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高度強調青少年全面均衡發(fā)展的背景下,體育教育愈發(fā)受到關注和重視。本文基于青少年兒童視角,提出一些跳高訓練教學對策,希望可以為新時期國內青少年跳高訓練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青少年 跳高訓練 教學對策
跳高作為一項中小學體育活動,對青少年群體的身體素質、力量、柔韌度以及速度等具有較高要求。特別是如果訓練不當,還可能會給學生的身體造成損傷,如造成肌肉拉傷等。基于此,在開展跳高訓練期間,必須結合青少年的身體素質等實際情況,科學制訂訓練方案,確??梢源龠M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明確跳高訓練原則
在開展青少年跳高訓練期間,為了確保訓練工作有序開展,就需要制訂科學、合理的跳高訓練方案,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要明確跳高訓練原則,具體如下。
(一)要本著適度原則,確保運動負荷的合理性。在跳高訓練期間,教師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青少年的生理與心理特征,立足于運動負荷量的積累,在學生訓練時間與動作數(shù)量逐步增加的基礎上,逐漸增加跳高訓練負荷強度,且負荷增加期間要保證過渡平緩,不可突然間增加負荷的強度,妥善處理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關系。在每次訓練完畢后,教師均要注意引導學生做好肌肉放松。
(二)要強化專項技術和基本訓練相結合的原則,確保運動訓練的有效性。教師需要結合青少年兒童的生理特點,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術的綜合訓練,確保可以全面提升其訓練效果。例如,在實際的跳高訓練中,除了安排專項技術訓練外,還要安排專門的身體素質課,如應用田徑多項訓練以及比賽、持續(xù)、變換等多種訓練方法,確保在發(fā)展青少年身體素質的同時,不會使某個身體部位產(chǎn)生過度疲勞。又或者可以將一套完整的跳高技術分解成若干套,每天讓學生訓練一套,其間進行穿插訓練,借此來提升訓練的有效性。
(三)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對不同身體素質的青少年給予不同的訓練方案。不同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心理承受力以及負荷承受能力等各不相同,所以實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青少年給予不同的訓練方案,具體需要結合青少年的技術水平、身體素質、心理抵抗力以及負荷承受能力等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目標、方法和計劃,尤其是要確保相應運動負荷量符合相應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需求,這是確保跳高訓練有效性的基礎和前提。
二、強化身體素質訓練
(一)強化彈跳訓練。對青少年跳高訓練而言,彈跳素質訓練是最為重要也最為關鍵的訓練方法,其在提升青少年跳高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為了提高青少年彈跳素質,可以通過各種跳躍練習來進行訓練,如先開展水平跳躍訓練,再開展垂直跳躍訓練;先開展雙腳跳躍訓練,再開展單腳跳躍訓練;先開展徒手訓練,再開展負重跳躍訓練;先進行慢速跳躍訓練,再開展快速跳躍訓練,最后再要求全體學員開展助跑起跳訓練。
(二)強化速度訓練。速度于青少年跳高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影響,這主要是由于跳高運動項目涉及直線跑技術和弧線助跑等關乎速度的部分。在速度訓練期間,可以引導學員進行折疊跑、小步跑、負重擺臂、后蹬跑等專門訓練;引導學員進行30m直線加速跑、5~6m半徑圓圈快速跑、8~10步全程助跑或快速節(jié)奏助跑、60m弧線大步跑以及60~80m直線放松大步跑等來提升他們快跑技術。
(三)強化力量訓練。在青少年跳高訓練中,力量訓練也不容忽視,這主要是由于跳高起跳對腰腹力量、蹬伸力量、快速擺動力量以及肌肉的爆發(fā)力等均具有較高要求,所以,教師同樣需要高度重視跳高訓練中的力量訓練。比如,通過采用負重快速深蹲來發(fā)展學生的下肢肌肉力量;通過負重半蹲訓練,可以訓練學員的腰背肌力和下肢力量;通過負重弓步行走,訓練學生的大腿肌肉韌帶力量;通過負重墊步跳訓練和半蹲跳等,發(fā)展學生的下肢膝以及腳踝等部位的關節(jié)力量。需要注意的是,對上述涉及負重訓練的內容,相應的負重量需要結合青少年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合理確定,避免學員出現(xiàn)高負荷訓練情況。
三、注重持續(xù)跟蹤訓練
為了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青少年跳高訓練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科學評判青少年跳高訓練效果,就需要強化持續(xù)跟蹤訓練,必要的時候可以借助大數(shù)據(jù)等先進技術和理念,確??梢酝ㄟ^科學、完善的跟蹤訓練方案來提高青少年跳高訓練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提前設定若干個基本的體能訓練指標,針對不同學生建立專門的跳高訓練狀況跟蹤檔案。在開展跳高專項體能訓練后,教師需要將所獲得的訓練數(shù)據(jù)錄入到對應學生的檔案中,借助大數(shù)據(jù)技術來分析各個學員的跳高訓練效果,以及跳高訓練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之后需要結合相應的訓練效果來及時制定恰當?shù)慕虒W調整策略,確??梢圆粩嗵嵘哂柧毜挠行?。
總之,青少年跳高訓練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協(xié)調發(fā)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為了提升跳高訓練效果,需要明確跳高訓練的選擇,強化彈跳素質、速度水平以及力量素質等專項訓練,同時需要注重持續(xù)跟蹤訓練,確??梢圆粩嗵嵘嗌倌甑奶吣芰?。
(作者簡介:張碧仙,男,大專,莆田市城廂區(qū)少年兒童業(yè)余體育學校,中級,研究方向:田徑訓練)(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