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颯
摘要:大多數(shù)參與特殊教育的學生會有聽力障礙,而聽力問題在學生互相溝通中制造了語言障礙,這也給特殊教育學生帶來心理負擔,并影響他們的整個學習過程,同時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也給特殊教育帶來了重大障礙。在我們的教育和生活之中,語言占有了必不可少的位置,同時,漢語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在特殊教育中,教師在選擇特殊教育學生的生活狀況和指導學生時,應注意指導漢語課程的教學方法,用語言思維解決實際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并促進其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文;特殊教育;反射
一、特殊教育學校漢語教學的現(xiàn)狀
在特殊教育學校中進行漢語的教授并不容易被接受,并且,許多特殊教育學校在漢語教學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大多受特殊教育學校中的教師教學觀念與社會發(fā)展需要分離,他們的許多教學方法都比較保守,這一缺點也使得他們的漢語教學不盡如人意。
(一)教學方法過于單調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有不同程度的殘疾或缺陷,因此應選用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來教授這些學生的語言。但是,許多特殊教育學校并不重視教學方法的改革,老師并不關注學生的需求,也重視學生們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所有的教學都是比較死板傳統(tǒng)的,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存在。而對于肢體殘疾的學生,這種教學方法無法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這不僅不利于實現(xiàn)教育目標,而且也無法使學生得到提高。
(二)課程過于以書本為基礎
由于課程設置是所有漢語教學的關鍵部分,所以特殊教育學校的漢語教學更應該重視課程設置。如果特殊學校的漢語教師經(jīng)常閱讀和口譯書籍,并引導學生進行反復閱讀,那么他們經(jīng)常會面臨不斷重復的知識內(nèi)容,這不僅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會讓這些殘疾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產(chǎn)生心理上的負面影響。而一些來自中國的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忽視了學生的興趣,沒有對漢語教學課程作出及時的調整,導致課程缺乏吸引力。這一問題不僅會導致學生對漢語的興趣降低,甚至不能讓學生得到思考的空間。沒有更好的學習氛圍,也會使得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語言能力受到不小的影響。
二、讓特殊的中文培訓回歸現(xiàn)實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新的課程改革理念強調,語文教學應該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因此,特殊漢語教學以新式的教學理念為基礎,將教學和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改善特殊群體的漢語教學方式,有效增強學生的漢語能力和水平。語言和文字都是用來傳達自身所表達的思想,尤其是漢語。漢語格外重視文字魅力,沒有形容詞和對詞語的理解能力,學生如何才能真正感受到優(yōu)秀的作品并寫出好作品?在特殊教育的進行中,大多數(shù)學生都存在這種問題,大多數(shù)學生只能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中的某一種來體驗外部事物,無法將這幾種進行更好地連接。所以教師需要明確生活也是特殊群體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課堂教學也需要注重連續(xù)性,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適用于這些學生進行語文的學習。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必須以人為本,他們需要將語言學習滲透進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熱情和學習主動性,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設定教學目標及要求,以便于學生將學習融入生活,通過學習和生活的有效結合,不斷鞏固和積累知識。
三、根據(jù)特殊教育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漢語教學活動
教師可以在進行教學時開展個性化的分層教學。個性化教學是老師針對學生設置的個性化教學,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不同個性、愛好、特征和優(yōu)勢。例如,有些學生喜歡回答問題,有些喜歡安靜地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課程的設定,為有學習積極性的學生提供更加難的知識進行學習和鞏固,而具有固定思維模式的學生應低強度練習,為學生改善漢語思維提供正確的方法。
四、緊密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增加生活習慣
(一)密切關注生活,認識生活
特殊教育語言教科書中對漢語的部分描述,大多符合某些學生的實際情況,但是由于這些學生沒有養(yǎng)成密切關注事物的習慣,所以往往會忽略這部分的知識點。因此,教師應加強平時生活的積累,教導學生嚴密監(jiān)視和認真記錄。通過觀察和體驗生活的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積累材料并為學習提供堅實的基礎,并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二)鼓勵特殊教育學生獨立學習
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意味著學生以自我反思和自我表達為基礎,真正體現(xiàn)出自己的態(tài)度。教師應引導和激勵學生獨立學習,以便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得和理解語言技能,以實現(xiàn)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教學目標。
(三)匹配現(xiàn)實生活以改善生活感知
教科書中某些句子的描述與特殊教育學生的真實經(jīng)歷非常相似,在教授這些課程時,教師應有意識地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場景,并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其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隨著多媒體切身進行場景體驗,并更好地理解課文。例如,學生可以通過對美麗圖片的感受來想象文字所傳達的場景。通過大聲朗讀,教師可以讓學生享受在文字的世界,感受生活的美麗,感知充滿活力的世界。教師需要將漢語與生活融為一體,以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課文的含義,這也有助于引導學生逐漸融入生活之中,感知生活的美。
(四)在教室里教學時,組織學生做同樣的事情
在主題相關的游戲教學以及教室中動手教學經(jīng)驗時,如果產(chǎn)生無聊氛圍那么會使學生對教學感到厭倦。所以,教師可以組織與主題相關的游戲進行教學,學生將會更加感興趣。通過使用游戲進行輔助教學,可以將較為復雜的理論知識簡單化,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接受,讓學生在一個較為輕松的氛圍中實現(xiàn)教學的要求。在特殊的漢語教學中,教師不斷探索出教學方法已經(jīng)取代了以往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并通過創(chuàng)新和個性化促進了學生的進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逐步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協(xié)調配合,使外語教學更具趣味性。
五、結語
就特殊教育中的語言教學而言,新式教學方法已經(jīng)取代了傳統(tǒng)的單調教學方法,并鼓勵不斷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化發(fā)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輔助性教學,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各方面的協(xié)調配合,使特殊語言教學更具趣味性,有效提高特殊群體學生各種能力的發(fā)展,幫助他們逐漸適應社會生活并積極地融入其中。
參考文獻
[1]倪小丹.培智學校低段中度語文校本教材電子資源庫的運用.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5):70-72.
[2]莊建芳.運用情境教學促進培智學校學生感知能力發(fā)展的探究.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7(23):73-74.
杭州市余杭區(qū)汀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