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程
◆摘? 要: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來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當前農村中高年級的小學生而言,其面臨著一些現(xiàn)實性的問題。使得他們在語文閱讀學習方面受到一些限制,基于此本文以提高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答題正確率的教學對策分析,為題展開討論,旨在能夠為相關教育工作人員以及研究人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農村學校;中高年級小學生;小學語文;語文教學;閱讀答題
學生在進行語文閱讀答題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同時還可以在實際閱讀中更好地體會與作者之間的情感和共鳴。語文閱讀答題的正確率可以直接反映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下文以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教育現(xiàn)狀出發(fā),提出幾條提高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答題正確率的教學策略。
1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1.1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
一直以來,在中高年級語文課堂上,教師主要采取“單向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過于注重內容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的思考過程,同時也削弱了學生的主體性功能,這種現(xiàn)象在閱讀課堂中也體現(xiàn)得極其明顯。但是素質教育時代,教師是為了教會學生的“學”,讓學生學會學習,而不是將課堂當成演講臺,一味地讓學生接受知識。這種現(xiàn)象的長期發(fā)展會使得學生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在進行閱讀答題過程中也不能有效形成自己的思考。
1.2閱讀教學流程化,公式化
當前,很大一部分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不注重自我革新,自我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以程序化的方式進行教學,向學生傳輸閱讀答題有固定的公式和流程,這樣一方面是扼殺了語文的生機和活力,使得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學生的個體獨特品格的發(fā)展。在農村中高年級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經常會讓學生初步閱讀一遍教材,然后讓學生對教材有基礎了解之后就開始講解分析,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本來生動有趣的文章被分解成一些零散的、僵硬的知識點,沒有注重對文章整體性的把握。每一篇文章都以流程化的形式進行講解,講解過程中機械地將文章分成幾個段落,然后分析句子的成分,性質以及中心思想等。這種流程化、公式化的閱讀教學嚴重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不到語文的美感和心靈的愉悅,不利于其閱讀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其閱讀答題正確率的提升。
1.3沒有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
一方面由于學校地理位置以及經濟條件的限制,部分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比較差,沒有專門的閱讀室和圖書室,因此這樣使得學生很難獲得課外閱讀讀物。另外一方面,由于農村小學生家長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在進行子女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注重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是否準時到校,是否準時完成課堂作業(yè)之類,而沒有充分認識到課外書籍的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農村小學生閱讀習慣普遍比較差,在完成教師布置完的作業(yè)之后,可能會進行一些課外書籍的閱讀,但是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只是大概瀏覽,不能起到課外閱讀的效用。
2提高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答題正確率的教學對策
2.1閱讀教學過程要尊重學生主體性
在進行中高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答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的美感,從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角度出發(fā)。在日常的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每個段落的知識點進行分析,更加要把握文章的整體性,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到整篇文章為其傳遞的思想以及其存在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意義,進而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更好地、更快地融入課堂。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學四年級人教版《麻雀》這一篇課文的時候,首先教師要對整體文章有全局性的把握,理清思路,然后讓學生自讀課文,讓學生弄清楚其間的人物關系,誰是弱者,誰是龐然大物,進而能夠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加仔細認真。當讓學生對文章有了一個整體把握之后,再進行接下來的分段式教學,向同學們設問,“獵狗想怎么樣?”“老麻雀是怎么對付的?”“文中的我走在林蔭大道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形成有效的師生互動,讓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在公平、公正的交流平臺上進行學習和教學,更有利于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思考,然后自己在進行解題過程中也可充分利用這一思路,無疑會很大程度的其提高解題效率。
2.2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解答能力,首先要清楚學生的答題水平處于什么階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閱讀題測試學生的答題水平,閱讀題的選擇要充分結合學生平時的答題水平。如果他的日常答題水平很好,可以選擇中等難度的測驗題;如果基礎很差,那么就建議其選用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兩種題目去測試。因為課內閱讀既是考驗他在閱讀中找答案的靈敏性,也是考驗他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可以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其存在的缺陷。如果學生的基礎還不錯,可以再測試課外閱讀,考察其歸納問題的能力,基礎的閱讀答案該是可以直接在文章中找到的,不然學生很難寫出答案;基礎差的學生也要從課內閱讀開始,最后在測試課外閱讀測試時不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測試結果出來之后應該對學生的閱讀答題水平有全局性的了解,此時再根據(jù)學生的閱讀水平,有針對性地做閱讀題。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中高年級小學語文,在教學過程中會受到一些經濟條件以及現(xiàn)實條件的制約,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學生的閱讀學習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教師可以充分地參考當前農村中高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從中汲取經驗,對現(xiàn)有的語文閱讀進行改進,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性,同時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進而提高農村中高年級小學語文閱讀答題正確率。
參考文獻
[1]向麗華.基于雨課堂的農村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升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
[1]宋佳曖.基于精準教學的高年級小學生語文閱讀質量評價體系建構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9.