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赟
摘要:高中生思維活躍,興趣廣泛,且高中階段是提高學生理性和繪畫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在此期間,為了使學生能夠滲透到高等物理學科的殿堂并探索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教師必須適應以學生為關鍵部分的物理教學策略并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新教學理念;高中物理;訓練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51-158
一、引言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大多課堂都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達到在物理教學中高等教育的教學效果,但這一效果是有限的。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們提出了新的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和理論教學等,正確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需要教師及時更新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當前問題
(1)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相當
通過對高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相當多的教學方法,教師主要通過在黑板上寫字和講語言來進行教學。這種物理教學不僅使班級沒有興趣,而且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阻礙了學生的自主學習。
(2)老師無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校物理教學中,教師是實施教學工作的主要機構,學生是進行學習的主要機構,兩者在教學中的位置是不同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是專注于自己的想法。這種思想觀念下的教學活動抑制了高中生的學習自主性,同時降低了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
(3)根據(jù)測試結果贏或輸
在當前的教育和培訓中,教師根據(jù)考試成績將學生分為不同級別。在一些老師和家長的眼中,獲獎者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學生,而沒有獲獎的學生就是差生,這些想法對許多學習不好但在其他方面都很棒的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而且,在這樣的教育思想下,會使得部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降低,學習積極性大大降低。
三、根據(jù)新課程理念改善中學物理教學的有效策略
(1)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并鼓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在新課程理念下,如果高中物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則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改變自身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導地位,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激勵學生采取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學習物理感興趣。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物理課,也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后學習物理??紤]到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將物理知識與一些物理短篇小說聯(lián)系起來,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2)增加對基于先進科學技術的課堂教學的興趣
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包括教育領域在內(nèi)的社會各階層提供了一些幫助,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為學生提供視頻、音頻、視頻等其他教學方式,幫助學生了解更多抽象知識,從而扭轉學生學習狀況差的狀況,并顯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增加課堂學習效率并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滲透學習方法以發(fā)展自主學習技能
在當前的中學教學中,教師應轉變自身傳統(tǒng)教學與觀念,摒棄最初的“困難和過時”,專注并加強基礎教學,適當降低初始教學點,并防止任何學生的思維偏離校外。在課堂上,為了使得所有學生都能在初始基礎和水平上得到更好地發(fā)展,教師不應該涵蓋所有內(nèi)容,應盡可能縮短授課時間,為學生留出更多時間。教師可以采用自我討論的方式,以便學生可以自己閱讀和思考,在遇到他們不理解的問題在課堂上大膽地提問,共同分析彼此互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積極探索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達爾文認為,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知識,教師需要加強學習滲透,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為了轉變物理概念、公式和規(guī)律難以理解的情況,教師應向學生介紹有效的學習方法。
(4)優(yōu)化物理實驗并揭示內(nèi)部規(guī)律
實驗是物理教學的基礎。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定律與許多自然現(xiàn)象和實驗密不可分,這是物理訓練大樓的基石。特別是學生實驗是由老師領導的定向實驗的主要活動,也是最有效的載體,使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由于其特性,它可以在實驗本身中激活知識,且培訓非常有效。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實驗潛力,促進學生觀察、假設和思考的方法,強調(diào)開放式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并提高他們的知識水平和探索未知、發(fā)現(xiàn)真相的能力。科技活動和實驗活動是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物理教師應積極開展科學技術活動,進行相關的講座,引導學生進行小作品、小發(fā)明和其他活動,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擴大學生的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學習活動,提高教學效果。
(5)根據(jù)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新的課程概念下,中學物理教學不再保持其原始狀態(tài)。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知識,還需要在課程方面指導學生。新的教學標準要求學生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并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結合教材內(nèi)容和實際情況,進行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糾正不良情緒,從而大幅度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解釋物理學中的問題時,教師可以使用基于研究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加深對問題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過程的印象。在討論中,由講師帶領的學生也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6)連接生活現(xiàn)象,探索高中物理知識
根據(jù)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學也應接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會接觸到生活實踐,容易產(chǎn)生同化心理,這會將物理知識的學習轉化為內(nèi)部需求,從而達到教學效果。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物理知識,比如學生們喜歡玩的“過山車”中,吸鐵石和鐵制品的生活游戲包含物理知識,需要通過生命現(xiàn)象的教學加以驗證。
四、結語
總體而言,中學物理教學策略應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相結合,符合學生的個人特點和生活習慣。它們可以用于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思維和自學能力等教學方法,以便學生通過觀察和分析,掌握高中物理的精髓,提高物理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秦慧玲. 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概念課的有效教學策略[J]. 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高中版, 2017, 000(07X):45-46.
[2]唐春光. 論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課堂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J]. 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 2017.
[3]魏欣. 淺探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J]. 學周刊A版, 2018, 012(01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