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 梁文魁
摘要:焦慮是人的情緒狀態(tài)的一部分,是人在面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定情境下的一種情緒表現(xiàn)。賽前焦慮是運動員在參與競賽前由于對比賽情況的不確定等因素所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不愉悅感,一般發(fā)生在競賽前24小時內。在20世紀中期,國內外的體育學者就已經著手于研究賽前焦慮對于運動員競賽成績的影響,我將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總結,綜述賽前焦慮的諸多理論,對各種可能產生賽前焦慮的心理因素進行整理分析,總結出關于賽前焦慮對運動成績產生的影響以及克服的方法。
關鍵詞:運動員;賽前焦慮;心理
一、產生賽前焦慮的原因
(一)運動員不同的個性特征
在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方面,內向型、抑郁質型的運動員比膽汁質、多血質的運動員更容易產生狀態(tài)焦慮和特質焦慮。因此,不同的個性特征是影響運動員不同競技水平發(fā)揮的重要因素,也是運動員產生不同情緒狀態(tài)的基本反應。
(二)運動員對比賽結果的期望程度
運動員在參加大小規(guī)模的比賽時,都會有獲勝的心理,對比賽結果也會有較高的期望,這個期望會成為激勵運動員的一種強大動力。但是期望的高低也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引起運動員心理上的變化。
(三)喚醒狀態(tài)的實際情況
倒 U 曲線理論提出,個體只有在適宜的喚醒狀態(tài)下才能發(fā)揮較高的工作效率,喚醒狀態(tài)過低會造成運動員萎靡不振,對競賽失去興趣,喚醒狀態(tài)過高,則會出現(xiàn)賽前的過度緊張,興奮性太高,從而發(fā)揮不出正常的水平。
(四)運動水平的高低對賽前焦慮情緒的影響
不同等級水平的運動員在賽前緊張、焦慮的層次上,心態(tài)的變化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經過訓練后,運動水平連續(xù)提高的過程中,在應對復雜及其多變的比賽情景時,運動員會表現(xiàn)出更高的活力、更靈活的應對策略以及保持更加積極的情緒狀態(tài)。
二、賽前焦慮與運動成績的關系
(一)賽前焦慮水平過高和過低都不利于優(yōu)異運動成績的取得
焦慮水平過低,機體的喚醒水平也較低,機體的調動不充分,很難創(chuàng)造高水平的競賽成績;焦慮水平過高,則會造成機體興奮性太高,造成情緒難以穩(wěn)定,從而引發(fā)發(fā)揮失常。
(二)不同的運動員適合產生優(yōu)異運動成績的賽前焦慮水平是不同的
適合產生的賽前焦慮水平具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每個人適宜的喚醒水平是不同的。同時與競賽所需的喚醒水平也有很大的關系,完成簡單任務時,最佳喚醒水平要求處于最高位置。任務復雜時,最佳喚醒水平要求處于較低位置。
(三)相對軀體焦慮,認知焦慮、自信心對成績的影響更大
三、運動員賽前焦慮狀態(tài)的調控策略
(一)激勵調節(jié)
一些運動員出現(xiàn)賽前焦慮的重要原因是信心不足,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不足以勝過其他對手。此時教練員應給予其足夠的積極地暗示,對其進行一定的激勵,使其樹立自信心,緩解其賽前焦慮的程度,以更加良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競賽之中。
(二)應激控制訓練
應激是指個體所處于的實際環(huán)境的實際需求與個體自身的實際能力存在不對等時產生的身心反應[5]。訓練和比賽時,環(huán)境、對手、觀眾、教練員、裁判等都有可能影響運動員,成為應激源。所以,根據(jù)不同的運動員應實施相應的應激訓練。
(三)臨床干預認知調整
認知是刺激事件與個體情緒和行為的中介因素,不合理的認知是引起負性情緒的根源[6]。要調整羽毛球運動員的賽前焦慮,就必須從調整認知入手。心理輔導的第一步就是幫運動員認識到是潛意識條件情緒反射影響了正常的比賽效率。
(四)表象模擬訓練
運動專項的復雜的特點與表象模擬訓練較為密切,表象模擬訓練對于運動員的綜合競技能力的提高與培養(yǎng)尤為重要。表象訓練需要運動員注意力高度集中,通過在腦海中對于美好的、輕松的事物的虛擬表象,以達到緩解現(xiàn)實中焦慮緊張的情緒的目的。
(五)實戰(zhàn)模擬訓練
實戰(zhàn)模擬訓練法就是在訓練中創(chuàng)造一些與比賽條件相似的場景對運動員進行訓練。提高比賽時運動員心理適應能力和抗干擾能力,使之能在困境中迅速的適應比賽,并找到相應的對策和方法[8]。
參考文獻:
[1]張力為.體育運動心理學研究進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健民,潘國屏,王舜霞.關于運動員賽前狀態(tài)焦慮的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1 (4):74-78.
[3]張育清,閆萬軍.運動競賽焦慮研究的進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98 (2).
[4]祝蓓里,季瀏.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陳黎雁.羽毛球運動員的意志及訓練方法[J].體育科技,2001,22 (3):18-22.
[6]朱志峰.對大學生參加網(wǎng)球比賽心理調控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8 (4):254.
[7]步秀青.淺談暗示心理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1 (3):175-176.
[8]左從現(xiàn).運動員人格特征與賽前焦慮、心境狀態(tài)的相關關系[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 (2):71-75.
(通訊作者:梁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