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幾何教學是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一塊重要內容,《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要求小學生具有空間觀念、幾何直觀兩個素養(yǎng)??臻g觀念就是:根據物體特征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實物,依據語言的描述畫出圖形等。幾何直觀是:利用圖形描述分析問題,借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決問題思想,預測結果,幾何直觀可以幫助小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幾何圖形小學生天天在接觸,時時在感受,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密切。如何把這些生活中的直觀要從書本上系統(tǒng)性的知識加以抽象、想象、概括等問題處理,對啟蒙的小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幾何教學,為了讓小學生空間觀念、幾何直觀兩個素養(yǎng)得到良好的發(fā)展,能為將來系統(tǒng)的學習幾何知識打下基礎,結合教材與自身教學實踐,談談小學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發(fā)揮家庭教學功能,讓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不陌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這個理念現在的家長都知道。在剛剛接觸幾何圖形的時候,家長利用家里的幾何圖形,讓孩子聽聽圖形的名稱,看看圖形的形狀,摸摸物體的大小,畫畫所見的動畫等等,對培養(yǎng)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大有好處。
例如1:吃飯用的筷子有線段的印象,進出家里門框是個長方形,冰箱各個面是長方形,冰箱是一個長方體……
二、生活中感知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感受知識的使用
知識本來就來源于生活,現在的小小學生生活在知識飛躍發(fā)展的時代,生活中幾何圖形豐富多彩,在生活中獲得平面與空間知識原型的途徑非常廣。教材也是從小學生的生活實踐著手,讓小學生在做中學到簡單的幾何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時不能脫離小學生的生活實際。
例如2:在學習“圓的認識”時,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里有鐘面、方向盤、硬幣面、碗口、太陽等圓形物體,這種生活中感知的圓對學習有很大幫助,是教師的講解所不能代替的。
例如3:在教學《認識圖形(二)》時,如果讓學生離開生活經驗去想象出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那不知會是怎樣的一種教學效果。我根據教材的特點,在教學時先通過實物有一個初步認識,再通過擺一擺、拼一拼、認一認、涂一涂,做一做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小學生感知—認識—鞏固—感知—認識—鞏固,這樣重復的過程加深圖形形狀的理解。最后通過讓學生說一說(舉例)回歸生活中見到過的圖形,體驗知識來源于生活。
例如4:在教學體積這塊內容時,把不同大小的飲料瓶、水杯,進行倒水試驗,比較水的多少,體會體積就是物體的容量這一概念。通過觀察餐桌上碗裝食物的多少,比較出碗的大小,即不同碗的裝食物的體積不一樣,從而了解同一商品不同包裝的價格差異的原因。
生活中處處能感知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的角落,只要我們用心發(fā)現,不但能讓學生感受知識的用處,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習的興趣。
三、游戲中加深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的存在感,體驗學習的樂趣
按照教育家的觀點,要體驗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的存在感必須有動手作的過程。而游戲是小學生動手學習的有效方法之一,游戲中學知識更能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樂趣。教材也是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了許多游戲問題,其中最多的七巧板與搭積木問題,從七巧板的拼接中認識不同同學的特征,從搭積木游戲的不同幾何組合中領悟到空間觀念,以及空間與平面的相互關系。對于游戲中學加深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的存在感,教師要積極引導小學生,從給出圖形或幾何體有目的的拼圖與搭幾何體,到根據想象拼圖與搭幾何體,這是一個大的飛躍,是激發(fā)小學生動手、動腦的好機會,教師要想辦法進行開發(fā)、利用。
例如5:教材有一塊七巧板拼不同的動物形狀,小學生都十分用心,誰也不敢落后,遠遠超出教材的幾個例題圖形。部分小學生總結出來圖形變換的幾個規(guī)律,能利用圖形的對稱、旋轉、反折等簡單的圖形變換方法進行拼接。
例如6:在《觀察物體》這一節(jié)搭建小正方體教學中,根據自己的教學體會,除了正常的教學任務完成后,增加小正方體的數量,讓小學生搭出自己認為有難度的組合體時,學生的作品富有創(chuàng)意。
游戲是教學的良好載體,如果沒有游戲的幫助,學習就少了許多樂趣。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有經驗的老師會設計不同的游戲,并且會用游戲貫穿在整個課堂的教學任務,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不再枯燥。
四、同伴合作學習中,交流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的不同體驗
小學生合作學習效果已經被實踐所證實,在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的教學中,無論在課堂還是課后經常要求學習合作學習,不少學生懷著極大的熱情參與了這樣學習。學生自己選擇的同學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在合作與競爭中小學生對學習的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不但加深理解,更是競爭各自的想象力,較好地達到了激發(fā)幾何學習興趣的目的。
例如7:在學習完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面積后,我上了一節(jié)三個圖形面積計算的綜合課。通過學生合作、分析,學生指出:三角形是最簡單的圖形(教師糾正是平面圖形),其它平面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三角形求面積;通過按一定的方法截剪,它們都可以拼出一個長方形;幾個圖形拼接求面積,把組合的圖形分割成這些簡單的圖形就可以了(學生還根據作業(yè)本題目互相給出如圖求陰影面積的幾個變換);把規(guī)則圖形可以變成規(guī)則圖形……
又如在教學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多大時,這種通過合作測量教學,效果非常明顯。
學生的合作交流中整合知識,比教師總結、給最好的題目訓練效果,不知高出多少倍。學生合作中的快樂學習的感受是我們教師不能給予的。特別是這個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的體驗,直觀與觀念是教不出的。
五、語言表述,把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轉化為思維;動手畫圖,把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呈現為幾何圖形
學習知識離不開語言的表述與動手實踐,這是直觀上升為知識的途徑,是思維對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的整合,是教師檢驗學生對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理解程度的方法,也是學生把知識再應用于實際生活的一個過程。根據學生對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表述的語言精確程度可以判斷學生的理解水平,根據學生所畫幾何圖形精確程度,了解不同學生學習的差異。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我非常重視對于學生幾何語言畫圖能力的培養(yǎng)。
1.起始階段要求用語言準確的表述圖形的形狀、位子、大小、名稱及圖形之間關系……只要能說,能說完整就可以,并能根據所說的圖形畫出簡圖。
2.第二階段培養(yǎng)學生能基本準確地說出圖形的特征、結構、變換方法,能根據圖形的結構特征較精確地畫出草圖?;灸馨盐請D形直觀與空間觀念,基本上能不影響解題的需要。
3.第三階段培養(yǎng)學生把平面圖形與空間圖形在想象的基礎上,能夠動手在紙上較精確地再現。達到解決較復雜問題的需要,為后續(xù)系統(tǒng)地學習幾何知識打好基礎。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幾何教學不但教師的教學方式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要改變,還要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多元化、多渠道獲取知識,多角度整合知識,多領域地應用知識,把幾何直觀與空間觀念轉化為內在的東西。
作者簡介:金一(1994-),女,浙江省舟山市,民族:漢族,職稱:二級教師,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