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紅
【摘? ? 要】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是常見的四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能夠熟練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然而,由于筆試在英語成績中所占比例偏大,部分學生不夠重視聽說訓練,導致學生不能綜合把握英語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因此,教師應重點注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轉(zhuǎn)變教學方式,探究更為科學、實用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 聽說能力? 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064
英語十分注重基礎的積累。從某種程度上講,初中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進入初中以后,學生的英語學習跨入了新階段,教材增加了大量需要學生理解并掌握的內(nèi)容,形式也更加靈活多變,這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奥犝f”作為《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中的重點被單列出來,這給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改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加強學生對聽說的重視度。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旨在探索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
一、教師需加強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
“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作為引導者,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素質(zhì),在科學、實用的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從而將知識更加高效地傳授給學生。在初中英語聽說課堂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水平和發(fā)展層次,制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比如本節(jié)課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關于理解性和解釋性信息的聽力訓練,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準確辨析此類題型,并且學會從整體感知材料,避免出現(xiàn)斷章取義的現(xiàn)象。不論課程內(nèi)容簡單與否,教師都應做好備課,確保自己在講課過程中吐字清晰,課堂內(nèi)容豐富,教學進展順利流暢。教師應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積極參加講座、外出學習、評議活動等,擴充自己的專業(yè)知識,不斷加強專業(yè)素質(zhì),提高教學能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方式。教師應合理利用多媒體,化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博得學生眼球,調(diào)動學生對聽說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課件內(nèi)容的有效性,教學設計要有度,不可喧賓奪主。
二、為學生創(chuàng)設特定情景
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情景教學法。實踐證明,相較于刻意教學,情景教學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效。教師應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特定情景來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比如教師選取教材中的經(jīng)典片段,令學生分角色扮演,進行趣味對話,渲染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學習。
在情景教學法中,分組合作學習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分組。教師布置任務后,各小組模擬情景分工合作,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真實的英語情景對話模式中拉近與英語之間的距離。在小組互助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平等話語權(quán),多給予學生贊許的目光和口頭鼓勵,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讓每位學生都能夠真實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大膽地說出來。在情景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不再作為聽眾和旁觀者,而是實實在在地參與到其中。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一定的主動權(quán),不再被動地接受枯燥乏味的知識,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使學生輕松掌握一定的聽說技巧,從而加深對英語的理解。
三、進行有效的課堂聽力練習
要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大量的聽力訓練必不可少。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課之前,需要做好精細的準備工作。教師應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選取同類聽力材料構(gòu)成專題,進行試聽,預估題目難度,揣測學生做題時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思考解決辦法。訓練過程應注重實效性,合理分配,限時訓練。同時,良好的聽力習慣可以盡量避免低級錯誤的出現(xiàn),如學生在聽力等候時間仔細閱讀題目,在題目和答案的關鍵詞上做好標記等。想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就要進行持之以恒的聽力訓練。專項訓練內(nèi)容單調(diào)枯燥,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選取有趣新穎的材料,如原版電影、趣味故事等。此外,及時的教學總結(jié)和反思十分重要。經(jīng)過大量的聽力訓練后,教師應對學生的薄弱點了然于胸,找尋學生出錯的根源,不斷改善自己的教學工作。
四、課內(nèi)外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感
語感是在長期語言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直覺,在某種程度上直接關乎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為此,教師應將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傳統(tǒng)教材大多拘泥于形式,無法滿足學生好的語感形成的需要。因此,教師可以向?qū)W生推薦一些覆蓋范圍大,有見解、有深度的英文報刊,如21世紀報、China daily等。學生養(yǎng)成閱讀課外報刊的習慣不僅可以增強英語語感,還能夠拓寬知識面,擁有更多見識。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無法進行更多的課外拓展,這就需要學生在課下主動補充課外知識。然而,繁重的課程作業(yè)使學生沒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完成課余自主培養(yǎng)能力的任務。因此,教師不妨將課外知識加入每日固定的作業(yè)中,這樣既保證了對課堂內(nèi)容的鞏固,又能夠補充一定的課外知識,增強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要求學生自己剪輯視頻、制作PPT、唱英文歌等來豐富作業(yè)形式,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五、適當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活動。從母語過渡到外語需要一個過程,對于處于初學階段的學生來講,將自己內(nèi)在的語言轉(zhuǎn)變?yōu)橥獠坑新曊Z言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作為引路人,應當采取鼓勵式教育,給予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在日常課堂中,教師可以拿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讓學生進行演講或者朗誦短篇英文片段。雖然學生的英語水平不同,但是教師都應耐心對待每位學生,千萬不能摻雜負面情緒來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每一句或是鼓勵、或是批評的話從教師口中說出來輕而易舉,但落在學生心里卻是一枚不斷發(fā)芽的種子。
六、結(jié)束語
學生較好的聽說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大多數(shù)教師都能夠意識到培養(yǎng)學生聽說能力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但更完善、更有效的聽力教學體系仍需每位教師不斷探究。若教師能夠制定清晰的教學目標,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并及時進行反思總結(jié),相信教師一定能夠顯著提高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