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
摘要:數學作為能夠培養(yǎng)學生理性思維的重要學科之一,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一直是備受教師、學生們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受以往教育、學習思維的影響,導致我國很大一部分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所以,在這一背景下,針對實際的小學數學課堂情況開展針對性的“問題為引導”教學模式就成為了未來小學數學教育的必然方向。由此,本文擬針對問題為引導教學模式的特征進行闡述,發(fā)掘這一模式在實際課程中落實的重要性,以此推動未來“問題為引導”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希望能夠對未來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開展做出幫助。
關鍵詞:問題導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標理念在小學教育中的落實,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也發(fā)生了很大程度的轉變,尤其是近幾年,隨著傳統(tǒng)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革新,以“問題為引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如何通過合理的應用這一課堂導學模式,提升學生參與到實際小學數學課堂中的積極性,優(yōu)化原有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成為了現階段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1]。
一、“問題為引導”課堂模式的概述
“問題為引導”課堂教學模式是近幾年新出現的一種教學模式,這一模式提倡教師們轉變原有的小學教育思維,將傳統(tǒng)單一角度的授課方式轉變?yōu)榻處熀蛯W生雙方互動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提升實際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2]。近幾年,隨著這一模式的應用,如何更加科學、合理的將“問題為引導”模式應用其中就成為了備受人們關注的核心。
二、“問題為引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路徑
通過對“問題為引導”模式的研究,結合筆者以往多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經驗,筆者認為在未來的小學數學課堂環(huán)節(jié),如果想要實現預期的“問題為引導”教學模式,教師們就可以從下述流程入手,針對原有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一)創(chuàng)設問題導入階段
通過筆者對以往小學數學問題的研究,筆者認為在未來的小學數學課堂“問題為引導”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問題導入教學目標,結合學生們的基礎情況,綜合性的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合理的導入問題,激發(fā)學生們對于數學知識的情感共鳴,以此為后續(xù)相關數學課程的開展奠定基礎[3]。比如,在進行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克、千克、噸的認識》課程的開展過程中,教師在課堂開展初期就應針對后續(xù)課堂教學的目標予以正視,結合這一課程開展的核心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興趣點的問題“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都可以選擇哪種單位作出計量呢?”,通過這一問題吸引學生們參與到課堂學習中的興趣,為實現后續(xù)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奠定夯實的基礎。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問題為引導”教學模式來說,問題設計的巧妙性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后續(xù)數學課程教學的開展效果,所以,在未來的小學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就應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進行考量,確保通過這一問題的引導學生們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程中來,進而實現預期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
(二)協(xié)作解決問題階段
在完成了問題導入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們需要在已經初步構建完成的數學教學場景中,針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就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已經從原有的教育者逐步轉向引導者的層面,教師需要為學生們預留能夠思考、討論的空間,以此幫助學生們在相互協(xié)作中尋求解決問題的答案,以此實現預期的小學數學問題導入教學目標。比如,在進行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美麗校園——圓形的周長》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在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之后,教師應組織學生們通過小組學習、討論的方式尋求預設情景問題的答案,以此提升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感悟,為后續(xù)這一知識的應用奠定基礎。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原有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到走進校園中,通過對知識的理解,估量校園的周長,以此調動學生們學習積極性,同時幫助這一知識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落實。
(三)探究問題本質階段
對于“問題為引導”的教學模式來說,這一模式的核心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數學思維,所以,對于課堂教學來說,如何幫助學生探究問題的本質所在也是未來教育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內容之一。比如,在進行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我家有新房子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課程的過程中,按照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教師會在知識講解階段將相關公式的推導流程講述給學生,這種單一的灌輸很容易造成學生理解層面的困難,從而影響實際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所以,就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們自行對這一公式、流程進行推理,使其能夠在探究問題中逐步尋求到公式的來源和本質內涵,進而實現預期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深化“問題為引導”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四)課堂總結反思階段
對于“問題為引導”模式的應用來說,在未來的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果想要獲得預期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在完成課堂教育后針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反思也是未來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比如,就這一階段,教師一方面,應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簡短精煉的數學練習題,校驗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也應組織學生們對自己和他人的表現作出評價,使其能夠在評價中認識到自我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獲得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問題為引導”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增多,合理應用這一模式對學生小學數學學習所帶來的積極性也愈發(fā)的凸顯出來,由此,本文針對這一模式進行簡單的闡述,探究了能夠推動這一模式應用的流程路徑,希望能夠對未來小學數學教學開展做出幫助。
參考文獻:
[1]周麗紅.小學數學教學中導學式教學法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01):56+59.
[2]才讓當智.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12):247.
[3]梁小棠,黃海燕.基于問題式教學的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運用平移和旋轉知識解決面積問題》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9(06):71-74.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東莊鎮(zhèn)山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