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代偉
摘要:初中階段學生處于思想認知、價值觀念、情感體驗形成的重要時期,學業(yè)壓力、人際關系等變化因素極易引發(fā)學生的心理矛盾,倘若未能得到及時干預將導致學生陷入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當前體育教學倡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目標,不僅需要強化學生的體能素質,更應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所以本文思考體育教師如何在課程教育中對初中生進行心理層面的教育引導,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認知以符合教學目標。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教師;初中生;心理健康;因材施教
初中時期正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此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學生因過大的學習壓力而產生精神負擔,盡可能地減少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呵護學生的身心健康。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新課程與教學體制的改革均強調了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的教學目標,為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當前初中體育教學普遍存在“重實踐、輕理論”的特點,片面借助體育運動訓練、運動技巧教學實現(xiàn)對學生體能素質的鍛煉,而缺乏對學生體育品德修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養(yǎng),與體育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目標相悖。通過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日常體育教學中,可以營造寬松、趣味性的體育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結合其體能素質差異實施個性化教學方案,借助運動項目比賽強化學生的心理調節(jié)、人際交往與適應能力,引導學生樹立自我關注、自我評價的情感態(tài)度,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品德與心理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深化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目標。
二、初中體育課教學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
(一)體育課教學能加強學生情感交流
任何課程學習都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聯(lián)系,體育課程也不例外。在初中體育課堂上滲入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初中生心理教育的效果,加強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初中生參與體育活動游戲時,可以在游戲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失敗的遺憾,將自己的情感完全表達出來,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情緒傳染,并讓學生在體驗成功時增強自信心,增強學生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良好品質的養(yǎng)成。
(二)體育課教學促進學生認知變化
體育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還能促進初中學生認知變化,活躍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力。初中大部分基礎課程為腦力勞動,在長期課堂學習過程中,過于繁重的學習壓力會抑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但體育課堂可以通過游戲讓學生進行運動,促進學生新陳代謝,讓大腦獲取充足的休息時間,感受到輕松愉悅,從而提高初中學生的腦細胞活躍性,讓大腦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喘一口氣,有助于學生后續(xù)課堂學習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三)體育課教學鍛煉學生意志力
擁有堅強的意志力才能促使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不斷積極向上、進取探索,而體育課教學正好能有效鍛煉學生意志力,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目的。體育教學主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體質,教學中大多涉及對學生體育能力的訓練和體育技巧的訓練,因此,體育課堂教學中會有一些相對學生能力來說較為高難度的教學項目,通過教師的不斷鼓勵,初中學生會嘗試完成這些高難度的項目,從而激發(fā)學生鍥而不舍、勇往直前的精神,讓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不畏艱難、積極進取。
三、如何在初中體育課中滲入心理健康教育
(一)借助體育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愉悅學生身心
游戲是普遍受到學生歡迎的一種活動,它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和學生的性格特點比較相符。所以教學中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游戲進行教學,不僅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愉悅。這種體育游戲教學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我們在進行快速跑訓練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情境性的體育游戲,像是抗洪救險或者是奧運爭光等等。借助于情境化的游戲項目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快速跑的訓練中,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頑強的意志力還有果敢的性格。教師除了在課堂中以體育游戲的形式進行體育教學,讓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fā)展外,還可以在課下引導學生進行游戲的設計。設計好后帶入到課堂中大家一起完成,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也讓學生在設計游戲中獲得創(chuàng)造力的提升,整個課堂因為游戲而變得朝氣蓬勃。所以充分開展體育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愉悅,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的熱情,也能夠緩解學生平時的學習壓力,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及時的調節(jié)作用。
(二)善用多種教學手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我們的教師也可以通過有效的方式在體育課堂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語言在體育教學中非常的重要。我們的教學語言其實滲透在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需要借助語言講授知識和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教師需要通過批評、表揚還有鼓勵等語言對學生形成有效的影響。另外教學要堅持因材施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任務安排。每個學生在興趣、自身的身體素質還有運動技術水平上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就需要教師針對性格選擇一些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在獲得身體素質提升的情況下獲得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比如對于性格比較孤僻的學生教師就應該給學生選擇一些集體項目讓學生增加交流和合作的機會,像是籃球、足球、接力跑等等都可以。而對于性格上優(yōu)柔寡斷的孩子就需要通過田徑項目進行調整。還有一些學生性格比較的靦腆,可以安排學生選擇體操這種項目,讓學生敢于表現(xiàn)自己。還有一些學生性格比較的急躁,就需要多進行象棋和太極這種項目的訓練??傊處煹慕虒W要能夠讓每位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獲得訓練,體驗運動的樂趣,享受因運動而帶來的成功感,從而實現(xiàn)初中階段體育健康標準中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要求。
(三)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如今的青少年經歷的挫折太少,因此表現(xiàn)出了較弱的抗挫性,一遇到困難或者是問題就變得縮手縮腳,還有些學生甚至出現(xiàn)自閉的傾向。而這些都是嚴重的心理問題征兆。為此教師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這樣的情境,制造麻煩,讓學生經歷一些挫折,相信他們能夠獲得毅力的提升,也能夠更快的成熟起來。通過挫折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的意志力得到鍛煉,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升,獲得心理上的健康成長。進入初中的學生會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很多的學生如果學習上沒有達到期望的成績,往往會出現(xiàn)心理上的問題。那么這些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會表現(xiàn)出動作上面的粗魯、語言的攻擊等等。教師就需要進行心理教育。教師可以故意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挫折情境。比如在田徑運動中不斷地提高跨欄的高度,讓學生一次次面對新的難題,一次次挑戰(zhàn)難題。又或者是在籃球教學中刻意調整罰球線的距離,對于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經過了這些挫折后,他們會在戰(zhàn)勝挫折后獲得成功的體驗,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抗挫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更好的應對社會難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初中階段可以說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教師需要通過學校的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水平,通過教師的疏導和合理的方法的落實,培養(yǎng)中學生抗挫能力,讓學生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促進中學生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育芳.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體育教學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20(06):220.
[2]趙有榮.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7):209.
[3]宋加友.闡述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