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梅
摘 要:在現(xiàn)在的教學過程中,因為新課標的要求,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越來越看重。這這這得教師們在教授課程時需要擁有一定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高中化學老師不但需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化學的熱愛和探索的意識。支架式教學是一種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值得我們研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支架式教學;高中化學教學
隨著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許多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也不斷受到新的改變。學生能否掌握所學知識,并且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是一個教育的重點問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使得教育教學擁有一定的方向性
一、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高中化學支架式教學的主要方式
想要在日常的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實行支架式教學,需要明確本身的教學目標,充分考慮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習慣等等。教師備課階段所選的教案需要充分的準備,教師需要對在課堂上發(fā)生的請講及問題進行考慮,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應提出怎樣的問題去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如何讓學生對化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且掌握所教授的知識,這需要教師在備課階段能夠認真地思考。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來達成教學目的。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等渠道來尋找一些與本次教學知識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等,讓學生們觀看,使學生們對本次教授的知識擁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是學生們能夠置身于一定的化學情景當中。所以,使用一種適合新課標教育的化學課程教學方式,能夠很好的推進化學學科的課程改革,為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注入新的活力,也為培養(yǎng)出擁有一定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學生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合理運用支架式教學有利于高中化學教學效率的提升,有利于培養(yǎng)化學人才。
支架式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理念,它的基礎理論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堆萊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論,二是建構主義哲學思想觀。在支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們所教導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知識框架與知識體系的構建,這有利于學生們對所學知識有進一步的掌握。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支架式教學模式一般分為五個步驟,即構建支架創(chuàng)設情景,獨立探索,協(xié)作學習和效果評價這五個步驟。那個步驟相互關聯(lián),不斷遞進。這使得教學者對學生們的整體水準有一個大概的把握,不能只要求學生們知識的積累,應主動引導學生們散發(fā)自己的思維,去主動學習,因此,對教學者本身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很好的突出學生是學習主體。將學生放在學習過程的首位。而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上述的教學方式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教學問題。在日常的高中化學課程中,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夠自主探究與合作性探究,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條件靈活變通來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高中課程中,由于每日的課程量較大,教學目標十分緊湊,許多教學目標同時出現(xiàn),這時就應將其分為若干個部分,放入不同的學習支架內(nèi)讓學生們充分掌握從而逐漸遞進,最終達到本次課堂總教學目標。防止因為其他原因而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的。充分提升學生的知識積累和學科核心素養(yǎng)。
二、化學教學與新型支架教學模式的相互融合
首先,通過一些方式將本次課程的問題放入支架內(nèi)。例如“物理上存在的能量相互轉(zhuǎn)換是否在化學上也存在著能量的相互轉(zhuǎn)換”通過這些類似的問題,將學生的思維進行定向的引導,引入到相應的情景當中,讓學生們?nèi)ニ伎枷鄳膯栴},這樣便搭建出了相應的支架,這個過程即是化學學習的過程,也是學生們進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型探索的過程,這便能夠使得教師能夠充分掌握教學的整體節(jié)奏,而不會影響學生們的自主探索。
第二,創(chuàng)設情景,將本課堂所提出的問題與現(xiàn)實中的現(xiàn)象相互結合,注重問題與現(xiàn)實的結合。運用不同的方式去解答,從而吸引祝學生們的注意力,將學生們帶入預設的情境。
第三,獨立探索,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本人自主探索,并且和他人進行協(xié)作討論,支架式教學模式中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激勵學生,盡最大可能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們在教學過程中養(yǎng)成養(yǎng)好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習慣。同時也養(yǎng)成與他人協(xié)作的良好能力。這樣實現(xiàn)化學知識理解的掌握和延伸。因此要求教學者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們本身的興趣,進行一定的引導,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第四,協(xié)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們的合作問題,鼓勵學生們相互討論,交流學生們自己的想法使學生們能夠充分的思考所提出的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分為若干小組,使學生們盡情的交流自身的想法,這樣能夠充分提升課堂的效率,并且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五,總結與評價,當學生們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教師應做出相應的總結和評價,引導學生們的思路,激發(fā)學生們的主動性,從而將學生們引入后續(xù)的課程當中。通過構建支架,創(chuàng)設情景,獨立探索,協(xié)作探索,總結與評價五個步驟,使學生們完全沉浸于預設的場景當中,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充分掌握所傳授的知識,并且提升學生們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的學習課程為例,當教師教授本次課程時,應先預設出實驗支架,通過不同的實驗,使學生們思考實驗過程中相似的部分。例如實驗過程中的化學反應方程式與反應現(xiàn)象,從而思考反映現(xiàn)象的變化,伴隨著怎樣的能量變化?通過不同的實驗而得出相應的實驗結論,尋找實驗結論的相似性,從而得出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的基本定義,然后根據(jù)學生們本身的學習狀況,給予相應的問題進行思考,從而最終使學生們得出的實驗結論轉(zhuǎn)化為相應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們充分掌握所要教授的知識。支架式教學為學生們構建相應的支架,引導學生克服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幫助學生們解決所遇到的困難,使學生們能夠理解所教授的知識,并且在腦海中搭建出相應的知識架構,進而一步培養(yǎng)出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也能讓學生們擁有一定的探索能力。
合理的評價體系的構建是高中化學支架構建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支架式教學的評價體系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做到了以學生為學習主體。2、教師是否在教學過程中調(diào)動出了學生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學生本人是否養(yǎng)成了良好的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和協(xié)作探索的能力。4、學生是否能夠與其他人倆進行良好的交流。5、學生是否對化學知識整體框架有了一定的構建,前后知識是否連貫,對于單一的知識點是否充分的把握理解,整體框架是否完整。6、學生是否對自身的學習情況擁有一定的把握。合理的評價體系的構建能夠使教學者積累相應的教學經(jīng)驗,從而在下次教學中能夠更好地應用支架式教學,也能更好地對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擁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更好地推進新課標教育的改革。
結語: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支架式教學模式既保留了以往傳統(tǒng)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教育創(chuàng)造性,也解決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問題。并且通過一定的支架將學習內(nèi)容進行分類學習,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并且應用于生活當中。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的不斷進步,是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合理的設計出不同的學習支架,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們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們所掌握的知識,讓學生們能夠體會到自己不斷前進的成就感。因此,支架式教學是一種非常優(yōu)秀的教學模式,有助于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楊慶利.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支架式教學設計研究聊城大學,2017.
[2]陳琳琳.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化學支架式敕學設計研寬際.文理導航(中旬.2018.1:66)
[3[王任杰.支架式教學模式下的化學教學設計一以“化學反應的方向”教學為例].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91: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