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丹平
為緊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步伐,構建各類課程協(xié)調(diào)育人體系,努力增強健美操課程思治教育的影響力,通過陳述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意義,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進行分析健美操教育中存在的思政問題,提出了高職院校健美操課程思政改革的有效途徑。
1 高職健美操課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意義
“課程思政”是高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yǎng)的教育體系和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2016年12月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強調(diào):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各類課程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罢n程思政”意味著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主渠道”從思政課延伸擴展到全部課程,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這樣寫道: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育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健美操課作為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青春昂揚、活力四射的獨特魅力,展示學生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時代風采,在校園文化建設發(fā)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本文通過把思政教育和健美操課程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健美操課程中蘊含的德育元素,改革健美操教學模式,在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技能外,能樹立終身體育意識,發(fā)展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最終完成立德樹人的發(fā)展目標。
2 高職健美操教育中存在的思政問題
2.1 學校層面
高職院校實施課程思政,重點在于頂層設計,即要以系統(tǒng)化的思維,結合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制定,從課程體系、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整體設計。目前,大多高職院校在實施課程思政方面停留在做方案、開大會及交材料方面,沒有真正落實到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各門課程中來。健美操課作為體育公選課的一門,相對其它的思政課、專業(yè)課更是處于透明化狀態(tài),沒有重視健美操課程真正內(nèi)涵及在學生成長成才上的育人價值。
2.2 教師層面
在課程中融入思政,教師占主導作用,如何融、融什么、怎么融是教師的基本職責,因為教書育人,是高職院校所有教師的天職。但在課程思政冶與健美操課程的融合過程中很多健美操專業(yè)老師對健美操課程思政冶包涵的內(nèi)容并不能深入理解。目前很多的健美操教師創(chuàng)新意識不足,墨守成規(guī),動作及音樂過于簡單、過時,缺乏觀賞性,動作過于重復,變化較少,音樂一般采用迪斯科鼓點節(jié)奏,沒有鮮明的個性風格,使學生認為他們跳的是廣場舞,而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與傳統(tǒng)的健美操相比,大部分的健美操健身的教學還是停留在傳授健美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即使能按照學校的相關要求在課堂中融入思政元素,但因沒有系統(tǒng)理論培訓與實踐指導,容易生搬硬套,牽強附會,可能會使學生有唐突感,健美操課堂中刻意的追求“思政味”,學生可能會有“說教感”。因此,這對健美操教師在知識傳授的方式與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挑戰(zhàn)。
2.3 學生層面
學生是高職院校實施課程思政的主體,直接決定了學習效果。一直以來,學生對于健美操課的認識程度不高,在學分制的影響下,大多數(shù)學生以修完學分、順利畢業(yè)為目標,忽略了健美操課程的重要性及對增強他們的身心健康,塑造積極向上性格的重要影響,認為健美操課就是隨便玩一玩、跳一跳,對于健美操課興趣不高,消極面對。此外,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文化基礎較差、理解能力不強及體育基礎薄弱,此時,如若不考慮學生的心態(tài)及可接受程度,一味填鴨式的增加思政元素,只會讓學生更加感覺力不從心,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逐漸喪失學習信心。
3 高職健美操課程思政改革的途徑
3.1 學校引起重視,為健美操課程與思政融入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對于高職院校的健美操課程思政改革中,如何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具體教學中,并不是只有專業(yè)教師一人的責任。將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滲透到健美操課程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學校教學的重大責任,也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對于健美操課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也是為了高職院校能夠培養(yǎng)思想政治覺悟高、綜合素質(zhì)強的人才做貢獻,因此學校應該對健美操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必須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如積極的開展調(diào)研與座談,了解健美操課程思政改革所面臨的困難與阻礙,做好相對應的評估工作和整改工作,制定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工作計劃,并對工作進程進行定期巡查察與討論,以此來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學校也要積極地進行創(chuàng)新,把思政專業(yè)課教師拉入課程改革團隊,形成聯(lián)動機制,為健美操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和基礎。
3.2 加強對健美操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訓,提升教師的能力。
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的人才,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師要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業(yè)務素養(yǎng)。高職健美操課程思政改革中,教師的引導是指引他們向前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健美操教師是課堂的掌控者,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著較大的影響,學生甚至會下意識的去模板教師。一直以來,健美操教師以專業(yè)技能為重,對自身及課堂中都忽略了思想育人。因此,高職院校應當統(tǒng)一為健美操教師舉辦各類課程思政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政治修養(yǎng),完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提高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以適應新時代教育的需要。
3.3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在任何教學過程中教師雖占主導地位,但學生才是主體。在健美操課程思政的標準要求下,健美操課堂應該充分讓技能學習與政治思想覺悟相結合,讓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課程內(nèi)容設計上,要從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出發(fā),不能還是延續(xù)傳統(tǒng)上健美操教學的基本套路,從當年健美操教學的大環(huán)境來看,學生已經(jīng)對健美操產(chǎn)生了固定的思維,認為健美操就是女性為了追求減肥而進行的一項運動,并且逐漸有一定的排斥心理,認為健美操屬于廣場舞的一種,適合自己媽媽年紀的舞蹈。因此,在授課內(nèi)容上,要有效結合當前社會的流行性健身操,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自己喜歡或當前流行的健身操。轉變教學理念,健美操不單是教學生學會跳基本的動作,還要教會學生思考與創(chuàng)新,方法上,可以和學生進行角色互換,老師、學生、體育委員或小組長都可以進行輪換,讓學生從不同的角色和角度去看待問題,通過邊學習邊體會,產(chǎn)生共情實現(xiàn)認同感,最終使健美操課程如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形式實現(xiàn)學生思想品德素質(zhì)的提升。
(作者單位:湖南食品藥品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