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潤連
摘要:說話寫話是低年級作文教學的核心,筆者在長期的教學中,就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能力,摸索和嘗試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識字為本,增加識字,促寫話訓練;繪本閱讀,引領(lǐng)寫話;循序漸進,說完整的話,寫完整的句;圖文并茂,看圖說話,看圖寫話;多看多讀,以讀促寫,以讀仿寫;寓寫于樂,激發(fā)興趣,樹立信心。
關(guān)鍵詞:小學低年級;寫話訓練;作文教學
一、識字為本,增加識字,促寫話訓練
一年級著手拓寬識字途徑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習慣,大幅度增加識字量,是為寫話訓練創(chuàng)作條件。提高識字,有以下兩個有效的方法。
(一)立足課內(nèi),結(jié)合新課標,落實識字方法
一年級教材中涉及的識字方法有“加一加”“減一減…‘合一合”“拆一拆”“形聲字”“偏旁歸類”等。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將這些識字方法教給學生,并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使學生能切實掌握教材中涉及的識字方法,確保學生運用所學的識字方法開展自主識字。
(二)放眼課外,結(jié)合教師指導,拓寬識字途徑
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識字的基礎(chǔ)上,教師可以放眼課外,指導學生多途徑開展課外識字。筆者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課外識字方法。如指導學生平時多觀察馬路、街道上的路牌,開展“路牌識字”活動;指導學生平時多留心家用電器、日常用品、廣告等開展“商標識字”活動;指導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逛街時留意各服務(wù)行業(yè)的招牌,開展“招牌識字”活動。每次識字活動后,筆者收集學生的識字作品,在班級中展示,互相傳閱,共同交流識字學習心得。
二、繪本閱讀,引領(lǐng)寫話
繪本的圖畫既具有直觀性又具有形象性,符合兒童認知的特點。圖文結(jié)合,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繪本閱讀從根本上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將繪本閱讀看圖寫話相結(jié)合,讓學生樂于看圖寫話。
(一)繪本夸張鮮艷的色彩能點燃學生的童心童趣
低年級學生以直觀的印象為主,他們喜歡彩艷麗的繪本,在欣賞中,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勾勒出形象、生動的動植物以及世上的一切事物,使他們置身于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有趣、情節(jié)生動的故事書,學生是非常喜歡的。
(二)繪本閱讀可以寓教于樂
繪本,總是以精美的圖畫、簡潔易懂的語言在最短的篇幅中說明一個淺顯又容易接受的道理。繪本寓意的深入淺出,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不需要長篇大論地將道理提煉出來進行強調(diào),而是讓學生在理解故事的同時,慢慢地感悟。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有了繪本的閱讀良好引導,學生能更好地看圖寫話。
三、循序漸進,說完整的話,寫完整的句
學生作文訓練起始于一年級“口頭作文”,即說話訓練。教師要重視指導學生進行說話的訓練,用完整、正確、簡練的書面語言要求他們,幫助他們在說話訓練中形成句子的概念,如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結(jié)束后,筆者提倡學生用漢語拼音寫話。但在寫之前,先讓每位學生說一說,再動筆寫。筆者在教材中捕捉說話的訓練點,大膽設(shè)想,精心設(shè)計練習。訓練過程中大加贊賞學生的個性化語言,遇到學生說得好、寫得好的詞句就隨機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共享此資源。在這基礎(chǔ)上,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動筆,一方面,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詞寫完整通順的句子,另一方面,以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內(nèi)容進行一日一句的寫話訓練。學生能寫一句完整的話后,進而提出適當?shù)囊?。如:筆者經(jīng)常利用空余時間,給學生幾個好詞,讓他們組合成一句完整、通順的話,先練習說,在會說的基礎(chǔ)上,鼓勵他們大膽地寫下來。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不僅可以從說完整的句子過渡到寫完整的句子,在實踐中初步形成句子的概念,而且有利于鞏固識字,提高學生語言認識和表達能力。
四、圖文并茂,看圖說話,看圖寫話
看圖說話和看圖寫話,是引導學生從觀察具體的形象人手,提高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方法,是作文教學極為重要的一項基礎(chǔ)訓練。
新教材課文圖文并茂,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寫話興趣及注意力。它是學生學習課文的好幫手,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寫話的好材料。剛開始時,筆者讓學生給每幅情境圖配上一句話,以此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說一句話到說兩句話、三句話,從寫一句話到寫兩句話、三句話,乃至一兩段話。接著利用課外單幅圖讓學生寫話,最后就改成連貫的三到四幅圖的連環(huán)圖畫。此時,對學生的要求不能過高,只要句子通順,能基本表達圖意即可。如果出現(xiàn)好的優(yōu)美詞句,應加以表揚,從而激發(fā)學生寫話的興趣。
