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
【摘? ? 要】隨著高中生物教學的不斷發(fā)展,生活化教學與高中生物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如何在當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更好地探索生活化教學策略,借助生活化教學這一教學途徑,讓生物教學得到更好的完善,成為許多教師思考的一個要點。本文就將從相關的教學實踐展開研究,就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 生活化教學?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73
生物課程中的許多知識本身就和現(xiàn)實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生物學習非常強調知識的活學活用,要求學生要將學習到的知識充分結合生活,力求能夠學以致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是非常符合高中生物教學要求的一項教學舉措。借此途徑,教師能夠在生物教學中更好地對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探索發(fā)現(xiàn)能力等進行有效的鍛煉和培養(yǎng),改變高中生物的教學現(xiàn)狀,讓教學質量得到穩(wěn)步的提高。
一、挖掘生活化教學素材
在開展生物教學時,教師備課和進行知識講解的內容,絕大部分都來源于教材和書本,乃至互聯(lián)網,卻很少有教師從生活中去挖掘教學素材,這使得高中生物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生活實際,使很多教學內容變得空洞,非常不利于生活化教學的開展。
為了有效改變這一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當從自身做起,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觀察,細心地去了解生活中的細小事物和發(fā)生的各種改變。這樣才能夠在生活中更好地挖掘教學素材,為開展生物教學做準備,從而更加科學合理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能夠在開展生物教學時添加更多生活化的教學素材,使生物教學更好地扎根生活。例如,在講解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這一知識時,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蔬菜大棚為例子,帶領學生去分析和探索蔬菜大棚是如何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的,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觀察。在進行生活實例講解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和問題。這樣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地去挖掘教學素材,并且將其充分運用到生物教學中,對于促進生物教學生活化以及鍛煉學生的生物綜合素養(yǎng)與能力來說,都可以產生很好的效果。
二、提高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
生活化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早已有一定的發(fā)展時間和歷史,但在絕大多數(shù)的高中生物教學中,生活化教學開展的并不夠徹底和深入,更多的時候是流于表面,非常形式化。這主要是由于許多教師在教學中雖然運用了生活化教學手段,但是卻仍舊堅持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各個方面并沒有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這使得高中生物教學只是套上了一層生活化教學的表殼,內里依舊是較為傳統(tǒng)和陳舊的教學模式。導致生活化教學的價值與作用未能得到發(fā)揮,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培養(yǎng)教育。出于提高生活化教學有效性的衡量,教師在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對教學的各個方面進行教學調整,打好教學的配合戰(zhàn),讓生活化教學能夠深入生物教學的核心,而不是徒有其表,卻不得其用。此外,教師還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思想,要對一直以來運用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變革,這樣才能夠為推行新的教學策略掃清阻礙,讓生活化教學能夠得到更好地落實,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鼓勵學生積累生活經驗
生物知識來源于生活,可以說生活是生物學得以建立和發(fā)展的來源,所以學生在生活中的經歷與體驗,能夠對學生學習生物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因為學生對很多生物知識和生物現(xiàn)象的學習,就是利用學生已形成的生活經驗和已經觀察到的生活現(xiàn)象,去探索理論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實現(xiàn)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以此來促進生物課程專業(yè)知識學習的。
故此,高中生物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要讓學生學會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斷地去觀察各種植物生物和各種自然現(xiàn)象。同時還要鼓勵學生通過觀察現(xiàn)實生活,積累自己的生活經驗,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現(xiàn)實生活有更加深入細致的了解,更多地看到身邊和現(xiàn)實生活中生物知識的存在,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生物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到學習生物知識的樂趣,領悟生物的魅力。讓學生能夠將生物學習和現(xiàn)實生活更好地結合起來,理論結合實踐,在生活中不斷地進行探索與挖掘,做到生活學習兩不誤,學得更加輕松與快樂,高效和愉悅。
四、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
在實施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和學生進行關于日常生活的交流與溝通,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探索教學,對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因為教學的主體是學生,無論在什么時候開展什么樣的教學,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都必須要堅持以學生為本,要面向學生,要以促進學生的健康和全面發(fā)展為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必須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更好的挖掘和更加全面的釋放。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上述內容之外,教師還要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努力營造民主、自由、開放的教學范圍,注重師生關系的構建,讓師生之間能夠進行高效暢通的交流。如此才能夠通過生活化教學,使學生的個性在生物教學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
五、改變教學策略
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所運用的一些教學策略,已經不符合教學發(fā)展需求,更難以符合生活化教學的要求。最新的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其中設置了很多生活化的知識,而設置這些內容非常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希望借此可以有效地改變高中生物的教學模式和策略,讓學生的學習能夠更好地回歸到生活之中,讓生活教學能夠更好地扎根。因此,高中生物教師除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知識與教學能力之外,在開展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當結合當前的教學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能力等,對教學策略進行一定的調整。讓其朝著更加積極、科學的方向發(fā)展,使其能夠更好地符合教學需求,從而為更好地開展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奠定基礎,提供助力。
許許多多的生物學家和學者,對生物知識的學習都是從對現(xiàn)實生活的觀察和了解起步的。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選擇開展生活化教學,并且借助這一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學習生物知識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教學決策。相信隨著生活化教學的不斷深入,高中生物教學一定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獲得更加長足的進步,學生也能夠在教學中得到更加有效的歷練,接受到更加充分的培養(yǎng),能夠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好地找準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點,可以對生物知識有更加充分和深入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