47.
[2] 陶璐、胡松:“紅色資源”相關概念的辨析[J].江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2(2):32-35.
[3] 王鸝:論紅色文化內涵及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1):268-269.
[4] 中宣部、教育部:<中宣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實施方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年版:2.
作者簡介:
劉芯(1995-),女,漢族,四川敘永人,西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
項目簡介:本項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型科研項目(項目名稱:紅色文化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路徑研究,項目編號:CX2020SP145)資助.
作者單位:西南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