在指導學生看圖的過程中,為了引導他們仔細觀察,大膽地練說,筆者時常鼓勵他們,讓他們說出自己觀察的事物和自己的感受,然后把自己所說的內(nèi)容寫下來。低年級的學生需要教師啟發(fā)、引導:按照事物的一定順序和幾件事物之間的關(guān)系,重新安排前后順序,使之條理化。教師經(jīng)常進行這樣的訓練,低年級學生就會逐步具有圍繞一個中心說幾句話或?qū)懸欢芜B貫話的能力?;窘虒W步驟有三點。
1.指導學生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低年級的看圖說話、寫話教學,首先要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弄清圖意。讓學生明確觀察要有順序,比如在指導單幅圖《不能摘花》時,筆者先引導學生總體看一看整個畫面——圖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用一句話說出簡單的圖意,然后要求學生按一定順序?qū)嬅嫔系膵寢尯托∨⒌膭幼骺辞宄?、看全面,最后回到整體上來,把各部分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觀察,有條理地寫下“女兒要摘花,媽媽去勸導她”這件事。看多幅圖時,筆者先引導學生統(tǒng)觀幾幅圖合起來講的是什么人、什么事。然后按觀察單幅圖的方法,逐幅圖仔細觀察,看懂每幅圖的內(nèi)容,最后回到整體,將幾幅圖聯(lián)系起來觀察思考。
2.觀察要有重點。一幅圖和一篇文章一樣,作者是不會平均使用力量的。為了達到自己的作圖目的,畫面內(nèi)容必然有輕有重。如《小白兔拔蘿卜》,共有四幅圖,前兩幅圖畫是畫小白兔出去找吃的,看到河的對岸有一個大蘿卜,但它不能過河,小白兔很焦急。后兩幅圖畫是小白兔坐在烏龜?shù)谋成线^了河并拔到了蘿卜,表現(xiàn)了烏龜樂于助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圖畫的重點內(nèi)容。所以在引導學生觀察時,筆者要求學生對畫面的烏龜認真觀察,它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抓住烏龜?shù)谋砬?、動作去刻畫,以便更好地把握住圖畫的重點。
3.啟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磮D說話、寫話所展示的圖畫內(nèi)容,往往是事件的某一部分情景。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依據(jù)畫面意思展開合理的想象。如教授《小兔運南瓜》,筆者要求學生緊緊抓住“運”這個詞,想象“為什么運”“怎樣運”“運后又怎樣”再想象動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以豐富畫面的內(nèi)容,補充畫面的情節(jié),讓畫面上靜止的物體變得豐富,從而編成一個生動的故事。
五、多看多讀,以讀促寫,以讀仿寫
為了有重點地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寫作水平,筆者每節(jié)課保證學生有7到8分鐘課外閱讀的時間。除課本為我們提供的閱讀資料外,在平時還注意為學生搜集適合他們閱讀的兒歌、童話、故事等,把這些文章印刷出來,發(fā)給學生,讓他們閱讀、理解、體會,并嘗試運用寫作方法寫一寫,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對于初學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鑒范文,培養(yǎng)好文風。在積累了一定的好詞佳句之后,筆者引導學生模仿課文說話,學以致用,將知識內(nèi)化遷移。如教授《畫家鄉(xiāng)》一課時,筆者指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先讓學生畫一畫自己心目中美麗的家鄉(xiāng),再鼓勵學生仿照課文的寫作形式寫一寫,并把課內(nèi)外積累的好詞佳句搬到自己的作品中。批閱完學生的作品,筆者把學生仿寫的優(yōu)秀作品圖文結(jié)合地張貼在課室墻報上,讓學生共同欣賞,加強學習交流。
六、寓寫于樂,激發(fā)興趣,樹立信心
教師通過變換寫作形式,及時表揚激勵等策略來引導學生養(yǎng)成堅持寫話的習慣。筆者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能力水平,每節(jié)課前進行一分鐘的說話訓練,說話內(nèi)容不限,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選取感興趣的話題,把事情經(jīng)過說清楚。筆者及時有針對性地評價,指出優(yōu)點和需要改的地方,為學生的說話明確方向和提出要求。筆者還鼓勵學生把它以周記的形式寫下來。對寫得好的作品,筆者會在班上讀出來,及時表揚和鼓勵寫話有進步的學生;通過批改符號、等級評定,肯定和贊賞學生的寫作進步,選取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張貼出來。
作文教學是教學的難點,特別是低年級的作文教學,需要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嘗試、摸索作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崔巒.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深化語文教學改革(下)[J].課程·教材·教法,2002(04).
[2]黃美華.激勵性評價在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小學版),2007(08).
[3]張化萬.現(xiàn)代小學寫話與寫作教學[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