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采用階段式帶教方法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我院實習的40名同學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0名,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研究組運用階段式帶教法進行護理教學。分析兩種帶教方法的實施效果。結果 參照組實習生綜合能力、實踐操作以及理論知識等實習效果成績與研究組比較均顯著更低,P<0.05;對照組實習生對帶教方式的滿意度評分與實驗組比較顯著更低,P<0.05。結論 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采用階段式帶教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實習生的實習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實習生對帶教方式的滿意度,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關鍵詞:骨科護理;階段式帶教方法;教學效果;
護理實習生護理教學是鞏固知識、提高護理技能的有效舉措。對于護士而言,參加培訓能夠提升其護理理論知識、提高護理操作技能,意義重大。骨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科目,其內(nèi)容涉及面較廣,具有枯燥、抽象、難懂等特點,且其護理教學內(nèi)容豐富,教學難度較大,護士參加臨床護理工作前應加強護理培訓,以提高專業(yè)知識與操作技能,學會理論與實踐的融會貫通,進而提高臨床護理質(zhì)量[1]。 應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傳統(tǒng)帶教方法具有刻板、單調(diào)等不足,導致其應用受限,因此必須創(chuàng)新一種更為有效的帶教方法。鑒于此,該研究為了進一步分析階段式帶教對骨科護理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認可度的影響,就該院骨科 2018年與2020年兩批護士的護理教學情況展開對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20年7月我院實習的40名同學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0名。其中,男性骨科護理專業(yè)實習生 8 名,女性 32 名;最小年齡 19 周歲,最
大年齡 22 周歲,中位年齡(20.67±0.67)周歲;中專學歷2 名、大專學歷35名、本科學歷 3名。 兩組學生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對照組
對照組:運用傳統(tǒng)帶教法進行護理教學。 按照該院骨科制定的規(guī)范化護理教學方案定期進行小講課與護理查房,同時根據(jù)科室具有情況實習更新護理教學內(nèi)容,并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2)研究組
實驗組采用階段式帶教方法:⑴第一階段:也是第 1 周,教師的重點是傳授骨科護理中的理論知識,將書本上的東西通過自己簡練的語言進行總結,不斷增強骨科實習護理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⑵第二階段:在實習第二周,帶教教師指導護理實習生學習理論知識,并熟悉各項操作技能。教師可通過案例講解、指導、實踐、理論講解、糾正或鼓勵等教學方法提高實習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水平,使掌握患者圍術期護理操作及常見醫(yī)療器械的操作方法。⑶第三階段:仍然是個先回顧第 1 周和第2 周的知識 和操作技巧 ,然后開展臨床護理,教 師 帶 領學生對骨科患者進行護理,教師在骨科實習護理生的護
理操作中適時指出問題,培養(yǎng)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互相指出護理中的錯誤和糾正的能力。⑷第四階段:實習第四周,帶教教師可安排實習生單獨完成對某例骨科患者的護理,在旁邊進行指導,在此過程中師生充分交流溝通,從而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骨科實習生的實習效果及實習滿意度。其中實習效果主要從綜合能力、實踐操作、理論知識等方面進行評價,滿分為100分,分數(shù)與實習效果呈正比關系;實習滿意度主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態(tài)度、疑難解答等方面進行評定,滿分100分,分數(shù)與護理滿意度呈正比關系[2]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考試成績
研究組護士的理論知識考試成績與操作技術考試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教學方式滿意度
實驗組骨科實習護理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骨科實習護理生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鑒于此,護理實習生在進入正式崗位之前,有必要進行臨床實習,提高自身綜合水平。而為了保證實習生實習效果和帶教教師的帶教質(zhì)量,必須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作為醫(yī)院重要科室之一,骨科疾病大多變化復雜,需要借助精密的醫(yī)療儀器進行檢查,這也同時提高了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而很多實習生雖然理論知識扎實,但是在實踐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恐懼、緊張等情緒,不利于護理工作的展開。因此,有必要加強護理帶教工作。階段式帶教方法將臨
床帶教過程分為幾個階段,循序漸進的指導和講解各項護理知識,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從而提高帶教質(zhì)量[4]。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理論知識得分為(29.61±6.42) 分,實踐操作技能得分為(25.68±13.82) 分,綜合能力得分為( 18.21±4.82)分,對照組理論知識得分為(37.36±8.52) 分,實踐操作技能得分為( 37.54±8.62) 分,綜合能力得分為( 27.07±5.53)分,研究組各項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 且研究組以100%的帶教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的 30% ( P<0.05) 。與孫雪婷等[5]的研究相似,說明階段式帶教方法能夠提高護生的綜合能力,是骨科護理教學的理想教學選擇。
總而言之,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采用階段式帶教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實習生的實習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實習生對帶教方式的滿意度,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培榮.階段式帶教方法在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8,11(28):133-134.
[2]薛慧琴,申雅文.基于慕課背景下的骨科護理實習生教學模式研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18,30(04):39-40.
(安徽醫(yī)科大學附屬宿州醫(yī)院(宿州市立醫(yī)院)骨二科?安徽宿州?2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